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第九章力与运动中考复习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分析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2.利用课本插图分析物体平衡状态的受力情况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3.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会举例分析物体受非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通过复习总结归纳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运用控制变量法、理想化的思维方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提升学科思维与素养。复习重点、难点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涉及的物理方法、物理思维是初中学生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3.通过复习总结归纳出力与运动的关系,丙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1:你能否描述力与运动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追问(1):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吗?追问(2):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又会怎样?分不受力和受力情况讨论。将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类。(板书)二、分别复习物体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运动情况1.牛顿第一定律(不受力)问题2: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怎样呢?提问:现实中有没有不受力的物体?那我们怎么样来研究不受力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呢?讨论分析得到:用理想实验推理的方法,让物体受到的力越来越小,进而推理出不受力的情况,联系到第一章声现象中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一个物体竖直方向的重力不可变,让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且受力越来越小,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学生讨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观察现象、实验结论。(2)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说出不足之处。(3)总结实验方法,分析实验,推理得到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2.二力平衡条件(受平衡力)问题3:物体受平衡力后运动状态怎样呢?课本插图9-1,分析图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示意图。图中物体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提出问题: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活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选择实验方案。研究对象选择:小卡片还是小铁片?(2)学生讲实验操作步骤并演示,其让同学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3)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运用知识完成例题1: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为一对平衡力的是()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3.惯性教师:物体在不受力和受平衡力时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其实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课本67页插图。生活中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比如: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就会紧紧套在木柄上,如何解释?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保持安全距离,为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例题2:《中考指导书》68页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此乘客的()A.此乘客的前面B.此乘客的后面C.此乘客的头上D.无法判断4.物体受非平衡力问题4:物体受非平衡力后会怎样运动呢?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学生举例说明。三、课堂总结问题5:你能总结力和运动的到底什么关系吗?学生上台归纳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总结: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四、课堂练习例题和《物理中考指导》练习。5、反馈练习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受力,才会运动B.力是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C.物体保持静止时,一定不受力D.物体只有受力时,运动状态才可能变化2.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A.货物匀速上升时,T>GB.货物匀速下降时,T<G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T=GD.不论货物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或静止时,T=G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__。?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阻力的大小大较大较小小车移动的距离s/cm18.322.626.7(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4.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杆子B.垂直于杆子C.竖直向上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六、作业:《能力培养》复习练习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运动方向改变受平衡力受力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PAGE/NUMPAGE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