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6溶液及溶解度曲线(讲练)一、溶液基本概念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http:?/??/?www.21cnjy.com?)物质里,形、的。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和,最常用的溶剂是;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汽油。溶液的基本特征是、、。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http:?/??/?www.21cnjy.com?)过程,此过程热量,另一种是过程,此过程热量,氢氧化钠、、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等物质溶于水吸热,、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现象。(用汽油洗掉油污是作用,形成;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作用,形成。)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减少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改变温度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或=×100%。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质量—的质量4、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的质量不变。(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稀释后稀溶液质量×稀溶液三、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1、步骤(1)、;需要食盐克;需要水克;即42毫升。(2)、;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取42毫升水。(3)、;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不断搅拌。(4)、;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向外。2、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取水;砝码缺损;食盐;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等。(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取水;砝码等。(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等。四、溶解度及曲线(一)、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固体物质溶解度指的是在,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时所溶解的。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③、状态:④、单位: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外因是。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KNO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5、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20℃溶解度(g)(二)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物质在__、一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来表示。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_、;外因是、。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三)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物+物(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适用于溶解度的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如KNO3)适用于溶解度的物质。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四)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变化的曲线。2、线的含义:三线: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③“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点的含义:四点:①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温度下状态)。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相等。③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且有部分;④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题型一?溶液的形成【经典例题】【2020辽宁抚顺】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A.碘B.汽油C.高锰酸钾D.面粉【经典例题】【2020辽宁营口】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熟石灰C.烧碱D.食盐【经典例题】【2020湖南衡阳】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趁热打铁】1、【2020重庆卷】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碳酸钙B.高锰酸钾C.植物油D.氯化钠2、【2018湖北省宜昌市】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3、【2020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题型二?溶质质量分数【经典例题】【2018海南省】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该氯化钠溶液100kg,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趁热打铁】1、【2019湖南常德一模】将100g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9.8%B.10.0%C.10.9%D.11.1%2、【2020山东德州】用4g酚酞与酒精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酚酞溶液,需要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这些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mL(酒精的密度为0.8g/mL)。题型三?溶液的配制【经典例题】【2020安徽】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NaCl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经典例题】【2019辽宁辽阳】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经典例题】【2020四川甘孜州】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粗盐提纯(1)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3)海水晒盐采用上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_。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g,蒸馏水______mL。(2)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6%(填“>”“<”或“=”)。(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4)装瓶、贴标签。【趁热打铁】1、【2019江苏扬州】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B.烧杯C.玻璃棒D.量筒2、【2020山东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3、【2019山东潍坊一模】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 ;(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 里,并置于托盘天平 盘(填“左”或“右”)进行称量;(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 (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a.玻璃棒b.pH试纸c.酚酞试液d.白瓷板(或玻璃片)题型四?溶解度【经典例题】【2020黑龙江大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经典例题】【2020山西】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溶解度/g182191204238287362487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经典例题】【2020青海】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3)比较在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___________氯化钠(填“>”“=”“<”)。【趁热打铁】1、【2020四川眉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2、【2019湖北襄阳】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3、【2020陕西】如下图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1)丙中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乙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3)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_______。(4)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右上图中的______(填“a”或“b”)相似。4、【2019辽宁辽阳】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硝酸钾31.663.9110169246氯化钠36.036.637.338.439.8(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6溶液及溶解度曲线(讲练)一、溶液基本概念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http:?/??/?www.21cnjy.com?)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http:?/??/?www.21cnjy.com?)扩散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水合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吸热,食盐、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用汽油洗掉油污是溶解作用,形成溶液;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减少溶溶剂、改变温度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4、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三、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1、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2、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四、溶解度及曲线(一)、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固体物质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饱和状态④、单位:g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溶剂种类_、溶质种类;外因是温度。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5、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20℃溶解度(g)大于10g10g-1g1g-0.01g小于0.01g(二)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物质在_一定压强_、一定温度下一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分数来表示。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溶剂种类_、溶质种类;外因是温度、压强。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三)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蒸发结晶,如NaCl(海水晒盐)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四)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线的含义:三线: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点的含义:四点:①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温度下饱和状态)。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饱和且有部分晶体;④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题型一?溶液的形成【经典例题】【2020辽宁抚顺】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A.碘B.汽油C.高锰酸钾D.面粉【答案】C【解析】碘不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均不能形成溶液,高锰酸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形成溶液,故选:C。【点睛】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溶性的知识是判断能否形成溶液的关键。【经典例题】【2020辽宁营口】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A【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多于放热,最终表现为吸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选项正确;B、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选项错误;C、烧碱即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选项错误;D、食盐,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经典例题】【2020湖南衡阳】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答案】A【解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固体,如乙醇溶于水,乙醇是溶质,乙醇是液体;如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氯化氢是气体,符合题意;B、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能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将10%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是10%,不符合题意;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有晶体析出,说明降温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趁热打铁】1、【2020重庆卷】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碳酸钙B.高锰酸钾C.植物油D.氯化钠【答案】B【解析】A选项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有色溶液;B选项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可溶于水,溶液为紫黑色,可以形成有色溶液;C选项植物油不溶于水,静置会分层,不能形成有色溶液;D选项氯化钠易溶于水,但溶液为无色。所以正确答案选B。2、【2018湖北省宜昌市】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故选B。3、【2020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答案】C【解析】A、溶液一定是均一、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B、若固体的溶解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降温不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故错误;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正确;D、蔗糖分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错误。故选C。题型二?溶质质量分数【经典例题】【2018海南省】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该氯化钠溶液100kg,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答案】氯化钠固体16kg、水84kg【解析】配制该氯化钠溶液100kg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100kg×16%=16kg;需要水的质量:100kg-16kg=84kg。【点睛】明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题意对进行公式灵活变形解答相关问题。【趁热打铁】1、【2019湖南常德一模】将100g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9.8%B.10.0%C.10.9%D.11.1%【答案】A【解析】设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98%=(900g+100g)×x;x=9.8%。故选A。2、【2020山东德州】用4g酚酞与酒精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酚酞溶液,需要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这些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mL(酒精的密度为0.8g/mL)。【答案】(1)96;(2)120【解析】设需要酒精质量为x,则,酒精体积:,故填:96;120。题型三?溶液的配制【经典例题】【2020安徽】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NaCl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答案】C【解析】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20g×5%=1g,故选项说法错误。B、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6.5%,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溶剂质量减少,当达到饱和状态后,水分继续减少,最终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大于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经典例题】【2019辽宁辽阳】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答案】D【解析】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经典例题】【2020四川甘孜州】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粗盐提纯(1)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3)海水晒盐采用上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_。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g,蒸馏水______mL。(2)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6%(填“>”“<”或“=”)。(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4)装瓶、贴标签。【答案】一、(1).⑤;(2).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3).随温度变化不大;二、(1).3g;47mL;(2).<;(3).加速溶解【解析】实验一:(1)过滤操作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故填:⑤。(2)蒸发时,当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故填: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故填:随温度变化不大。实验二:(1)50g6%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g=47g,则水的体积为:47g÷1g/mL=47mL,故填:3g;47mL。(2)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填:<。(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趁热打铁】1、【2019江苏扬州】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B.烧杯C.玻璃棒D.量筒【答案】A【解析】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无需使用集气瓶,故选项正确。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故选:A。2、【2020山东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答案】D【解析】A、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16g=84g(合84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造成所量取的水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2019山东潍坊一模】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 ;(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 里,并置于托盘天平 盘(填“左”或“右”)进行称量;(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 (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a.玻璃棒b.pH试纸c.酚酞试液d.白瓷板(或玻璃片)【答案】(1)烧杯,作反应容器;(2)玻璃器皿,左;(3)胶头滴管,偏小(4)硼酸溶液(5)c【解析】(1)由图示可知,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是用作反应容器;(2)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的药品,在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里,并置于托盘天平左盘进行称量;(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胶头滴管,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是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应用到玻璃棒、pH试纸和白瓷板(或玻璃片),用不到酚酞试液。题型四?溶解度【经典例题】【2020黑龙江大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答案】D【解析】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饱和状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A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是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t1℃时A溶解度是20g,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能够溶解40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00%=16.7%,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例题】【2020山西】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溶解度/g182191204238287362487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配制的蔗糖溶液上下层一样甜,不符合题意;B、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溶质析出,但是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溶质析出,不符合题意;C、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4g蔗糖,当溶剂质量为100g时,该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如果溶剂质量不是100g,则饱和溶液质量不是304g,不符合题意;D、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后,蔗糖的溶解度增加,不会有溶质析出,溶质、溶剂质量不变,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表中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数据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溶解度的含义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经典例题】【2020青海】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3)比较在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___________氯化钠(填“>”“=”“<”)。【答案】(1).30(2).降低(3).>【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3)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硝酸钾>氯化钠。【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趁热打铁】1、【2020四川眉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答案】B【解析】A、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C、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选项错误;D、t1℃时丙溶解度是30g,将20g丙物质溶于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5g,得到65g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2、【2019湖北襄阳】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答案】D【解析】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错误,是a,因为在t3℃时,50gW恰好溶解在100g水中;故选项错误;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①③都是恰好饱和;故选项错误;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③>②>①错误;故选项错误;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正确,因为t2℃时,W的溶解度是30g;故选项正确;故选:D。3、【2020陕西】如下图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1)丙中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乙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3)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_______。(4)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右上图中的______(填“a”或“b”)相似。【答案】(1).饱和;(2).220g;(3).109g;(4).a【解析】(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因为丙中有固体溶质析出(即不能被溶解),所以丙中溶液为室温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2)乙中溶液是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溶解得到的,因为固体全部溶解,所以溶质质量为120g。又因为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所以溶液质量为220g。(3)丙中溶液为室温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含有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由于乙中溶液恢复至室温变成丙中溶液过程中析出固体11g,故丙中溶液含有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20g-11g=109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根据丙中溶液的组成可以推出,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109g。(4)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所以乙中溶液温度高于室温。从乙中溶液变成丙中溶液过程中有固体析出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题干提供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该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曲线图中的a相似。4、【2019辽宁辽阳】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硝酸钾31.663.9110169246氯化钠36.036.637.338.439.8(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答案】(1)110;(2)降温结晶;(3)①硝酸钾;②不变;③一定。【解析】(1)通过分析表格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提纯硝酸钾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硝酸钾,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氯化钠;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物质全部溶解,则A、B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6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讲练)(原卷).doc 专题06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讲练)(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