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2)课后小练姓名1、以下土壤结构中,对农业生产有良好作用的是()A.块状结构B.柱状结构C.片状结构D.团粒结构2、下列有关土壤矿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矿物质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重量的95%左右B.土壤中的矿物质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C.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素主要来自土壤矿物质D.土壤矿物质支撑着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3、土壤中含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颗粒物,其中含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为()A.砂土B.壤土C.黏土D.砾土4、下列各类土壤中,通气和保持水土性能都比较强,对植物生长较有利的土壤是()A.黏土B.砂土C.壤土D.黄土5、下列有关土壤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种形式B.土壤的物质组成既有无机物,又包含有机物C.矿物质是土壤中有机养分的主要来源D.在土壤孔隙贮存的水、空气和有机质,具有很大的流动性6、下列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B.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C.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越利用损耗的越多D.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7、下面有关土壤肥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物养分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准B.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肥力一般就高C.上层为黏壤质地、下层为粉砂壤质的土壤结构利于蓄水保肥D.土壤肥力不会因利用而耗损8、下列人类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的措施,正确的有()???①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②人类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③人类通过农作物的收获及时补充土壤有机质???④因地制宜地开垦荒地、围湖造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9、沙漠在三类土壤中应属于()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都不是10、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以上三种都可以11、在下面四个圈内分别填写肥沃土壤中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四种物质和能量。参考答案1、D2、A3、A4、C5、B6、C7、B8、A9、A10、C11、水气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华师大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2)----土壤的质地复习:1、土壤的组成有哪些成分?2、土壤中的矿物质是怎样来的?3、腐殖质对土壤有什么意义?1、组成土壤的固体颗粒的大小,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2、土壤颗粒的大小对通气、透水有什么影响?3、土壤颗粒的组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不均匀颗粒大通气性好、透水性好、保水性差颗粒过大、过细或大颗粒过多都导致土壤质地变化,可能不利于植物生长一、土壤质地1、土壤颗粒的分类:用手捏搓土壤,可以感觉到土壤是由粗细不同的土粒混合组成。根据土粒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砂粒、粉粒和黏粒。其中砂粒较大,粗糙而有粒感;粉粒较小;黏粒最小,光滑而柔软。2、土壤质地的分类:土壤矿物质中,各种粗细不同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土壤的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比例的不同,可将土壤质地分为三大类:壤土、粘土和砂土。土壤质地砂土壤土粘土(质地疏松又肥沃,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砂土中砂粒的含量大于50%,质地粗糙松散。黏土中黏粒的含量大于30%,质地细密、厚重。壤土中黏粒含量小于30%,砂粒含量小于50%,质地疏松,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土壤矿物质中,各种粗细不同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土壤的粗细状况。视频:砂土和粘土3、土壤质地与植物的生长: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质地的土壤。凭手感判别土壤质地1、参照三类土壤的性状,在校园内或田野里,用铲子采集砂土、黏土和壤土作为试样,并分别编号(A、B、C)。采土后洗手。活动结束后将土样归回原处。土壤编号采样地点土壤质地类型ABC2.凭手感判别土壤质地。(1)土壤试样细而黏,能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不破裂,搓成条后能弯成环状而不破碎,则是黏土。肉眼观察主要为黏粒,干燥时土块坚硬。(2)土壤试样如含砂粒不易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则破碎,其土壤质地为砂土。肉眼观察主要为砂粒,干燥时成散粒。(3)土壤试样细滑均质,搓成球或条,挤压后有裂缝,但未完全破碎,则为壤土。观察两图:1、图属于黏土,理由是。2、图属于砂土,理由是。土壤样品细而黏,能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不破裂,搓成条后能弯成环状而不破碎,则是黏土。土壤试样如含砂粒不易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则破碎,其土壤质地为砂土。ab土壤试样细滑均质,搓成球或条,挤压后有裂缝,但未完全破碎,则为壤土。不太黏也不太疏松,便于耕作;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二、土壤结构1、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其中以团粒结构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团粒结构土粒团聚体团聚体孔隙团聚体间的孔隙1、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较为理想的结构。由于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保蓄和供应。A、团粒结构的特点:由于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保蓄和供应。B、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的有效方法:在农田中多施有机肥料,实行绿肥和作物轮作等,可使土壤中增加新鲜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3、预防团粒结构的破坏:团粒结构被破坏的土壤表层,土粒分散,土壤空隙小,土体板结成块状体。如果土质黏性重,土体会出现“天晴硬似一把刀,天雨烂成一团糟”的状况,不利耕作。团粒结构不成团粒结构的土壤3、判断团粒结构的方法:用手搓散后,如果团聚成圆润多孔状的土壤属于团粒结构;如果土壤外观为块状或柱状,则说明板结了。4、预防团粒结构的破坏:团粒结构被破坏的土壤表层,土粒分散,土壤空隙小,土体板结成块状体。如果土质黏性重,土体会出现“天晴硬似一把刀,天雨烂成一团糟”的状况,不利耕作。三、肥沃的土壤1、肥沃的土壤有利植物的生长:肥沃的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中的这些物质和能量,如能适时适量均衡地供给植物,增强土壤和植物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那么土壤的自然肥力就高。水肥气热读图:肥沃的土壤里有死去的动物、植物的残体,还会有蚯蚓等小动物……2、增加土壤的肥力:农业土壤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的影响。例如,在干旱地区,通过灌溉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在湿润、低洼地区,可以通过开渠排水减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通过施肥使农业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使土壤良性发展。影响土壤的因素受自然因素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课堂小结1、土壤质地分为壤土、粘土和砂土三大类。其中壤土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其中以团粒结构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是较为理想的结构。3、肥沃的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课堂小练1、在下面土壤结构中,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是()A.块状结构B.团粒结构C.片状结构D.柱状结构B课堂小练2、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土壤的物质中,固体物质占95%左右B.土壤腐殖质越少越薄,植物生长越好C.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D.蚯蚓越少的土壤越肥沃C课堂小练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就是指陆地表层部分???????B.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C.理想的土壤是指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的土壤D.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协调程度C课堂小练4、能同时满足作物水、肥、气、热协调的需要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B.柱状C.片状D.团粒D课堂小练5、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B.蚯蚓吃植物的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C.蚯蚓的粪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D.蚯蚓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B课堂小练6、下列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B.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C.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越利用损耗的越多D.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2).pptx 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2)课后小练.doc 沙土和粘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