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典型例题解析类型一、考查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及溶解度曲线1.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思路点拨】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固体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案】C【解析】A、据图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错误;B、图甲中,a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小于b中溶解的固体质量,故a的质量分数小于b,B错误;C、图乙中,ab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C正确;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错误。【总结升华】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是解题的关键,要熟悉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的常见思路和方法。?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下列有关t2℃时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所含的溶剂最多 B.三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t2℃时A和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解析】t1?℃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C中溶剂的质量最少,升温至t2℃时C中溶剂质量仍最少;升温至t2℃时只有C是饱和溶液;t1℃时溶质质量分数A<C,升温至t2℃时A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减小,但是从图像可知t2℃时,溶质质量分数仍然A<C。所以正确答案为C。【总结升华】解本题首先要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出几种物质在t1℃、t2℃时溶解度的大小,及温度升高时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举一反三:【变式】右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物质的溶解度D.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同【答案】B?类型二、考查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及乳化现象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思路点拨】A、食用油不溶于水;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溶解。【答案】C【解析】A、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选项错误;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项正确;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溶解,选项错误。【总结升华】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举一反三:【变式】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答案】D类型三、考查溶液的配制、稀释、溶质质量分数及有关计算 4.KCl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_____g;(2)90℃时,100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 100g;(3)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思路点拨】(1)根据图表中,有关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来分析;(2)根据表格信息,分析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来解答;(3)根据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以及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来分析。【答案】(1)45.5???(2)<???(3)?28.6%???不饱和【解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5.5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2)由表格信息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90℃时,100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会出现晶体析出现象,溶液的质量减小。(3)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此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溶液升温到60℃时,转化为了不饱和溶液。【总结升华】做好该题的关键是注意概念与图表结合,利用好溶解度和温度及二者的关系。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亚氯酸钠消毒液1500kg,需要亚氯酸钠_________kg。【答案】(1)23∶35.5∶32 (2)240 【解析】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35.5:16×2;需要亚氯酸钠的质量为1500kg×16%=240kg。【总结升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6.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______。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答案】(1)右 加速固体溶解 ? ??(2)⑤ ① 【解析】(1)使用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2)二人都不需要酒精灯;小华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而用液体配制只需量筒即可。【总结升华】熟悉溶液配制的步骤、操作方法,是解题关键。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后,在标签上应写明名称、化学式、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 举一反三:【变式1】70℃时,100g饱和NH4Cl溶液中含有NH4Cl37.5g。则该温度时NH4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到25%,需加水__________g。【答案】60???50【变式2】用氯化钠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