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一讲一练 第三章 第二讲:力的存在 讲一讲 1、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表示。 单位: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 对力的理解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必定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87757022225 3、弹簧测力计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进行调零,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力时注意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被测力的作用线一致,指针不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板。 拉力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4、弹力 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体这种性质叫弹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性形变消失,弹力也就随之消失。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物体是否直接接触,若不接触一定没有弹力。 接触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只有接触且相互挤压或拉伸才能产生弹力。 我们可以假设将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若能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 5、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他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39255513970 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得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末端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练一练: 6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C.?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列物体的运动原理与直升飞机升空原理不相同的是( ??) A.???????????B.???????????C.???????????D.? 【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 , 则(?? ) A.?L甲=L乙=L丙=L丁?????????B.?L丁<L乙<L甲<L丙?????????C.?L甲=L乙<L丙=L丁?????????D.?L乙=L丁<L甲=L丙 【考点】弹力 570484004、如图是小明用弹管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情景,该物体重为(??? ) A.?3.6牛?????????????????????????????????B.?2.4牛?????????????????????????????????C.?2.4千克?????????????????????????????????D.?3.6千克 【考点】力的测量 5、一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如图中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考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变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相同的”或“不同的”)。如果力F1>F2=F3=F4 ,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个图是________。 【考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7、下图是利用生活中的气球做的小实验。 (1)如图甲,轻推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如图乙,气球向后喷气时,气球会向________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解析: 1、【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例如地球和月亮之间的万有引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 ? C.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解答】A.滑冰时,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地面同时施加给运动员向前的反作用力,使运动员前进,与直升飞机原理相同,故A不合题意; B.热气球升空时,下面的加热器不断对空气加热,从而使气球内空气的密度小于外面空气密度,使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与直升飞机原理不同,故B符合题意; C.火箭向后喷气,气体同时施加给火箭向前的推力,与直升飞机原理相同,故C不合题意; D.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水同时施加给船桨向前的推力,与直升飞机原理相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图甲和图丙中,相同的弹簧受到的拉力相同,根据弹簧的特性可知,此时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因为它们的原长相同,所以现在甲和丙的长度相同,即L甲=L丙; ? ? ? ?图乙和图丙中,相同的弹簧受到的压力相同,根据弹簧的特性可知,此时弹簧缩短的长度相同。因为它们的原长相同,所以现在乙和丁的长度相同,即L乙=L丁; ? ? ? ? 同一个根弹簧,当受到的压力和拉力相同时,缩短的长度小于伸长的长度,因此L乙=L丁 故选D。 4、【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那么该物体的重力为:2N+0.2N×2=2.4N,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解答】一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它肯定不受斜面对它的摩擦力。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斜面对它斜向上的支持力,二者都作用在木块的重心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 不同的;BD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变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时,必须控制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同而改变力的作用点,故选BD。 7、【答案】 (1)运动状态 【解答】(1)如图甲,轻推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如图乙,气球向后喷气时,气体会同时对气球施加向前的推力,因此气球会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