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导学案第七章力7.2弹力【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弹力,理解弹簧弹性限度。2、通过看书和讨论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学习过程】一、独立自主学习:阅读P6面内容,补充完成下列知识点1、,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2、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有关。常见的力和力是弹力。3、测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是。请先结对相互交流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交流,如果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或者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小组合作快速完成五个问题,用语言向大家表述出自己的见解。1、给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写一份使用说明书,并和你的同学交流。(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2)测量前应先。(3)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3、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把文具盒(袋)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盒(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1=N。(2)、用测力计在桌面上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文具盒(袋),测力计对文具盒(袋)的拉力F2=N。4、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5、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说出探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以及注意事项;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三、展示引导学习: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五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2、最先完成的两个小组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四、课堂检测与中考链接(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交叉批改)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用手将充满气的气球按成凹形 B.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C.用锤子把铁块敲打成各种形状D.脚踢足球,足球变形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下端挂300克物体时长15厘米,若改挂500克的物体,则弹簧长()A、25厘米B、20厘米C、17厘米D、不能确定3、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后一定会产生弹力B.不同物体彼此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C.弹簧在产生弹力时,其弹力方向一定是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D.物体在恢复弹性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4、小明用双手沿水平方向向两边拉弹簧,左、右手所用的力都是2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20NC、10ND、40N5、(2019.梅州)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物体挂在秤钩上 ②轻轻来回拉动几次秤钩 ③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 ④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分度值是多少 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①②⑤6、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7、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该弹簧测力计(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需先,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8、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某一位置,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弹簧测力计所指示的力F= N。?9、如图,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 (选填“左”或“右”)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随订书钉的减少,弹簧的压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2019.荆门)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cm;(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cm,此时弹簧发生了形变;(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N。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六、布置作业P8:1、2、3、4七、我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性形变大小;拉力;支持力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就越长二、合作互助学习1、(1)略(2)校零(3)一致(或相同)2、学生体验3、自主测量练习使用测力计4、学生体验5、学生观察体验四、课堂检测与中考链接1.C2.D3.D4.B5.C6.C7.0--5N;0.5N;校零;大8.0~5;0.2;1.49.左;减小10.(1)2(2)6;弹性(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0~6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