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导学案第七章力7.1力【学习目标】:1、通过看书讨论了解力的概念,通过实例、实验、说明(用语言描述、画图等)力、力的符号、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等等。2、讨论合作会画力的示意图【学习过程】:一、独立自主学习: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实例、实验,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力:(1)、人推车和拉弹簧,人用了力,人是物体,车受到到了力,车和弹簧是物体。(2)、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是物体,铁钉是物体。(3)、力是,发生在物体之间,一个是物体,另一个是物体。(4)、力的符号:。单位:。力的作用效果:(5)、P3页图7.1-1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变;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用力拉弹簧,弹簧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使它发生。(6)、P3页图7.1-2甲:磁铁靠近一个静止在桌面的小铁球时,铁球由变为。乙图:磁铁靠近一个在桌面运动的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和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7)、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指物体由运动变,物体由静止变,物体的运动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8)、拉弹簧,用力越,拉得越;说明力的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9)、打台球,击球用力的大小和都会影响到球能否入袋;说明力的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0)、P4页图7.1-3所示,分别作用在ABC三个不同的位置,效果,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说明力的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力的示意图:(12)、用一条表示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3)、提水桶时,手是物体,水桶是物体;同时,手也会感到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所以,水桶对对手也施加了力,水桶是物体,人是物体。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大家快速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的压力。③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水平向左20N的拉力和向右与水平线成300角大小为25N的拉力。三、展示引导学习: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画图,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2、最先完成的两个小组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画力的示意图应该注意的事项。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四、课堂检测与中考链接(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交叉批改)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坐船时,划浆使船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物体给的?( )A、船浆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船浆的作用力C、船浆对船的作用力D、人对船的作用力3、(2020.枣庄)俗话说“鸡蛋碰石头一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大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D.石头和鸡蛋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4、(2020.呼伦贝尔)下列运动场景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5、小明用力向上提水时,小明的手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对这两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相同,力的作用点、方向也相同???????????B.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C.施力物体不同,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不同???????????D.力的作用点相同,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都不同6、(2020.泰州)如图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舰载机在山东舰着陆后,飞机仍会在甲板上高速滑行,此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是__________(填运动状态)的。为使飞机平稳着陆在甲板上阻拦索对刚着陆的飞机施加一个拉力,便其速度迅速减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7、作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2)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8、小明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只有接触时才有相互作用力,不接触就不会有相互作用力.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跳离地面后总会下落,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六、布置作业P5:2、3、4七、我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1)施力;受力(2)施力;受力(3)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两个;施力;受力(4)F;牛顿(符号N)(5)形;短;长;形状;形变(6)静止;运动;方向;快慢;运动状态(7)静止;运动;快慢;方向(8)大;长;大小(9)方向;方向(10)不同;费力;作用点(11)大小;方向;作用点(12)带箭头的线段(13)施力;受力;施力;受力;这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合作互助学习图略四、课堂检测与中考链接1.D2.B3.D4.B5.D6.静止;运动状态7.略8.(1)条形磁铁、小铁钉 (2)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但不接触,小铁钉被条形磁铁吸起来,说明条形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 (3)能AB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