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教案设计用案人用案日期第课时课题核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常识性了解核能和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2.常识性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3.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核能的发展历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点1.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难点1.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2.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2.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教法及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导学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新课引入指导学生阅读p85核能的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原子核中的质子是依靠什么力量结合在一起的?2.什么叫核能?3.获取核能有哪两条途径?二、新课教学1、重核的裂变结合课本图18—4或挂图讲解。(1)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去轰击铀时,其原子核会分成质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2)指导学生阅读,了解链式反应,知道其应用:原子弹2.轻核聚变指导学生阅读P102相关内容,了解:(1)轻核聚变(热核反应)的概念(2)氢弹的应用(3)受控核聚变的核能的优点3.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做核电站.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阅读回答了解阅读阅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量来发电的.(1)结合课本图18—5或挂图讲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第一回路——核能→内能热交换器:把第一回路中的内能转换成第二回路中的内能第二回路——内能→电能(推动发电机发电)(2)核电站的特点①消耗的“燃料”少②成本低(3)我们的努力目标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是在1954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的,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已经运行发电了;广东大亚湾电站第一期工程也已建成,并运行发电了,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因为铀核裂变有放射性污染,因而建设核电站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非常重视,有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的核安全局,保证核能的安全应用.三、总结本课课外作业能力培养板书设计第2节核能一.核能二.裂变1.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1.链式反应:可控制----核反应堆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不可控制—原子弹电子(带负电)2.核能:由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三.聚变:也称热核反应3.获得途径:裂变和聚变不可控制—氢弹教后札记 本节课的内容要求较浅,但却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核能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重点内容是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难点是裂变、聚变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中的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等概念,学生头脑里是一个空白,所以我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讲授过程中贯彻通俗性原则,通过恰当的比喻和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 本课需要通过学生搜集大量的事例、资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来锻炼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九年学生学习时间紧,可能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我在讲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交流,达成学习目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后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结合我国在核能领域的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介绍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使学生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