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竞赛辅导学案:第1讲代代相传的生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科学竞赛辅导学案:第1讲代代相传的生命(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科学竞赛辅导教学案
第1讲 代代相传的生命
知识梳理:
第一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1.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组成动物的生命周期。
2.动物的寿命。动物经历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3.动物延续种族的方法。包括人类、青蛙、蝗虫等动物,其延续种族的方法是生殖。生殖使动物的种族不随个体的死亡而灭绝。
4.人类、青蛙、蝗虫等的生长发育过程。
(1)人类: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胚胎期一胎儿期一婴儿期一幼儿期一儿童期一青春期一中年期一老年期。
(2)青蛙: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
(3)蝗虫: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若虫一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
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成虫相似的幼虫。
(4)蝴蝶: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完全变态发育)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的起点。精子与卵子结合生成的受精卵。
2.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场所:输卵管。
3.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的来源。都是由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其中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睾丸也产生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卵巢也产生雌性激素)。
4.排卵。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进入一侧的输卵管的过程。
5.妊娠期。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人类妊娠期约为280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4~7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8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6.分娩。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宫颈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第三节走向成熟
1.生长发育共分四个时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期:包括幼儿前期(1—3岁)和学前期(3~6或7岁)。
儿童期:又叫小学年龄期,约6或7~11或12岁。
青春期:约10~20岁。
2.青春期。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1)主要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月经。
3.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1)第一性征: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
(2)第二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表现出的性别上的差异(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由性激素调节控制)。
①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嗓音变粗,肩宽骨盆窄,长出腋毛和阴毛。
②女性:乳房隆起,皮下脂肪较多,嗓音变尖,肩窄骨盆宽,长出腋毛和阴毛。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1.动物的两种主要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
(2)无性生殖:不需两性生殖细胞,母体能够直接产生新个体。
2.动物有性生殖的受精类型和胚胎发育方式。
(1)受精类型:体外受精;体内受精。(2)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
3.动物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4.人的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1)衰老表现:视力衰退,心跳减慢,听力减退,反应变慢,体力下降,呼吸增重,肌肉萎缩干瘪,骨骼退化等。(2)延缓衰老的方法: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与营养等。
5.人的死亡。(1)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2)标志:大脑停止活动(脑死亡)。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
1.种子。
(1)种子结构:种皮、胚(含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某些种子在形成过程中消失)。
(2)种子分类:依据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或无胚乳种子;依据子叶数目可分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种子。
(3)种子萌发:①条件: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内在条件:饱满的活种子,完整胚,去休眠。
②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芽。未发育的茎叶或花称为芽。
(1)芽的分类:依据将来发育成的结构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依据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腋芽)。
(2)叶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幼叶的雏形)、幼芽(幼叶)、芽轴、芽原基(芽的雏形)。
(3)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关系:顶芽在生长上占有优势,顶芽的存在抑制侧芽的生长(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从顶芽开始,沿茎下行而逐渐减小,终至全部消失,两侧枝也随着顶端优势的逐渐消失而次第发展起来。侧枝上的顶芽也存在着对侧枝上侧芽的优势。切去顶芽,侧芽不受抑制,于是侧芽就发展起来了。
3.花、果实、种子的关系。
(1)花的结构: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
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和雄蕊,它们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
(2)传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4.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一幼苗生长发育一成株开花结果一死亡
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植物的有性生殖。
(1)开花:萼片花瓣张开,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的过程。
(2)传粉。①定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②类型:自花传粉(接受同一朵花的花粉),异花传粉。
③异花传粉:按媒介(风、昆虫、水等)的不同可将花分类:
虫媒花:花冠芳香鲜艳(香气比颜色对昆虫有更大吸引力)、甘甜花蜜。
风媒花:花被小或退化,无香味和蜜腺;花粉多轻而干燥,柱头呈羽毛状或具分叉。
(3)双受精:两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现象。
2.植物的无性生殖。
(1)类型:孢子繁殖、营养繁殖、组织培养。
(2)营养繁殖:①定义: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
②举例:马铃薯块茎、番薯块根、秋海棠的叶等。
③优点:可保持优良性状且繁殖快。
④常用方法: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经典例题简析
概念:
花萼、花冠等
有 柱头
性 举 雌蕊
生 例 子房→ →卵细胞
植 殖 : 花药→ →精子 →种子的胚→ 新植株
物 花 花蕊
的 雄蕊

殖 概念:
无 扦插:如 、 、 等

生 分类:嫁接: 成活的关键

压条
组织培养原理:原理
例:下列个体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的是( )
A、克隆绵羊 B、嫁接的柑橘 C、试管婴儿 D、组织培养的麦苗
例:关于蝗虫的叙述,最为确切的是( )
A、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B、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D、幼体与成体结构上的差异很大
例: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输卵管、子宫 B、卵巢、阴道、子宫
C、输卵管、子宫、卵巢 D、卵巢、子宫、子宫
例、知识热点和社会热点透视
科教台科技之光节目:
龙凤胎北极熊:北极熊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冰盖上大型哺乳类动物,被誉为冰上之王。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严酷的生存环境北极熊的繁殖率和成活率都非常低。然而不久前在我国大连海洋极地馆有一只北极熊却产下了一对龙凤胎幼崽。在经历了早产、母亲遗弃、惊险抢救等重重考验后,两只小北极熊终于健康的成长了起来,这是我国首次在人工条件下繁殖成活的第一对龙凤胎北极熊。然而它们的成长经历对于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可能的题型及考点如下: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北极熊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 ,这是 的结果。
2、大连海洋极地馆里的北极熊产下了一对龙凤胎幼崽,其原因是( )
A.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成的 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D.两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3、大连海洋极地馆里的北极熊产下了一对龙凤胎幼崽,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4、近年来,人们对全球变暖的危害越来越重视。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2/3的北极熊死亡,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避免此事件的发生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点)
三、课堂精炼
基础过关
1、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①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
A.______B.蛹期 C.______D.______
②从此模式图中,你可判断它是属于______发育。
③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
④按蚊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____________。
2、右图是验证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现把它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请分析:
(1)A种子______萌发,B种子______萌发,C种子_____萌发。(能/不能)
(2)比较_______和______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比
较 ______和______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
3、“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一则谜语。请
根据下图回答:
(1)花生是我们非常喜爱的干果。谜语中的“麻屋子”是指__________。
(2)图中所示为花生的可食用部分——种子,它是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图中的4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
(4)人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5)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图中的_____。(填序号)
(6)图中的1、2、3、4合起来是谜语中的“白胖子”, 称为_____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易错题专练
1.人类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2.请根据下列图和表回答问题:
表:四种人体激素的功能
(1)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为 期和青春期。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身高、体重剧增,大脑兴奋性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温度、水
4.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8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
(3)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5.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6.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能利用种子繁殖
7.大豆种子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豆种子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受精卵
8.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氧气
1.蚊子通过叮人吸血传播疟疾、丝虫病等多种传染病,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蚊子的卵、幼虫(孑孓)、蛹都生活在不流动的水中。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和生活经验提出三项防治蚊子的措施:
(2)蚊子的幼虫发育成成虫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发育。
2.对照下面的两幅图回答问题。(6分)
(1)图甲和图乙可分别代表_______植物和_______植物的种子结构。
(2)图注①、②的区别是图注②不仅包含有_______,还包含有一(3)图注③的名称是________,图乙中的与其功能相同的结构是______
3.右图是被子植物受精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1分)
(1)写出图中所注编号的名称。
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④是_________;
⑤是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
(2)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到达②的过程称为______;①变成③的条件是______;
⑤和⑥结合的过程称为_____;④将发育成_____
中考真题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 mL 23℃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 mL 10℃ 30个 9只
1.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2.据2007年《湖州日报》报道,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稀世珍禽朱鹮将来我市下渚湖安家。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专家认为,下渚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朱鹮的生存。朱鹮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
3.某孕妇到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脐带有缠绕现象,脐带对胎儿的发育作用是( )
A. 与母亲的血管相通
B. 运输氧气、营养和排出废物
C. 没什么用,胎儿出生时会剪断
D. 与胎盘相通
4.(绍兴)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兹因开创体外受精技术方面作出的成就,被授予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试管婴儿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内完成    ;
(2)该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5.我们每一个人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处填入恰当的词:A    。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A的形成发生在     内。胎儿是在母体的       中发育,并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    。(可以选择多项)
A.与父母交流沟通 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C.向生物老师请教 D.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他
6.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 次/分钟 10℃ 281 191 192 187
2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408 398 296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7.看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 方式,属于 生殖。
(2)①称为 ,②称为 。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3) (列举一例)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8.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
A.卵----若虫----蛹----成虫 B.卵---蛹---若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蛹---成虫
9.夏天,人们常常会在河边看到“蜻蜓点水”的现象。你知道那些蜻蜓在进行什么活动?
  A.喝水       B.产卵      C.练习飞行     D.捉河里的小动物
10.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中,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 )
A.蟋蟀 B.苍蝇 C.家蚕 D.菜粉蝶
11.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
自我挑战
三、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1.动物的生殖方式
体外受精 如:鱼类、两栖类等;
受精方式 体内受精 如:鸟类、哺乳类等。
有性生殖
卵生 如:昆虫、鸟类等;
胚胎发育方式 胎生 如:哺乳类;
卵胎生 如:鲨、蝮蛇等。
分裂生殖 如:变形虫;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 如:水螅。
2.动物的生长发育
(1)昆虫的生长发育:①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蜂、蝶、蚊)。
②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蟑螂、蝉)。
(2)青蛙的生长发育: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就能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4.昆虫进行有性生殖,有不完全变态(如蝗虫等)和完全变态(如蜜蜂等)两种发育类型,后者的发育过程比前者多了一个蛹期。
5.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胎生:胚胎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母体。
复习探究一: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菊花既能进行无性繁殖,又能进行有性繁殖,请回答:
⑴ 如果要保持某菊花的优良特性,宜用 生殖来进行繁殖。
⑵ 如果想培育新品种的菊花,多采用 生殖方式繁殖。
2.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结构A的名称是 ,在嫁接时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紧扎好,目的是使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
复习探究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3、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美丽的丝绸是以“蚕宝宝”吐出的细丝为原料织成的。请观察图4中家蚕发育过程不同时期的四幅照片,并回答问题。
(1)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 [ ] 期。
(2)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 ] 期满足食物供应。
(3)C图显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这是一种由家蚕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4)2003年底,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工作。若分别用B、C、D时期的家蚕细胞为研究材料,请你判断所绘制的基因组框架图是否一样?     。
复习探究三: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4、、(浙江)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青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约为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非洲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请分析上述资料回答:
⑴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的原因是 。
⑵从上述事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
4、蚕宝宝是我们熟悉的昆虫,正常情况下,蚕宝宝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喝,每个蚕宝宝能结出一个厚薄均匀的茧,某兴趣小组在对蚕茧分类时发现,有个别蚕茧是有两个蚕宝宝共同结出的“双宫茧”,属于劣质茧。因此想探究产生“双宫茧”的原因。他们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将刚成熟的蚕宝宝分三组以不同的密度(如:130条/米2指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为130条)进行实验,7天后统计“双宫茧”的数量。为实验的可靠性在9月份又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问:
双宫茧个数 组别 实验 第一组
130条/米2 第二组
150条/米2 第三组
180条/米2
实验1:(5月份)平均温度25℃ 3.48 3.56 5.92
实验2:(9月份)平均温度28℃ 5.17 6.85 9.50
蚕的发育过程为
该小组提出的假设是
这一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你还对产生“双宫茧”其他原因是否另有猜测,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四、
1.(1)睡眠时挂蚊帐或用驱蚊器,防止被蚊子叮咬,用药剂杀死蚊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孳生地;在不流动的水中养鱼,捕食蚊卵、幼虫和蛹等等。 (2)变态
2.(1)单子叶 双子叶 (2)种皮 果皮 (3)胚乳 子叶
3.(1)花粉 柱头 花粉管 胚珠 精子 卵细胞 (2)传粉 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刺激 受精 种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