资源简介 2021高考时政热点——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练习题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练习题?第I卷(选择题30道)?1.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英勇奋战,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表明(???)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武器优劣没有关联B.抗美援朝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C.抗美援朝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致敬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以弱胜强光辉典范的志愿军将士,弘扬抗美援朝精神,黄冈市某中学举办“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演讲比赛,讲述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黄冈籍将士的故事。此举有利于(????)①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②动员鼓舞全国人民克难攻坚,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③正确认识和处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献礼影片《金刚川》,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金城战役为背景,艺术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英勇事迹。观众纷纷表示,自己被影片中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美援朝精神所打动。由此可见(???)①文化能够在无形之中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④形式内容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回答下列小题。4."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习总书记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的这一表态(???)①表明我国的对外活动不受任何霸权主义行径的影响②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展示了我国行使自卫权,捍卫国家主权的坚毅决心④展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70年前,志愿军将士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在冰雪封盖的山岭湖川之间、在硝烟弥漫的高岗阵地之上,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捍卫和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壮丽史诗。这体现了(????)①以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②中国人民拥有同心同向、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③中国人民拥有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创造精神④爱国主义激励着中华儿女百折不挠、不懈奋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为了和平》《英雄儿女》等纪录片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段段可歌可泣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可感可触的英雄儿女,一幕幕万众一心热血忠诚的壮志豪情,闪耀屏幕,直抵人心。这些纪录片(??)①坚持唯物史观,深情讴歌了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②突出以史为鉴,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③蕴含核心价值,充分满足了人们各种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④创新传播途径,采用多种艺术手法讲述抗美援朝壮阔的历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进入新时代,我们需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并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这是因为它(???)①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③凝结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追求???④是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这表明(???)①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②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③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离家犹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躯。”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经70年,但英雄的故事并没有被炮火掩埋。《为了和平》《英雄儿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一批批影视纪录片相继与观众见面。大批战争亲历者的口述,原始影音素材的突破性发现和首次使用,棉衣残片、英雄勋章、作战武器等一件件文物的银幕再现……引发观众的观影热潮与感动共鸣。这种“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给文艺创作者的启示是(??)①尊重历史事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②增添三维特效,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③致敬爱国英雄,用民族精神凝心聚力④多拍战争题材,方能传承红色文化基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这首气势雄壮、传唱度极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岁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①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②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除霸权主义实施的种种压力③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④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下列诗句与"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B.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C.秉纲目自张,执本末自从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12.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指出,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志愿军之所以“气多”胜“钢多”,得益于(???)①新中国的成立增强了人们的斗志???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变③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坚强领导???④“两弹一星”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巨大鼓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①旨在传递我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②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③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能激励中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①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②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力,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③表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④表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10月23日上午,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媒体形式就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作了报道,实录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讲话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宣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最后倡议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奋勇前进!这告诉我们(????)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②抗美援朝精神因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新的价值③在国家新征程中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④要深挖红色资源,推动红色基因在更广泛的人民群众间传承绵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志愿军将士的英雄事迹启示我们(???)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②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③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2020年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强调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①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②在新时代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同日,《金刚川》上映。影片采用4个视角重叠的叙事方式,全面复盘渡桥之战,为国产战争片再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最后渡水高潮之下,战士们用人体搭出了“人桥磅礴的配乐被深情的《我的祖国》取代——任它爆炸滔天,我自一往无前。影片上映首日,便以15.84万次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的首日场次纪录。《金刚川》的成功表明(???)①文化创作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④电影的精神内涵是实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弘扬这种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①源于人们的爱国情感,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和改进其基本内涵③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④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蕴含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说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①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在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之际,电影《金刚川》于10月23日上映。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展现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的情景。讲述的是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英雄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是对抗美援朝战役中,英雄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生动再现。这表明艺术作品(???)①一定程度的还原历史场景,具有真实性②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有客观性③是对历史事件的加工升华,具有创造性④其审美标准因人而异,内容具有主观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气势雄壮,节奏铿锵,令人心生震撼,唱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强权的钢铁意志和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信念。跨越70年的强国之音、激昂旋律洞穿时空,今天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续奋勇前进。可见(????)①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深远持久而难以抹去②优秀文化丰富文化消费,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优秀文化有感染感召力,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源于实践指导实践,能变成巨大物质力量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23.202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严正指出:“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这表明(?)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维护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④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1950年,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1/28,钢产量还不到美国的1/114。正是在这种极不对称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精神气概,“雄赳赳、气昂昂”踏向战场,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一事例佐证了(???)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②意识会影响实践活动的结果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意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70年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将士以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用智慧、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材料体现的民族精神是(???)A.团结精神B.创造精神C.奋斗精神D.梦想精神26.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启示我们(???)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始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②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为了促进中朝关系健康发展③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④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正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①客观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③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电影《上甘岭》故事原型取材自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经过24天艰苦卓绝的坑道战取得胜利的史实,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以及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用影像为全民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启示电影创作者要(???)①深入生活,立足实践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弘扬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④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这表明(???)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①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它极大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②中国立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中国人民是坚定不移的④世界多极化发展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4道)?31.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习近平强调,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原理,说明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正确性。(2)某校举办“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的主题演讲比赛,作为班级代表,请列出发言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战争中,“钢”与“气”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两大因素。“钢”指物质力量、武器装备,“气”指人的战斗意志、斗争精神。“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打败了“钢多气少”的美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在改革强军的新征程中,要做到“气”和“钢”兼备,“气”不能少,“钢”也要足。(1)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对垒,人民军队建设要做到“气”和“钢”兼备。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史实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此加以分析。(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抗美援朝精神在战争中的作用。(3)某班准备召开三次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主题班会,请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主题鲜明、步骤明确。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弘扬英雄精神,汇聚磅礴力量。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确保反攻的顺利进行,在爆破任务未能完成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决然地用自己胸膛挡住了敌人地堡中的枪眼,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暴露目标,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在朝鲜小高岭,杨根思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地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习近平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以三位英雄事迹阐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2)请概括三位英雄事迹,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我们如何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3)某校高三2班举行“学英雄,见行动”主题班会,就青年学生如何学英雄见行动提出两条思路。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习近平同志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材料一??两年零9个月,一千多个日夜,197653名烈士。70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本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战争,但英雄们凭借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把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踩在脚下;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让“绞杀战”“细菌战”化为齑粉﹔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这种气魄让天地动容!材料二??70年后,战们再次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科技战”,这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上甘岭”战争。从中兴受罚华为被禁,缺芯之痛,触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现实警示我们:集成电路产业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解决好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已刻不容缓。形势越严峻,越要集中一切可用的力量,越要杜绝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造成的资源浪费。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要坚决将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挡在集成电路产业的门外。中央强化顶层设计,狠抓产业规划布局,各地科技企业应结合实际,主动有为。(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在“科技战”中应对措施的认识。(2)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我们应怎样弘扬“民族血性”夺取“科技战”的胜利?(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假如你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该怎样从英雄的精神世界汲取养分,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高度?请你列举两条措施。参考答案1.D【详解】A:“没有关联”的表述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A。B:抗美援朝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但这并不是“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所要表明的内容,排除B。C:材料中没有阐述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改变,该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D:材料中,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表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正确。故本题选D。2.B【详解】①④:举办讲述抗美嫒朝英雄们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①④观点符合题意。②:本题情境的主体是对于学生的意义,②选项在说全国人民,且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的说法有些夸大,②排除。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而不是民族关系,且与设问无关,③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3.B【详解】①:观众被影片中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美援朝精神所打动,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①正确。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错误。③:影片《金刚川》艺术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英勇事迹,感染了观众,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③正确。④: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④错误。故本题选B。?4.D5.C【分析】4.①:我国的对外活动并不是不会受霸权主义行径的影响,而是任何霸权主义行径都不能撼动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志,①错误。②:因为在我国,维护国家利益才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错误。③④:习主席的表态展示了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侵犯时,行使自卫权,捍卫国家主权的坚毅决心,也展现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①错误。②④:题意强调了中华儿女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民族精神(团结、奋斗、爱国主义)的支撑下,通过不懈奋斗,战胜了美帝国主义,这体现了“中国人民拥有同心同向、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爱国主义激励着中华儿女百折不挠、不懈奋斗”,②④符合题意。③:题意没有直接涉及创造精神,③排除。故本题选C。6.A【详解】①②:材料中,《为了和平》《英雄儿女》等纪录片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纪录片中以史为鉴,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坚持了唯物史观,深情讴歌了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①②正确。③: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消费的需求,而不是“各种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排除③。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材料中也没有阐述对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排除④。故本题选A。7.C【详解】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①错误。②③:材料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需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并要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这是因为它凝结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追求,能够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②③符合题意。④:该选项过于夸大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地位,④排除。故本题选C。8.D【详解】①②: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故①②不选。③④: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体现了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9.B【详解】①③: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经70年,但英雄的故事并没有被炮火掩埋。一批批影视纪录片相继与观众见面,大批战争亲历者的口述,一件件文物的银幕再现……引发观众的观影热潮与感动共鸣。这种“叫好又叫座”的现象启示文艺创作者尊重历史事实,致敬爱国英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弘扬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本题不是强调增添三维特效带给观众的享受,②不合题意。④:战争题材的影视片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但并非数量多一定能实现传承,更要提高质量,排除④。故本题选B。10.B【详解】①③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根除霸权主义实施的种种压力”夸大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作用,②排除。④: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但不是“根本保证”,④错误。故本题选B。11.C【详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思是意思就是为了免得百拳来,你必须打得一拳开,抓住总纲,抓关键。A:“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故A不选。B:“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强调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故B不选。C:“秉纲目自张,执本末自从”的意思是一抓住总纲,渔网的网眼就自然张开;抓住根本,其末节就会自然顺从,故C入选。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D不选。故本题选C。12.B【详解】①③: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坚强领导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增强了人们的斗志,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抗美援朝时间是1950-1953年,而“两弹一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抗美援朝之后发生的,②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13.D【详解】②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能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能激励中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故②④入选。①③: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的颁发与我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无关,也不是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①③不选。故本题选D。14.A【详解】①③: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是基于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表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这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①③符合题意。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②错误。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A。15.B【详解】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①正确。②:大众传媒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但不会使所传播的文化具有新价值。②错误。③: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属于革命文化,不属传统文化。③错误。④:倡议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奋勇前进”,说明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推进伟大事业。④正确。故本题选B。16.B【详解】①④:抗美援朝战争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这些英雄事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①④正确。②③:题干旨在通过抗美援朝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没有体现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17.D【详解】①: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①错误。②:抗美援朝精神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②排除。③④: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③④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18.D【详解】③④:影片《金刚川》采用4个视角重叠的叙事方式,全面盘渡桥之战,为国产战争片再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影片上映首日,便以15.84万次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的首日场次纪录,这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也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电影的精神内涵是实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③④符合题意。①:文化创作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能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①说法错误。②: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没有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9.D【详解】③④: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蕴含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故③④入选。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源于抗美援朝战争,即实践,故①不选。②: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基本内涵不会改变,故②不选。故本题选D。20.C【详解】②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说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源远流长强调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强调内容丰富,可见,材料并未凸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①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21.B【详解】①③:电影《金刚川》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展现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的情景。是对抗美援朝战役中,英雄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生动再现。这表明艺术作品一定程度的还原历史场景,具有真实性,是创作者创造性的对历史事件的加工升华,①③符合题意。②:艺术作品虽然表达了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仍具有客观性,②说法错误。④:对电影的审美虽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标准是客观的,艺术作品的内容也是客观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2.D【详解】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难以抹去,但不意味着不能改变,①错误。②:优秀文化并不一定能丰富文化消费,且题中未涉及文化消费的内容,②错误。③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气势雄壮,节奏铿锵,令人心生震撼,唱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强权的钢铁意志和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信念。跨越70年的强国之音、激昂旋律洞穿时空,今天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续奋勇前进。这表明优秀文化有感染感召力,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源于实践指导实践,能变成巨大物质力量,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3.B【详解】①③:依题意知,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说明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①③正确。②: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利益。②说法错误,不选。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选B。24.A【详解】①②: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精神气概,“雄赳赳、气昂昂”踏向战场,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一事例佐证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会影响实践活动的结果,故①②入选。③:题干并未涉及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③不选。??????????????④: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前提,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25.C【详解】C: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伟大奋斗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70年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将士以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用智慧、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这体现伟大的奋斗精神。C符合题意。ABD:伟大创造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伟大团结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伟大梦想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材料并未体现这三种精神。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26.D【详解】③④: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启示我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③④符合题意。①: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是始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①说法错误。②:新时代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为了激励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而不是为了促进中朝关系健康发展。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7.C【详解】②④: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正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②④符合题意。①: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事物的联系会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①说法错误。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8.B【详解】①③:电影《上甘岭》故事原型取材自上甘岭战役的史实,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以及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用影像为全民族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启示电影创作者要深入生活,立足实践,弘扬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未体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排除。④:材料未涉及经济效益,也就未体现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9.A【详解】①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表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允许任何国家、任何人危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①②符合题意。③: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错误。④:材料强调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体现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30.A【详解】①③: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它极大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中国人民是坚定不移的,①③符合题意。②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世界多极化发展与题干无关,故②④排除。故本题选A。31.(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有利于推动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把自觉献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本题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分析】本题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原理,说明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正确性。回答正确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调动运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结合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分析意义,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把自觉献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2)本题设问指向某校举办“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的主题演讲比赛,作为班级代表,请列出发言稿提纲。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从牢记使命、勇挑重担、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崇高理想、立足实践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政治小短文必须是政治性强,旗帜鲜明,短小精悍、结构完整,观点突出,说服力强的小短文。写政治小短文应从以下几方面下手。1.提出观点:这是小短文的“首”,一般为一段。针对具体的材料或命题,开门见山,三言两语,直接点明中心论题,揭示出本质性的问题。2.分析问题:这是小短文认识的“干”,围绕中心观点进行有理有据,深入本质的分析,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3.解决论题:这是小短文的“腹”,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办法,尽量能有所创新。4.联系实际:这是小短文认识的“尾”,总结概括短文主旨,或进行展望等。32.(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人民志愿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人民军队必须重视武器装备体系建设,提升现代战争的物质对垒能力。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或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人民军队建设要加强战斗意志、斗争精神的建设,不断提高精气神。③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在改革强军的新征程中,人民军队既要加强物质装备建设,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气”和“钢”兼备。(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战胜了装备先进的侵略者。②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克服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不足,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团结一致,打败强大的侵略者。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并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抗美援朝精神激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斗志,使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答案示例∶活动主题∶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放飞青春梦想。活动步骤∶①讲述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人的英雄故事,懂得是英雄的鲜血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内涵。②学习习近平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③发起“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立志成才”的倡议,并签名。【分析】本题以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详解】(1)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对垒,人民军队建设要做到“气”和“钢”兼备。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史实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此加以分析。从材料中“钢”指物质力量、武器装备,“气”指人的战斗意志、斗争精神可知,本问实际是要求考生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进行分析。据此,考生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说明要重视物质力量、武器装备,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角度说明要重视战斗意志、斗争精神,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的角度说明人民军队建设要做到“气”和“钢”兼备。(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抗美援朝精神在战争中的作用。解答时考生可先全面检索自己的知识库中与文化的作用相关的知识点,再结合材料呈现的具体情境确定知识考点。据此可分别从文化的精神力量、文化塑造人生、综合国力竞争、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3)某班准备召开三次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主题班会,请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主题鲜明、步骤明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设问要求“主题鲜明、步骤明确”,即活动方案的设计应该包括主题以及相关的活动步骤。【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33.(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时必须重视关键部分,推动整体发展;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斗中,英雄们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敢于与数倍强敌英勇斗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要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坚定信念,不畏困难,敢于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贡献。(2)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坚持正义,维护和平。②发挥“主心骨”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练就为人民的本领,敢于担当,积极完成使命。(3)学英雄:举办学习英雄报告会;或观看抗美援朝影视片;或参观英雄纪念馆,接受教育。见行动:以英雄为榜样,认真学习,练就本领;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或进社区,开展英雄事迹宣讲活动等。【分析】本题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英雄事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以三位英雄事迹阐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有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应从抗美援朝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志愿军的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从战争的正义性,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进行概括。结合材料信息“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考生要结合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时必须重视关键部分,推动整体发展,以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同时发挥个人作用,共同战胜侵略者。(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如何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要把新时代的使命与抗美援朝精神相结合,从“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根据材料信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这表明我们要敢于同侵略者做斗争,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第二:“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这表明我们要发挥“主心骨”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就青年学生如何学英雄见行动提出两条思路,考生应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建构答案,紧扣题干要求,注意所提建议的可行性。例如:学英雄:举办学习英雄报告会;或观看抗美援朝影视片;或参观英雄纪念馆,接受教育。见行动:以英雄为榜样,认真学习,练就本领;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或进社区,开展英雄事迹宣讲活动等。【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①树立全局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做法。34.(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解决好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应正确认识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性,避免盲目,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防患于未然;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各地既要应坚持中央的统一指挥,又要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有为,做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①“民族血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生动体现,能为打赢“科技战”凝聚力量,激励斗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②打赢“科技战”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打赢“科技战”既要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坚定信念;又要重视科技交流合作,善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④打赢“科技战”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一切可用的力量。(3)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②砥砺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不畏艰难。(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分析】本题以70年前“抗美援朝”和70年后“科技战”为话题,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共三问,设问(1)属于认识类答题,设问(2)属于措施类答题,设问(3)属于开放类答题。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政治理论,逐层展开。设问(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在“科技战”中应对措施的认识。信息①:集成电路产业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解决好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可联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信息②:杜绝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可联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应正确认识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性,避免盲目,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信息③:中央强化顶层设计,狠抓产业规划布局,各地科技企业应结合实际,主动有为→可联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各地既要应坚持中央的统一指挥,又要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有为,做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设问(2):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我们应怎样弘扬“民族血性”夺取“科技战”的胜利?信息①:英雄们凭借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可联系“民族血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生动体现,能为打赢“科技战”凝聚力量,激励斗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信息②:习近平同志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可联系打赢“科技战”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信息③:70年后,我们再次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科技战”,这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上甘岭”战争→可联系打赢“科技战”既要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坚定信念;又要重视科技交流合作,善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信息④:形势越严峻,越要集中一切可用的力量→可联系打赢“科技战”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一切可用的力量。设问(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假如你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该怎样从英雄的精神世界汲取养分,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高度?请你列举两条措施。信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英雄的精神世界汲取养分,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高度。措施: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②砥砺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不畏艰难。【点睛】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重要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括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坚持两点论:①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①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3)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