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年秋期八年级期终教学质量评估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
.0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虹绷的身体分节,其体节的作
用是
A.传递营养B.运动灵活,转向方便C.排泄方便D.保持体温恒定
2.蚯蚓被称为农田里的“活犁耙”,下列哪项不是适应其穴居生活的特征
A.身体圆筒形B.体壁能分泌黏液
C.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就可完成D.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3.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缢蛏身体结构中的出水管和入水管是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B.身体比较柔软,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C
软体动物都是水生的
D.双壳类软体动物的贝壳由斧足的分泌物形成
4北方的冬季,渔民通常在自家鱼塘的冰面上凿许多孔洞,其目的是
A.提高鱼塘的水温B.提高鱼塘水的含氧量
C减少鱼塘中水的压力D利于给鱼喂食
5.下面对两栖动物“两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生活在陆地上,成体生活在水里
C
主要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D.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6.下列有关动物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辐射对称的身体不能分出上下、左右、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爬行动物只靠肺完成呼吸
D.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能用鳃呼吸
7.下列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8.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能把二氧化碳私水合成有机物
D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9.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且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B
动物的运动只依赖运动系统完成
C
陆生动物的运动速度快于水生动物
D.水生动物运动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0.胸大肌和胸小肌是鸟类落翼和举翼的动力器官。

图展示了胸大肌、胸小肌与肱骨、胸骨之间的关系。由
图可知,鸟向下扇动翅膀时,胸大肌和胸小肌分别处于
的状态是
A舒张,舒张
B.收缩,收缩
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11.下列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
A.用卫星定位项圈研究藏羚羊的分布范围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用摄像机拍摄、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生活的海豚,研究其对声波的反应
12.蜜蜂营群体生活,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B.蜂群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C.蜂群成员间存在信息交流
D.蜂群中各成员间独立生活
13.当军人在行礼时,相关肌肉的运动情况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4.下面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动物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B.有利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使动物能主动地逃避敌害
D使动物能主动快速地获取食物
15.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A.食物的消化作用B.吸入的空气中的能量
C.周围环境中的能量D.细胞的呼吸作用
16.“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A.防御行为、觅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觅食行为、繁殖行为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17.下列各项中,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
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会抓握物体
B.英格兰的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
C.蚯蚓学会在迷宫中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D.成年黑猩猩利用经验解决问题
18.《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记载,我国的裸子植物约24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
D.生物圈多样性
19香山红叶是秋天的一大美景,常见的红叶观赏植物有元宝枫、鸡爪槭和黄栌等,其分类地位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价
A.门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三者中元宝枫与黄栌的亲缘关系更近
D.槭树科与槭属包含的生物种类一样多
20.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至今已有
27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B.是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C.是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良好基地D.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
21.动物的行为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对于动物适应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义。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水螅捕食水蚤
B.草履虫对盐水、葡萄糖溶液的不同反应
C.蚯蚓会爬离强烈的阳光
D.被臭鼬用臭气喷射过发掠食者,再见到臭鼬后避开
22.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
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原因
D.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23.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偷猎B.栖息地丧失C外来物种D.其他原因
24.“老坛酸菜牛肉面”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制作老坛酸菜的坛子必须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
A.营造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B.防止营养流失
C防止空气对流,抑制细菌的繁殖D.阻止尘埃进入
25.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
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B.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动物
C.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无法用肉眼看到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生产者参与物质循环
26.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们手上分布着大量微生物,图中所示为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上可能既有细菌又有真菌
B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C.用清水洗手可起到灭菌作用
D.手上的微生物不都对人体有害
27.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菌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B.大多数种类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C.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形成芽孢进行繁殖
D.繁殖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菌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28
炎热夏天,食品极易腐败变质。小明为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进行了相关实验,对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①将澄清的肉汤分成等量的两份,
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试管中
②将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分别插入两个试管口(装置如图所示)
③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④对两个装置进行灭菌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29.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下可看到青霉所产生的白色孢子
B.显微镜下可见青霉直立菌丝顶端有扫帚状结构
C.显微镜下可见酵母菌为单细胞的真菌
D.显微镜下可见有的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30.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B.玫瑰与月季的共同特征最多
C.玫瑰与百合属于同一个门
D.玫瑰与杨的亲缘关系比玫瑰与桃的更近
二、非选择(共40分)
31.(8分)观察下列动物,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示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有
(用字母表示)。
(2)鲫鱼、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3)家鸽有可以暂存空气的
,呼吸方式为
,大大提高了呼吸的效率。
家鸽的前肢进化为
,骨骼很轻。这些特点都适于它的

(4)图中进行体内受精的动物有
(用字母表示)。
32.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
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
b、
c、
d四组,
每组10只。
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
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
运动速度35米/分钟。
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表。
表:运动8周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结果
(1)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跑动时,需通过骨骼肌的
提供动力,
牵拉
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
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②如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
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灵活的特性。
③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
作用,每组用10
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
(4)由实验结果可知:a、
b、
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
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
,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
且中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

33.
(8分)请阅读“小猫种鱼”的故事,结合图片,用生物学原理分析并回答:“小猫种鱼”小猫看到农民伯伯种玉米的过程想收获很多鱼,就把鱼种在地里,过了一段时间,
小猫翻开泥土,却惊奇地发现鱼肉、与内脏都不见了,只剩下鱼骨。
(1)埋在地里的鱼,通过④
被分解为


水、无机盐。这种现象说明④对自然界的
有着
重要作用。
(2)在光照下,图中的①和③被植物利用通过

用制造有机物,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污水处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污水处理的原理就是利用某些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

(4)在自然界细菌和真菌中,还有一些种类是
生活的,它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_______,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34。
(8分)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自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蚯蚓(A.
B、
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1),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
(1)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自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
(2)实验中用了三只小白鼠,目的是
;实验中“分别走同一个迷宫”,目的是
(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
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
因素的基础上的。
(4)根据表中数据,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
同规律,即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选
填“强化或“弱化)。
3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人们在对动物的观察过程中发现,不同动物的捕食行为各具特色。
蛇的种类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绝大多数蛇只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食物种类也比较单一。蛇的捕食策略大体分为三类,:无毒蛇多以“纹杀”模式制服猎物,即用细长的身体卷住猎物,体侧肌肉持续收缩,导致猎物昏厥或死亡后再将其吞噬。观察红纹滞卵蛇(无毒蛇)捕食时发现,无论是成年蛇还是初生幼蛇,都采用的是“绞杀”模式。毒蛇大多不“绞杀”猎物。紫砂蛇(轻毒蛇)一般会咬住猎物不放被称为“噬咬”模式,长时间的“噬咬”以保证足够的毒液进入猎物伤口,导致猎物活动能力减弱或丧失后将其吞噬。大多数剧毒蛇则采用“击杀”模式对付猎物。如响尾蛇(剧毒蛇)捕食老鼠时,先静静地潜伏,等待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后突然发动袭击,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致命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继而将猎物放开任其逃跑(当然猎物大多因为中毒而不能跑远就失去运动能力),再依靠敏锐的嗅觉循着气味找到濒死的猎物,将其吞噬。
豹属的大型猫科动物都善于捕猎,但策略有所不同。虎一般会咬断猎物颈推,损毁对方脊髓。狮会使猎物窒息而死
,但不同狮群的具体做法又有不同,有的靠紧咬住猎物的喉部导致其窒息
,有的靠咬住口鼻部不放导致猎物窒息。幼年虎或狮会观察成年个体的捕猎过程,并在与同伴的“打闹”中锻炼“埋伏”、“扑咬”等技巧。成年个体也会将击伤的猎物交给幼体处理,锻炼它们控制和杀死猎物的能力。一些捕猎技巧代代相传,形成了一定的“捕猎文化”。
(1)蛇属于
纲动物,多数种类没有孵卵、育幼等行为。红纹滞卵蛇中,无论成年蛇还是出生幼蛇,都采用“绞杀”模式捕食猎物,说明该行为属于
(先天性/学习)
行为。
(2)根据文中信息推测,黑眉锦蛇(无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

”模式,铅色水蛇(轻毒蛇)的捕食策略可能是“
”模式。
(3)图中的泥鳅、壁虎和老鼠都是蛇的食物,其中与蛇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由于生活环境、食物种类
以及自身毒性的差异,不同的蛇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捕食,有利于其
__和繁殖。
(4)狮和虎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具有的胎生和哺乳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幼年个体通过观察、练习而获得捕猎技巧的过程属于
行为,这类行为有利于它们更好地
复杂的环境。2020年秋期八年级期终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B
D
C
B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C
B
D
C
A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B
A
C
C
B
C
A
D
31、(8分)
(1)D
E
(2)鳃

(3)气囊
双重呼吸

飞行生活
(4)ADE
32、(8分)(1)收缩?
骨?
神经?
(2)
关节腔?
(3)
对照?
减小实验误差?
(4)增厚
运动强度要适当,以中等强度为宜
33、(8分)
(1)细菌、真菌
(二者缺一不得分)或分解者
(2分)
二氧化碳
物质循环
(2)光合
(3)有机物
(4)寄生
营养物质
34、(8分)
(1)学习
(2)排除偶然因素
控制单一变量
(3)不同
遗传
(4)随着训练次数增多,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越短(2分)
强化
35、(8分)故答案为:(1)爬行;先天性
(2)绞杀;噬咬
(3)壁虎;生存
(4)?学习;?适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