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本节是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第一课。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过程和方法(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各种光现象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难点: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情境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看过烟花表演吧,烟花都在室外的对吧,那今天在这里老师也能给大家放烟花,大家信吗?(不信)那请看天花板(用烟花激光笔打出激光)。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要走进光的世界,探寻光的奥秘,今天共同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引导,大胆猜想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神奇的光现象是由激光笔发出的,请大家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发光呢?生:太阳、电灯、火把、手电筒……师: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大家请看,刚才的这些例子中,我们能不能给它归归类呢?生:天然光源,人造光源师:对,像上面这些自己会发光的叫做天然光源,像下面这些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叫人造光源。那请问,月亮是光源吗?生:不是接着以激光笔为例,引导学生猜想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动手动脑,探究新知学生分组实验:第一、二、三组:探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所提供器材:激光笔、喷壶、香、矿泉水瓶第四、五、六组:探究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所提供器材:激光笔、烧杯、水、肥皂第七、八、九组:探究光在固体中沿直线传播所提供器材:激光笔、玻璃砖、果冻实验结束,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是怎样传播的呢?生:光沿直线传播师:光一定沿直线传播吗?请大家认真看一个视频,(播放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视频)师:在什么样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呢?生:同种均匀介质接着类比画太阳,介绍光线。1.进行““手影游戏”介绍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a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不透明物体光不能通过。原理: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无光的黑暗区域。2.学生阅读教材【生活?物理?社会】有关“小孔成像”的介绍,了解我国古代科学研究伟大成就。【学生实验】按照教师提示,分组实验,观察小孔成像现象。利用动画展示小孔成像,画小孔成像原理图。小孔成像特点:像与物相反;实像。3.日食、月食动画展示日食、月食原理图。原理:日食——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月食——地球上的人看月亮,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4.光速(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的传播速度。(2)学生回忆声音的传播速度情况,将光的传播速度与声音进行对比。(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3.0×108m/s。(4)学生阅读“激光测距仪”介绍材料。检测反馈:1.在恒星、火把、烛光鱼、发光二极管等光源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光的传播特点,需用到光线,所谓“光线”是指()A.光源发出的一条条直线B.激光器射出的一束光C.研究光现象时虚拟的一种模型D.真实存在的直线3.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是等到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A.看白烟计时比较方便B.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听到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D.听到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4.晚上,你从路灯下经过,你的影子的长度怎样变化?5.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利用光路图在图中确定青蛙视野的大致范围。(四)知识梳理,盘点收获一节课即将结束,将总结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以谈收获为主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串起来。(五)探究作业,学以致用一、晚上,路灯下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二、用自制教具做“小孔成像”实验,探究像的大小四、板书设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五、教学反思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实验引入学生猜想;体验探究过程,动手动脑,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利用练习巩固所学;借助作业延伸扩展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物理学习由“认”到“知”再到“用”的递进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