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案课题《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单元一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重点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难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新课“每个人都了不起!”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热情为伟大人民点赞、向平凡英雄致敬。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千千万万普通人迎难而上,用各自方式克服困难,为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挺立起一个国家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雄伟身姿。走过2020,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2021年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新的征程已然开启,梦想正在召唤我们。新的一年,汇聚每一个人的奋斗与担当,我们生活会更加美好,新时代中国会更加“了不起”!新学期已经开始,你准备好了吗?讲授新课【师】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奋斗,不忘初心。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党的领导?视频《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答案:(1)对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最后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表示永远的纪念。(2)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阶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表示永远的纪念。(3)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表示永远的纪念。回望历史: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人民的选择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视频《修宪: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3)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中国共产党的地位(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建党100年来,几代党的领导集体,带领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行进在民族解放和复兴的道路上。于悲怆屈辱中“站起来”,自改革开放中“富起来”,在搏风击浪中“强起来”,把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高度。现在,新一代领导集体接力探索,让人民在现代化征程中“幸福起来”。3、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材料:新冠确诊患者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习主席的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等思考:面对疫情,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比较人民与公民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材料: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生活高中生提案进2020全国两会问: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3、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3、我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4、人权的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5、我国人权的显著特点:人权的广泛性主体广泛: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6、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1)完善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材料:互联网+政务服务问: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2)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材料:柯先生见书第9页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第11页拓展空间2020年11月23日,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视频《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新中国70年,是中国人民各项基本权利日益得到尊重和保障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中国不断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7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必将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权利,中国人民必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把握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坚持,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和观念,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2张PPT)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0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03我国的国家性质04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05自主学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0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我国人权的特点06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07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回望历史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失败失败失败失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国民党等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共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中间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人民抛弃人民不认可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态度是怎样的?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国家性质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3)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建党100年来,几代党的领导集体,带领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行进在民族解放和复兴的道路上。于悲怆屈辱中“站起来”,自改革开放中“富起来”,在搏风击浪中“强起来”,把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高度。现在,新一代领导集体接力探索,让人民在现代化征程中“幸福起来”。3、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习近平主席指示思考:面对疫情,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能不能说“国家权力属于公民”?“人民”和“公民”有什么关系呢?人民=公民?(1)含义不同: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人民公民(1)含义不同: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公民人民人民≠公民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报告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年满18周岁学生投票选举探究与分享(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人民人民代表产生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代表人民行使代表人民行使属于行使产生同级行政、监察、审判、检察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涉及到各个领域。大家能说出一些吗?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234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总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生活高中生提案进2020全国两会2020年5月21日,由西安高新一中6名同学调查并撰写的《关于助力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智能生活的提案》,被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刘三阳带上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这是西安高新一中学生提案连续五年被带上全国两会。3、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1)这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利、劳动权。(2)这些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是国家依法予以保障的,有物质和制度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实施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探究与分享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17A(II)号决议并颁布《世界人权宣言》。作为第一个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世界人权宣言》为国际人权领域的实践奠定了基础,对后来世界人民争取、维护、改善和发展自己的人权产生了深远影响。3、我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4、人权的要求广泛性主体广泛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5、我国人权的显著特点:人权的广泛性6、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1)完善立法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2)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人民法院的做法是从公民自身角度出发,坚持司法为民,密切联系群众,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了柯先生的实际困难,保护了他的合法权益。原告柯先生乘坐被告某公司的客车发生交通事故而严重受伤,司法鉴定为二级伤残。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了解到柯先生经济困难且身在边远地区、无力到庭等情况后,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柯先生住地开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被告当庭支付给柯先生28万元赔偿款。(4)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拓展空间P111、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2、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3、中国减贫行动的意义4、我国扶贫的基本方略贫穷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20年11月23日,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宗旨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我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人权的要求、我国人权的显著特点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课堂小结1.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表明()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③在我国,全体公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20年5月,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摆在首位,从人权角度看,这是因为()①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③我国开始将农民纳入人权保障范围④减贫行动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3.2020年“人民至上”无疑是最有温度、最有分量的时政热词。人民至上,铿锵有力,折射出的是( )①国家尊重保障人权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生命具有独特性④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案.doc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ppt 修宪: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wmv 国新办发表《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wmv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