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纲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靠鳃能在水中呼吸。
3、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4、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7、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8、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9、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10、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11、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12、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3、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14、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
15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16、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7、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8、 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19、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2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22、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2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2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25、.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26、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27、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28、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29、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30、.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31、比较真菌与细菌:细菌、真菌相同点: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同点 :细菌是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真菌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3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33、食物腐败的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34、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35、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 .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36、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式,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7、.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8、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39、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刚要》。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 ;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 。
2、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 ;(2)
3、 鱼在游泳时,靠 动力,靠 来保持平衡,靠 保持前进的方向。
4、鳃丝又多又细, 。
5、 鱼的主要特征: 。
6、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 ;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 ,用于 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 ;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
7、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这些都是与它们吃 相适应的。
8、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 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 ,利于飞行。
9、 鸟类消化特点:1、 ,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 ,利于飞行;3、 短,排便频繁。
10、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 (不是呼吸器官), ,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11、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 上, (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12、昆虫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13、 叫做两栖动物。
14、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和
15 、关节结构: 、 、 (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 、 (缓冲作用)。
16、屈肘时, 收缩, 舒张。伸肘时, 收缩, 舒张。
17、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 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 的供应,因此还需要 等系统的配合。
18、 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 。
19、 社会行为的特征:1、 ;2、 ;3、 。
2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 和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2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 ;2、 ;3、 ;4、 。
22、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 外,还有 、 等。
2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 ”,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
2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
25、.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 ,或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 状, 状或 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26、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27、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 和 。
28、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 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29、青霉:孢子 色,排列 状。营养方式为 。
30、.曲霉:孢子有 色,排列呈 状。营养方式为 。
31、比较真菌与细菌:细菌、真菌相同点: 细胞中没有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同点 :细菌是 。真菌既有
3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 ;(2) (3) 。
33、食物腐败的原因主要是由 引起的,这些 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或 。
34、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 ( 、 、 )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35、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七个。 .分类等级 ,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 ,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36、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式, 的多样性, 多样性。
37、.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
38、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 ;(2) ;(3) ;(4)
39、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