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全科)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2.一木块沿粗糙斜面下滑,木块受的力是(  )
A.重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沿斜面的下滑力
B.重力、斜面给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C.重力、斜面受的压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对斜面的压力、斜面给的支持力、下滑力、滑动摩擦力
3.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4.一辆汽车停在路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路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C.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6.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 m,则此房子的高度为( )
A.4 m B.5 m C.6 m D.16 m
7. 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比较
8.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轨道上,一前一后相距S,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者同时开始运动,甲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a1=a2,可能相遇一次

  B.a1
  C.a1>a2,可能相遇二次

  D.a1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10.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20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
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此时物体所受的
合力为( )
A.0
B.4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
D.20N,水平向左
11、.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12.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13.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作出如图所
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
细绳的结合点,图中__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
是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
和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
允许的范围 是正确的。
14.某中学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一小组的研究课题是“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经该组成员讨论研究,设计出的多种方案之一为“利用水滴下落测重力加速度g”.操作步骤 如下:
①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里,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等时间间隔),同时调整盘子垫物的厚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 (此时刻速度为零),而且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
②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时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
③用米尺测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竖直距离为h,不计空气阻力.
试求:
(1)第一个水滴刚到盘子时,第二个水滴离开水龙头的距离s;
(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三.计算题
15.如图8(10分),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θ=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16. (10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赶过汽车,则:
(1)汽车从路口启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距离多少
(2)经多长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17.(11分)有一架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楼高.问:(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再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18.(11分)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倔强系数;
(2)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v0
F
F
F1
F2
F
F′
O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英语)
第一部分: 语音应用知识( 共55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分)
1.wood A. foot B root C. troop D. foolish
2. nowadays A. basis B. swift C. design D.search
3. motto A. homeland B. hope C. host D. responsibility
4. dynasty A. amaze B. fancy C. talent D. narural
5.often A. doubt B. listen C. actual D. century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分)
Tom: Are you fond of sports
Mike:______6________
Tom: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Mike: Almost all the ball games, such as basketball, voylleyball, table tennis ,etc.______7_______
Tom: I hate sports. ______8_______
Mike: ______9____Sports can build up your health and protect you from getting diseases easily .
Tom: Is that so But sports are tiring sometimes.
Mike: Actually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keep healthy.
Tom:__10_______
A. How about you
B. You had better take up some sports.
C. Certainly , I am a supper sports fan.
D. Beacause I am too lazy to go out to do sports.
E. Try to play basketball, and you will find it interesting
F. You are right, I will play basketball to keep healthy.
G.Don’t you think swimming is interesting and we can swim togehter
第三节 语法与词汇知识(共15分)
11. Professor Zhang keeps telling his students that the future _____ to the well –educated.
A. belongs B. is belonged C. is belonging D. will be belonged
12.We give dogs time, space, and love we can spare, and___ ,dogs give us their all.
A. in all B. in fact C. in short D. in return
13. It took ____building supplies to construct these energy-saving houses. It took brains, too.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14. I have no doubt in my mind _____they will be glad to see me.
A. if B .whether C. that D. about
15. The boy went out _____something to eat.
A. to search B. in search of C. in search for D. in the search of
16. The couple felt most angry about the way ____ the waiter of the hotel treated them.
A. by which B. in which C. for which D. with which
17. Visitors were ___ at the ____picture that the guide showed.
A. amazed amazing B. amazed amazed
C. amazing amazing D. amazing amazed
18. She brought with her three friends, none of ___ I had ever met before.
A. them B. who C. whom D. these
19. She was __ by her teachers though she herself thought she had only done what she should do.
A. thought little of B. thought poorly of
C. highly thought of D. thought nothing of
20. If you leave the club, you will not be ___back in.
A. received B. admitted C. turned D. moved
21.__ I wonder __you will water this kind of flower.
__ Every other day
A. how often B. how long C. how soon D. how much
22. Jane will not join us for dinner tonight and ____.
A. neither won’t Tom B. neither will Tom. C. so will Tom D. Tom will too
23. I go to the cinema _____.
A. every three week B. every other weeks
C. each three weeks D. every third week
24. The words ____ if you do not go over them for several days.
A. will forgot B. forgotten C .will be forgotten D. were forgotten
25. He ____ to be punished for what he has done .
A. deserved B. needs C. wants D. should
第四节 完形填空 (共30分)
The books in David’s schoolbag felt like bricks as he ran down the street. What he wanted to do was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Eric, 26 his mother told him he would have to return his sister’s books to the library first.
He had 27 set foot in a library and he wasn’t about to do so today. He would just 28 the books in the outside return box. But there was a 29 ; it was locked.
He went into the building, only a few minutes 30 closing time. He put the books into the return box .And after a brief 31 in the toilet, he would be on his way to the playground to 32 Eric.
David stepped out of the toilet and stopped in 33 — the library lights were off. The place was 34 . The doors had been shut. They 35 be opened from the inside, he was trapped(被困) — in a library!
He tried to 36 a telephone call, but was unable to 37 . What’s more, the pay phones were on the outside of the building. 38 the sun began to set, he searched for a light and found it.
39 he could see. David wrote on a piece of paper: “ 40 ! I’m TRAPPED inside!” and stuck it to the glass door. 41 , someone passing by would see it.
He was surprised to discover that this place was not so unpleasant, 42 . Rows and rows of shelves held books, videos and music. He saw a book about Michael Jordan and took it off the shelf. He settled into a chair and started to 43.
He knew he had to 44 , but now, that didn’t seem to be such a 45 thing.
26. A. but B. because C. or D. since
27.A. ever B. nearly C. never D. often
28. A. pass B. drop C. carry D. take
29. A. problem B. mistake C. case D. question
30.A. during B. after C. over D. before
31. A. rest B. break C. walk D. stop
32.. A. visit B. meet  C. catch D. greet
33. A. delight B. anger   C. surprise D. eagerness
34.A. lonely B. empty C. noisy D. crowded
35.. A. wouldn’t B. shouldn’t   C. couldn’t D. needn’t
36.A. make B . fix C. use D. pick
37. A. get B. get up C. get through D. get in
38. A. If B. As C. Though D. Until
39. A. On time B. Now and then C. By the way D. At last
40. A. Come B. Help C. Hello D. Sorry
41. A. Surely B. Thankfully C. Truly D. Gradually
42. A. at most B. after all C. in short D. as usual
43. A. watch B. play C. read D. write
44. A. wait B. stand C. sleep D. work
45.. A. bad B. cool C. strange D. nice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1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四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China to Launch 1st Lunar Probe Chang’e I This Year.
China says the launch of its first lunar probe Chang’e I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Chinese scientists made the announcement on Wednesday, saying the satellite would be launch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year.
Since China announced the project in 2004, the country’s first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has drawn world-wide attention. Now, China’s space scientists say the satellite is ready for lift off.
  Ouyang Ziyuan, chief scientist, 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said, “Preparations for the satellite, rocket, ground control and data reception are ready for the exploration. We will be able to launch the probe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year.”
  The probe’s operational orbit has already been decided on. Chang’e I is scheduled to enter the moon’s orbit after a nearly 400 000-kilometer journey in space. And a committee of over 100 space experts has also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project. The scientists have agreed to share the data sent back by Chang’e I on the lunar environment.
  Ouyang Ziyuan said,” We will make a 3D map of the moon and research the distribution of lunar elements, lunar soil thickness and the moon’s surface environment.”
  Ouyang Ziyuan says Chang’e I will be carried by a Long March A3 carrier rocket for its launch. This is scheduled to take place at the 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46.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s“ around the corner”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
  A. in the corner B. on the way C. in the way D. at the corner
 47. When did China announce(宣布) the project
 A.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year. C.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B. In 2004. D. In 2008.
 48. How long will Chang’e I travel before it enters the moon’s orbit
  A. 300 000 kilometers. C. 400 000 000 meters.
  B. 400 000 meters. D. 5 000 000 kilometers.
  
 49. What will Chang’e I do in space
  A. It will just circle around the moon.
  B. It will make a 2D map of the moon and research the distribution of lunar elements.
  C. It will send the TV signals to make our life more colorful.
  D. It will make a 3D map of the moon and do some research about the moon.
B
I came t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year ago .Yet I did not know the real American society until I was injured in a car accident because after the accident I had to see a doctor and go to court.
After the accident my roommate called a doctor for me. I was very grateful and determined to repay him one day. But the next day, he asked me to pay him $200 for what he had done. I was astonished. He had good reason to charge me, he said. And if I wanted to collect money from the person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my injury, I’d have to have a good lawyer. And only a good doctor can help me get a good lawyer .Now that he had helped me find a good doctor, it was only fair that I should pay him.
But every day I went to see the doctor; I had to wait about 50 minutes. He would see two or three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and often stop treating one so as to see another. Yet he charged me $115 each time .The final examination report consisted of ten lines, and it cost me $215.
My lawyer was all smiles the first time we met. But after that he avoided seeing me at all. He knew very well the other party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yet he hardly did anything. He simply waited to collect his money. He was so irresponsible that I decided to dismiss him. And he made me pay him $770.
Now I had to act as my own lawyer. Due to my inexperience, I told the insurance company the date I was leaving America. Knowing that, they played for time…and I left without getting a cent.
50 The author’s roommate offered to help him because________.
A. he felt sorry for the author
B. he thought it was a chance to make some money
C. he knew the doctor was a very good one
D. he wanted the author to have a good lawyer
51. A good doctor is essential for the author to __________.
A. be properly treated
B. talk with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C. recover before he leaves America
D. eventually get the responsible party to pay for his injury
52. The word” charg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s_________.
A. be responsible B. accuse C. ask as a price D. claim
53. Both the doctor and the lawyer in this passage are very__________.
A. friendly B. selfish C. professional D. busy
54. What conclusion can you draw from the story
A. Going to court is something very common in America.
B. One must be very careful while driving a car.
C. There are more bad sides in America than good sides.
D. Mone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things in the US.
C
  Beijing to Hold Olympic Cultural Activities.
Beijing Olympic organizers say the city will hold a variety of Olympic cultural activities between June and September. This is an attempt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tourists to experience the combination of Olympic and Chinese cultures.
The officials released schedule of the activities at a coordination meeting Thursday.
Zhao Dongming is with the Beijing Olympic organizing Committee. He said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orting event.
“The Olympic Games is a big international stage. It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to showcase the diversified cultures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world through various cultural activities. It promotes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Beijing.”
Officials say the Olympic Cultural Square Program will be the core part of the city Olympic cultural activities. Over 100 squares in Beijing will be used as platforms for cultural shows and activities in the summer.
Other cities, including Hong Kong, Shanghai and Tianjin will also have a variety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run up to the Olympic Games.
  55.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B. It shows us the importance of holding Olympic Games in China.
  C. Chinese people hold Cultural Activities in honor of Olympic Games.
  D. Chinese government tries to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in the run up to the Olympic Games.
  56. Which city will not have a variety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run up to the Olympic Games
  A. Chongqing B. Beijing   C. Tianjin D. Hong Kong
  57. What is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of holding 2008 Olympic Games
  A. It can help Chinese to make a lot of money.
  B. It will provide a broad platform to showcase the highly-developing economy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world.
  C. This is an attempt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tourists to experience the combination of Olympic and Chinese tourism.
  D. It will le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d have a chance to experience Chinese various cultures.
D
Ellen Parker was worried about her health. She could not walk very quickly and it was difficult for her to climb stairs. She was soon out of breath.
“I suppose I had better go to the doctor.” she thought.
She went to the doctor and told him her problem.
“I'm not at all surprised.” he said, “I know what your problem is.”
He examined her and then gave her some advice.
“If you don’t do what I say, Mrs. Parker,” he said, “You will have a heart attack (心脏病发作). It could kill you.”
Ellen was very worried as she left the doctors. She knew that she had to take his advice but that it would not be easy and it would take time. The next day she went shopping. The first shop she went into was a butcher shop (肉铺).
“I'd like ten pounds of steak (牛排), please.” she said.
“Certainly, madam.” the butcher replied and went into the cold room and found a large piece of steak. He brought the huge piece of meat back into the shop and placed it on the scale (称).
“That's just ten pounds.” he said.
“That's big enough.” Mrs. Parker said.
The butcher worked out the price.
“At $4.99 a pound that will be $49.90, please. Would you like me to cut it up into smaller pieces for you ”
“Oh, I don't want to buy the meat.” Mrs. Parker said.
“If you don't want to buy it,” the butcher replied angrily, “Why did you ask me to get it for you ”
“My doctor told me that I am too heavy and have to lose ten pounds. I wanted to see what ten pounds of meat looked like.”
58. Why did Ellen Parker visit the doctor
A. She had a heart attack.
B. She had a problem with her health.
C. She was unhappy about her weight.
D. She could not sleep well.
59. Why did Ellen Parker ask for ten pounds of steak
A. She wanted to buy some for dinner.
B. She wanted to lose weight.
C. Her doctor had told her to eat steak.
D. She wanted to see what ten pounds of meat looked like.
60. What was Ellen Parker's real problem
A. She ate too much steak.
B. She weighed too much.
C. She was often out of breath.
D. She could not walk very quickly.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下框的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项。
Pay Attention to the Organization of an Article.Check Your Understanding.Lightning Speed ExerciseSet Aside Time Each Day.Check Your Progress through PacingSpeed up When Necessary.
61______
Most of us can find 15 minutes or half an hour each day for some specific regular activity. For example, one famous surgeon always made it a rule to spend at least 15 minutes on general reading before he went to sleep each day. Whether he went to bed at 10 p.m. or 2:30 a.m. made no difference.
62______
Nearly all ‘speed reading’ courses have a ‘pacing’ element---some timing device which lets the students know how many words a minutes he is reading. You can do this simply by looking at your watch every 5 or 10 minutes and noting down the page number you have reached.
63______
Obviously there is little point in increasing your reading speed if you do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reading. If you find you have lost the thread of the story, or you can’t remember clearly the details of what was said, re-read the section or chapter.
64______
Take four or five pages of an interesting book you happen to be reading at the time. Read them as fast as you possibly can. Do not bother about whether you understand or not. After a ‘lightning speed’ of reading, you will usually find that your ‘normal’ speed has increased.
65______
Most paragraphs in an article have a ‘topic sentence’ which expresses the central ideas. The opening paragraph often suggests the general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the piece, while paragraphs that follow expand or support the first. The closing paragraph often summarizes the very essence(实质) of what has been said.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的横线上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66.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________(奇迹) of the world.
67. There’s some ________(疑问) whether John will come on time.
68. The _________ (奇特的)styl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69. He __________(移开) his trousers and I found the wound.
70. In order to _________(证明) her point, she showed them the latest sales figures.
71. The Chinese delegation has won 32 gold _______(奖牌)in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72. It is an ________ (荣耀)for me to be invited to your birthday party.
73. Doing some _____________(身体的) exercises can help build our bodies.
74. She was ________ (允许)into the Communist Party.
75. I don’t want to go; ________(再者), I’m too tired.
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uring the weekend I traveled by ai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generally travel by train and bus. It is both cheaper and safe. But this was a short journey. In the beginning I did not feel very happily, but this feeling did not last longer. The journey was very exciting. I was soon high up in the sky among the cloud. The views of mountains, fields and rivers were interested. I enjoy my short and comfortable journey very much. This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traveling in air is actually the safest way of make journeys.
第3节
第4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早起有益的短文。
写作要点:
1.早起锻炼可使身体健康,强壮。 2.早起朗读,有助于记住学过的东西。
3.可为一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4.坚持早起对培养好的性格也很有益处。
要求: 1.短文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
2.短文词数100左右(不含已写好的部分)。
3.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意连贯,书写须清晰、工整。
Getting up early is a good habit.
第二次月考答案
58-60 B D B 61-65D E B C A
单词拼写:66 wonders 67 doubt 68 fancy 69 removed 70 prove
71 medals 72 honor 73 physical 74 admitted 75 besides
改错:
1.在the first time 前加for 2. and →or 3. safe→safer 4. happily→happy 5. longer→long 6.cloud→clouds 7.interested →interesting 8.enjoy→enjoyed 9. in→by 10. make→ making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位英国人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经济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 B.对华贸易合法化
C.获得原料和市场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商人张鹏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沿路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这种事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3.鸦片战争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中国主权领土遭破坏 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鸦片贸易合法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4.马克思曾指出“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的是英国的大炮”。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5.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C.都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D.二者都是无法实施的
6.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是
A.列强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B.致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C.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危机 D.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C.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8.梁启超说:“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惊起”民众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10.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11.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1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布
1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4.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C.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5.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斗争性质 B.领导力量 C. 群众基础 D.所处时代
16.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公社”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公社原则不合理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17.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巴黎公社
A.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18.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19.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革命任务不同 ③革命发生的中心地点不同 ④革命的性质不同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0.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21.《四月提纲》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举行武装起义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 D.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2.下列有关俄国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二月革命的爆发 ②《四月提纲》的发表
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 ④ 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被占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23.十月革命的意义不包括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为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为世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D.未影响到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24.中共“二大”党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
①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②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③反对封建主义 ④反对军阀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5.“八七会议”后,武装斗争的目标为
A.始终夺取中心城市 B.最初夺取城市,后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配合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D.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屠杀
26.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 D.黄埔军校的建立
27.遵义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B.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C.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8.大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A.革命战果被蒋介石、汪精卫篡夺 B.没有完成反帝发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建立真正的共和国 D.国共合作破裂
29.关于红军被迫长征,长征的“被迫”理解正确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难以在南方革命根据地存在B南方革命根据地已完全丧失 C.国民党的实力过于强大              D.顺应人民的要求
30.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出发点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迫于国内外压力
C.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   D.顺应人民的要求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4分)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2分)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6分)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2分)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6分)
22.“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请回答: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理论?(2分)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其诞生有什么意义?(4分)
(2)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和20世纪初的俄国实践这一理论的具体事例是什么?(2分)俄国这一实践成果对本国有何意义?(4分)
(3)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分)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3分)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
(数学)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平面与平面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公共点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3.下列命题中: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③若直线a与c共面,b与c相交,则直线a与b共面.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 C.3个 D.4个
4.在正方体ABCD-中,E、F、G、H分别是棱A,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GH所成的角是( )
A. 45° B.60° C.90° D.120°
5.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过点A且垂直于平面ABC,动点P∈l,则点P逐渐远离点A时,∠PCB 的大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有时变大,有时变小.
6.A、B是不在直线l上的两点,则过点A、B且与l平行的平面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若圆台的高是3,一个底面半径是另一个底面半径的2倍,母线与下底面直径的夹角是45°,则这个圆台的侧面积是( )
A.27π B.27π C. 9π D. 36π
8.已知正六棱柱的最长的对角面的面积为4,互相平行的两个面的距离为2m,则这个正六棱柱的体积为( )
A.3 B.6 C.12 D.以上都不对.
9.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和4,高为5,则圆台的体积为( )
A.7π B.21π C.35π D.105π
10.已知,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确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都平行于直线l. B. 内有三个不共线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C.l,,m是内两条直线,且l∥,m∥.
D. .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m∥, l∥,m∥.
二 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1.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的中点,AC=BD=a,AC⊥BD,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 .
12.在a∥b,a⊥,b⊥中,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
13空间一点P到两两垂直的三条射线OA,OB,OC的距离分别为3,4,5,则OP的长为 .
1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4,将这个直角三角形以斜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15.设a, b是两条不垂直的异面直线, 是一个平面, 关于a, b在内的投影,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两条平行直线②两条垂直直线③同一条直线④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
三 解答题(共6小题,16---19题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共75分,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推理及证明过程)
16.如图, 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 G,H分别是CD,DA边的点,且满足DH=AD,DG=CD. 求证:EH,FG,BD交于同一点.
17.已知在正方体ABCD-.
求证:平面∥平面.
1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底面ABCD, PA=AB,点E是棱P B的中点. 求证:AE⊥PC.
19.如图,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M, N分别是AB , PC的中点.
求证: M N∥平面PAD.
20.如图,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6cm,在其中有一个高为xcm的内接圆柱.
(1)试用x表示圆柱的侧面积S.
(2)当x为何值是,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1.如图所示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请你指出这个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用文字叙述),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图中数据单位:cm,计算结果保留π)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第17题图
第19题图
第21题图
第20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政治)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5页,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100分钟;
2、 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II卷两部分;
3、 在答题前,请同学们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你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4、 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财路。录制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在商场柜台上,一台彩电标价2000元,这200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现实的货币
③观念中的货币 ④商品的价值 ⑤商品的价格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 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商品交换的媒介
4.关于纸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一般等价物
B.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在于,只是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
C.国家有权强制决定纸币的发行,但不可以规定纸币面值的大小
D.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
5.使用信用卡已经渐成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这是因为,信用卡
①可以随时透支,并在任何地方消费 ②作为信用凭证,是个人信誉的象征 ③能方便消费,减少现金使用,增强消费安全 ④有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功能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 公交车票价下跌后,乘公交车的人数增加,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A. 乘车人数 B. 乘车人数 C.乘车人数 D. 乘车人数
7.如果9月5日比9月1日,100英镑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那么我们说()
①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②英镑贬值
③英镑升值 ④人民币升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
A.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稳定物价,降低商品价格
C.控制人口数量
D.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
9. 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来说是美德而对于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 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② 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度刺激消费 ③ 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 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积引导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关于支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B.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C.转账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
D.现金支票可以直接用于购物,也可以将它作为转账支票使用
11.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占优势
1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依据是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B.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强烈要求
C.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会使 ( )
①国有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增强竞争力②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削弱④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弱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王先生同另外两人分别以资金(60万元),土地(折价50万元),设备(折价30万元)入股共同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家服装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 B、个人独资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混合所有制企业
15、人们从储蓄存款、投资国债的活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称为()
A、利息 B、股息 C、红利 D、赔偿金
16、公民储蓄存款、购买债券、参加保险的共同点是()
A、都以获得利息为目的 B、都存在借贷关系
C、都是针对风险的投资行为 D、都是个人投资行为
17、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①提高增值税率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8、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说明()
A、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B、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C、财政收入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障,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国家及其政府是赋税制度的产物
19、下列选项中,对个人所得税认识正确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属于纳税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21、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生都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那么这类保险属于___,个人投保该险种应到___办理。( )
A、社会保障 社会与劳动保障局 B、人身保险 保险公司
C、财产保险 保险公司 D、公费医疗保险 当地政府
22、社会保障包括()
①社会保险 ②社会福利 ③社会救助 ④商业保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当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___财政政策,通过___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 )
A、扩展性、减少 B、扩展性、增加 C、紧缩性、增加 D、紧缩性、减少
24、社会再生产包括四个环节,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5、“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强调的是()
A.分散投资的原则 B.长期投资的原则
C.合法投资的原则 D.个性投资的原则
26、某造纸厂,由于种种原因,产品滞销、积压严重,致使资金周转困难,生产陷入困境,工人领不到工资。该厂经理为摆脱困境,采用销售不记账,把销售收入作集资款入账等手法不纳税,用这部分钱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投入生产。这个造纸厂经理的行为属于()
A、骗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抗税行为 D、偷税行为
27、经济学家撰文指出,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而减少。这说明()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税收政策影响财政政策
③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④工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8、在经济生活中,税收、罚款、没收财产都形成财政收入,但就特征而言,税收与后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A、税收具有无偿性,而后二者则不具有
B、税收对财政的贡献小于后二者
C、税收具有强制性,而后二者则不具有
D、税收具有固定性,而后二者则不具有
2011年6月,张某一家共收入7000元。张某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0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300元,出租房屋收入200元。张某的爸爸在国家机关工作,月工资为2300元,张某的妈妈的早点铺每月均净赚2200元。据此回答29-30题。
29、上诉材料反映了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我国采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是()
A、我国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
C、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0、张某的收入、张某爸爸的收入及张某妈妈的收入分别属于()
①按劳分配 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③按资本要素分配
④按土地要素分配 ⑤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⑤③④①②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④⑤② D、⑤④①③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2007年“五一”长假后,中国股市大盘相继突破四千点,创下历史新高。面对中国股市的巨大诱惑,更多的中国国民加入到股民的行列中来,部分学生、和尚都在之列,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全民炒股时代。全民炒股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就是因为,对于一向倾向于储蓄,理财观念较为传统的国内老百姓来说,全民炒股的出现,第一次颠覆了他们传统的理财理念。
(1)理财观念较为传统的国内老百姓为什么一向倾向于储蓄 (4分)
(2)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假如你是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请你向新股民说明股票投资的风险。(4分)
(3)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当今社会人们的理财观念进一步增强。假如有人向你咨询理财问题,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7分)
32、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表一:2009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支出 1155.130元 3455.75元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469.52亿元(占88.77%) 59.37亿元(占11. 23%)
注:某市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的53%
表二: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支出,要把扩大农村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关键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增加农业补贴 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去年增加930亿元,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8分)
33、材料一:
1995年 2000年 2006年 2010年
财政收入在国民可支配
收入中所占比重 14.8% 16.7% 18.4% 20.6%
职工工资在GDP总额  13.9% 11.9% 10.7% 9.8%
中所占比重
注:人社部2011年12月1日公布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即行业企业间差距、城乡间差距、地区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四方面工资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2010年,全国平均最高的行业金融业与最低的农林牧渔业,比例为4.2:1。
材料二: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支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3分)
(2)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联系实际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2分)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车票价格
车票价格
车票价格
车票价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1.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C )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侵蚀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垂直运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堆积作用、风化作用
D.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岩浆活动
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C )
A.地球引力 B.太阳辐射能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
5.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C )
A.C1 B.A1
C.B1 D.B2
6.到达地面的A1比大气上界的A少,与之无关的因素是( B )
A.太阳高度角大小 B.海拔高度大小
C.云层厚薄 D.白昼时间长短
7.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B.大气的物理过程不伴随能量转换
C.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D.对流层大气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各点,气压最高的是( D )
A.① B.③
C.④ D.⑤
10.仅考虑热力因素,A、B、C三地温度最高的是( B )
A.A B.B
C.C D.不能确定
1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C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
13.北半球一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14.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 A )
15.读上面右边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1. 等压线数值①<②<③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
16.右图为大气环流(局部)的垂直剖面,
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
B.①为西南风,②为东北风
C.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副极地低压带
D.①为信风带,②为西风带
17.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B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18.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C )
A.被陆地高压切断 B.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C.被陆地低压切断 D.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
第1节 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0.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全球近地面共有6个气压带、6个风带
B.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相同
2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C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海陆分布的影响
22.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29~30题。

23.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 A )
A.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
B.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
C.A、B都是高气压
D.A、B都是低气压
24.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B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26.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 )
A.过境后天气转晴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上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30~31题。
27.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C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28.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气旋中心气压低,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B.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
C.气旋过境时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D.气旋的气流是由四周逆时针流向中心,反气旋的气流是由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
29.能使陆地的水不断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B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大气环流
读“水循环示意图”
30.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D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     ,在地形上是     ,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     ,判断依据是     ;在地形上是      。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a、b、c三处,常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    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处。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    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2)甲图为    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F处是    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    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    天气。
33、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2分)
(1)图中气压带A是 C是 E是 G是
(2)图中风带B是 _____D是 ______F是 ______
(3)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 (多或少),因为 ① ;
② 。
(4)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 (多或少),因为 。
34、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10分)
(1)由于____的季节移动,导致____和_______的季节移动,
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_移,冬季______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A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海洋
陆地
900
600
300
00
G
F
C
E
D
B
A













C
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
(RDGTMG)

A






























气压带
风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4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5小题,共45分。)
1.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明矾净水 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⑦银色漆颜料 ⑧易拉罐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⑧⑨ B.①②⑥⑧⑨
C.③⑤⑨ D.③④⑤⑥⑧⑨
3.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 )
A.1:1 B.1:6
C.2:3 D. 3:2
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观察到有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只含有Na+ B. 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C. 既含Na+又含K + D. 可能含Na+或K+中的一种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2Na + Cu2+ = Cu + 2Na+
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C.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 Fe = 2Fe2+
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 + 2H+ = H2O + CO2↑
6.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Mg2+、Fe3+、NO3-、SCN- B.Al3+、Fe2+、Cl-、SO42-
C.K+、Na+、Cl-、HCO3- D.Na+、Ba2+、NO3-、SO42-
7.下列各对物质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 Zn+HCl B.Al+HNO3(浓、常温)
C.Al+NaOH溶液 D. Na +H2O
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 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全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O2与22.4L H2SO4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L
C.常温下32g O2含分子数小于NA个。
D.22.4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10.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内为除去杂质所需的药品,其中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 (盐酸) B.Mg粉中Al粉(NaOH溶液)
C.CO2中混有CO(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
11.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NaHCO3比Na2CO3稳定
B.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性大
C.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的多。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12.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 0.2g,则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是( )
A.9.2g B.10.6g C.6.2g D.4.6g
1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KMnO4 → MnO2 B.H2O2 → O2
C.Na2O → NaOH D.Fe2+ → Fe3+
14.在3Cl2 + 6KOH = KClO3 + 5KCl + 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A.1:5 B.5:1 C.1:1 D.2:1
1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 )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
16.(6分)现有①铜片、②NaCl、③NH3、④熔融KOH、⑤H2CO3、⑥HCl、⑦H2SO4溶液、⑧BaSO4、⑨蔗糖,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
17.(10分)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K+、Ag+、Fe3+、C1-、OH-、NO3-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选填“活性炭”“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18. (6分)Na2O2可用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一种来源,供人们呼吸所需。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这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为 被氧化的是 价态 元素,氧化剂是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
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 、丁 、戊 。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
(3)写出甲→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乙+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
21.(7分)把5.1g镁铝混合物的粉末放入200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得到5.6L 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
(1) 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沉淀质量
NaOH溶液体积
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2.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草履虫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后者 ( )
A.无核膜 B.无细胞壁 C.无细胞膜 D.无DNA
3.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4.某蛋白质由b个氨基酸形成的a条肽链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b-a B.b-2a C.2a+b D.a+b
5.下表中关于生物实验试剂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试剂 用途 加入试剂后是否加热 颜色反应
A 双缩脲试剂 检测蛋白质 不需 紫色
B 健那绿染液 染色活细胞中的线粒体 不需 蓝绿色
C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NA和RNA 30℃水浴5min DNA呈绿色,RNA呈红色
D 苏丹Ⅲ染液 检测脂肪 不需加热 橘黄色
6.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7.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发达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8.细胞的下列特点中,最能说明其特殊功能的是 ( )
A.细胞核的大小 B. 细胞体积的大小
C. 细胞膜的结构 D.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9. 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性 D.流动性
10. 细胞膜上与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11.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
A.胞吞、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12.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13.加酶洗衣粉能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这种洗衣粉中的酶应为 ( )
A.麦芽糖酶 B.蛋白酶 C.蔗糖酶 D.脂肪酶
14 .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转化速度是 ( )
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
15.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16.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 CO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
17.(6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 体积 B. 表面积 C. 物像的面积 D. 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 ,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 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 ,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至物像清晰。
18. (8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单体组成,有 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19. (11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请说出理由:
  。
(2)如该细胞代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则该图不正确的地方主要有 。
(3)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4)能合成蛋白质,被称为蛋白质的生产机器的细胞器是【  】     。
(5)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6)1、3、7、8、9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
(7)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它不断与细胞质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通道是     。
(8)在此细胞中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它含有两个互相垂直的 。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 A是 ;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 ;D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D是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2)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很容易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那么它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指图中编号 。
(3)K+、O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1.(11分)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
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 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
22.(8分)右图所示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结构简式是 ,1分子ATP中含有 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的a、b分别代表
(3)c主要是指 能,d指 能。
(4)进行①反应时能量c用于 ,进行②反应时能量d用于 ,由此可见能量是不可逆,物质是可逆的。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
第Ⅰ卷
一、(15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①苟余情之信芳 ②自可断来信 B.①始适还家门 ②处分适兄意
C.①谢家来贵门 ②多谢后世人 D.①留待作遗施 ②采之欲遗谁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短短12天,中国政府从局势动荡的利比亚撤离的35860名中国公民,经海陆空多个渠道将他们平安接回祖国的怀抱。
B.他们通过采取让国有性质的供销社尝试性地经营蔬菜经销店,以低于市场价20%左右的价格销售,从而带动市区菜价下降。
C.关于医药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惠民措施,但只有将这些措施。落地生根”,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实惠。
D.目前应试教育的竞争日益低龄化,很多人大代表认为,从家庭到园校都必须遏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拔苗助长心态。
于“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抄袭美国”的传言作出澄清。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摹仿自然, , 。 , ,
, ,可是它又不尽同于西湖。
①颐和园仿西湖便是一例 ②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
③但多少有些根据 ④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⑤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 ⑥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
A.①②⑥④③⑤ B.②④⑥③⑤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③④②①⑤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无与士耽(沉溺、迷恋) 女也不爽(过错) B.总角之宴(快乐) 言笑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C 夙兴夜寐(早晨) 薇亦作止(不再生长) D 三岁为妇(多年) 以我贿迁(财物)
二、(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 《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 “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6.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7.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三、(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 题。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而死。今陛下开圣德,收刍言①,臣愿竭狂瞽②,佐万分一。”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③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
注:①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谈。常用作谦词。 ②狂瞽:愚钝之力。谦词。 ③伎:古代的歌舞艺人。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 相:互相
B.伎不进,数被让 让:责备
C.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 矜:怜悯
D.济繁治剧,众务必举 举:办妥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 (  )
① 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 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③ 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④ 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 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③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珪为人正直。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
B.王珪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汲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
C.王珪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王珪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D.王珪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Ⅱ卷
四、(23分)
1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译文:                             (5分)
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译文:                             (5分)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小重山 端午>的注释] 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小重山 端午>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7分)
①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② ,谣诼谓余以善淫。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③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采薇》)
④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 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说》,有删节)
15.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16. 文中划线处是唐诗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6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 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18. 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六、(10 分)
19.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20.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6分)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七、(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