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课后小练姓名1、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是()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空气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C.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深层D.土壤水分和空气贮藏在土壤中,流动性小3、如下图,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4、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只含有一些小型动物B.土壤中只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C.土壤中不仅含有植物、动物,还有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大量微生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在“用手搓土壤”实验完毕后,必须要反复冲洗双手的原因是( )A.土壤很脏B.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C.土壤很臭D.土壤有毒6、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D.士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7、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A.?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C.?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8、“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A.有机物??????B.无机盐?????C.土壤生物???????D.矿物质9、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A.提高土壤的无机盐成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10、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A.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利于根的呼吸作用参考答案:1、A2、B3、C4、C5、B6、C7、A8、A9、B10、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清风明月(共27张PPT)华师大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土壤的组成从热带丛林中高高的望天树,到寒带苔原上匍匐地面的北极柳;从滨海滩涂的芦苇丛,到高山之巅的雪莲花;从我国南方的水稻,到北方的小麦;从海南的椰树林,到新疆的葡萄园??无不植根于土壤,从中吸收养分。万物土中生,土壤抚育着庄稼,养育了人类。珍惜土壤资源,保护大地母亲!“土”字下面的两横(二)表示土地,中间插入的一竖(│)则示意扎根于土中的植物。哪里有植物生长,哪里便有土壤;哪里有土壤,哪里才能生长植物。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写在前面的话观察土壤的组成(1)仔细观察土壤,土壤中有没有微小的生物?(2)用手搓摸土壤,是否有固体的颗粒?1、取样: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干燥的地方,用选取3~4个土壤样本。2、观察:有蚯蚓、蚂蚁、小草等有粗或细的颗粒状固体矿物质矿物质是怎样来的?讨论与交流:岩石的风化等(3)用手捏土壤,是否有水分存在的感觉?(4)把一些比较干燥地取来的土壤放在盛有水的杯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有水分视频:土壤中有水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存在。将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现象:试管壁上有水珠产生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存在。防止水珠倒流造成试管炸裂活动:将少量土壤平铺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现象:产生气体,有焦味。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资料1、有机物一般易燃烧2、燃烧时颜色会变黑,并有焦味3、燃烧时会产生气体,气体挥发到空气中质量会变轻活动:土壤有机物的来源:作用:讨论与交流:土壤中的有机物是哪里来的?作用又是什么?生物的排泄物、死亡的生物体土壤生物作用下成为有机物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成为腐殖质(1)先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一会儿,再静置一段时间让土壤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得到的上部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2)取出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收集滤液,如图左所示。然后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如图右所示。水分蒸发完后,蒸发皿上有无出现残留物?____________。活动:过滤装置蒸发结晶有残留物出现残留物是无机盐一、土壤的组成: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土壤液体:水固体气体:空气无机盐腐殖质矿物质颗粒视频:土壤的形成和成分2、土壤中各成分作用: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固体土粒间的孔隙由气体和水分占据。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重量的95%左右。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成,含有磷、钾、镁、钙、铁等化学元素,可提供氮以外的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主要养分。土壤气体中绝大部分是由大气层进入的氧、氮等,小部分为土壤内的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土壤中的空气为植物根、小动物和微生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进入土中,其中包含许多溶解物质,是植物吸收无机盐的来源。土壤中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有的可以疏松土壤,有的为土壤更肥沃提供条件。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动物的排泄物和动植物死亡后遗留在土壤里的残体,还有人工施用的有机肥(如绿肥、厩肥、堆肥、油饼等)等,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腐殖质在土壤中呈黑色的小颗粒,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1、土壤水分分级二、水分与土壤的关系2、水分与土壤的关系土壤(1)水分太少,土壤干裂,植物无法生存。(2)积水过多,形成沼泽,某些植物无法生存。土壤通气性阅读: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相互交换的性能。结构好的土壤通气良好,能满足作物对氧气的需要,并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作用。结构不良或水分过多的土壤,通气不良,易于积累大量二氧化碳,而消耗氧气,以致危害植物正常生长,甚至由于缺氧而停止呼吸。土壤的通气性与土粒粒径大小有关。砂土粒径大,土粒间空隙大,空气容易流通,通气性好。黏土粒径小,空隙也小,空气不易流通,通气性差。土壤粒径大小适中,透气性也适中。课堂小结1、土壤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其中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2、腐殖质可以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3、结构好的土壤通气良好,能满足作物对氧气的需要,并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作用。课堂小练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土壤的物质中,固体物质占95%左右B.土壤腐殖质越少越薄,植物生长越好C.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D.蚯蚓越少的土壤越肥沃C课堂小练2、下列条件中,与土壤含水量多少密切相关的有()A.降水和蒸发B.土壤质地C.营养物质D.光合作用A课堂小练3、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干燥土壤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D课堂小练4、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是()A.土壤有机质B.土壤水分C.土壤空气D.土壤矿物质D课堂小练5、农民常给农作物松土,使农作物的根能从土壤中获得丰富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水分D.无机盐B课堂小练6、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B.增加有机质的积累C.加速岩石风化D.增加空气比例D课堂小练7、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可以侵蚀岩石,植物的生长也会对岩石碎裂起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属于岩石风化中的()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人为因素C课堂小练8、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变成了土壤B9、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是耕作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C.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D.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pptx 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课后小练.doc 土壤中有水.mp4 土壤的形成和组成成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