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三第四单元复习——发展先进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三第四单元复习——发展先进文化

资源简介

必修三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知识梳理
1.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在: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2)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表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3)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面向人民大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做到: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主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3. 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1)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与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也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作用及其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着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4.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
5.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
(5)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7.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想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8. 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2)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3)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4)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5)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9.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综合探究)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4)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5)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体现。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综合探究)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知识点精析
1、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①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多样性)
②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性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文化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为人们提供了大批量的文化产品;文化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得文化产品。
③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喜”的表现(积极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忧”的表现(消极影响):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④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
应全面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⑤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特点及原因
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基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
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⑥如何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力倡导“四种思想和精神”,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异同
项目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不同点 含义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表现或危害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态度 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相同点 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③面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对策
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重要提示]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我们应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内涵和基本特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②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和必要性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相统一的。
③为什么坚持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和坚持文化多样性是统一的
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但是,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④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⑤新世纪新阶段应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它的发展和繁荣只能立足于这个伟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3)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会倾覆,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重要提示]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精神文明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原因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要性)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重要性)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重要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主要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
4、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
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重要性)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原则)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4)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①内涵(区别):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②联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6)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7)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④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重要提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二者有联系,但又有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等。所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题例1]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③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 ④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现代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题干要求回答的是积极影响,③是消极影响。
答案:B
[题例2]《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些算命摊为了招徕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公害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们中有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C.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现
D.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落后文化的看法。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给社会带来危害,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本题所考查的就是对落后文化的正确看法及正确对待。B、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题例3]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
A.尊重和提倡文化的多样性
B.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解析:A明显与题意不符;B是讲旗帜问题,是最根本的,正确。C是对题目的同义反复,且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时间限定;D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措施。
答案:B
[例题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解析:A、B两项不符合题干材料要求;C项以偏概全;D项正确指出了“成才”先“成人”的重大意义。
答案:D
[例题5]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应看到,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新时期,中学生应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解析:本题结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个社会热点,重在考查教材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知识,设问从“怎么办”立意,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思想道德情感。
答案:(1)从我做起,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现在做起,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点滴小事做起,规范行为习惯,培育良好的品质和文明行为。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是( )
① 许多文化产品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以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为目标
② 许多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很快,被称为“文化快餐”
③ 许多文化产品都是国家指定的,具有强烈的计划性
④ 许多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跨越了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界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大众传媒为低俗的文化消费推波助澜,助长了狂热的“追星”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这些现象说明( )
A.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污染了圣洁的文化生活
B.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C. “追星族”都是一些心灵空虚的年轻人
D. 应该禁止大众传媒对“追星”现象的报道
3. 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是( )
① 今朝有酒今朝醉 ② 有钱能使鬼推磨
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要解决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就必须( )
A.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 取缔文化市场
D. 对文化产品高收费
5.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 )
①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②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 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分站赛,其赛道形状是中文“上”字形,令人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形会徽,昭示了古老文明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合。据此回答6~8题。
6. 下列关于中国象形文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它是古代劳动群众社会实践的结果
② 是优秀的文化遗产
③ 难写难认,属落后文化范畴
④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上海的“上”字形赛道与北京的“京”字形会徽,昭示古老文明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合。关于精神文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精神文明可以脱离物质文明而存在
B. 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C. 精神文明在发展,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弱
D. 只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就能搞好
8.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 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 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④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主题是“发展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并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旨。据此回答9~11题。
9. 社会上不良文化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据有关少管所调查资料显示,少年犯有70%以上受过不良文化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 )
A. 加强政治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
B. 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产品
C. 加强文化建设,杜绝青少年犯罪
D. 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0. 我国之所以重视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 )
① 我国仍然存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败坏社会风气
② 我国全体人民的思想道水平不高
③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④ 不良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1.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旨。以“人民的节日”为主旨,体现了我国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 )
A. 原则 B. 方向 C. 方针 D. 手段
12. 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 )
①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② 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 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④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3. 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
①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
③ 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 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 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
B. 坚持为人民服务
C. 坚持集体主义
D.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
①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②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 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 )
①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②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 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④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劳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其基本要求是( )
① 爱岗敬业 ② 诚实守信 ③ 办事公道 ④ 服务群众 ⑤ 奉献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了“神六”飞行任务。两人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练就的过硬本领,续写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全体中国人民都为他们而自豪,但从他们走出舱门的那一刻起,他们说的最多的是国家,是人民,他们已经把个人的能力融入到为祖国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中去!据此回答18~20题。
18.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有( )
①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 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③ 只要有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就一定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 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 )
① 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找一个待遇较好的工作
② 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③ 学而优则仕,得获功名,光宗耀祖,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④ 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从费俊龙、聂海胜所追求的思想境界看,我们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应该( )
① 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② 重在行动,从我做起
③ 从大处着眼,大处着手,一步到位
④ 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它的发展和繁荣也只能立足于这个伟大实践。下列关于社会实践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文化建设的主题和任务由实践提出 ② 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由实践推动 ③ 文化的传承和借鉴通过实践来完成 ④ 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否关注与回应实践提出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2. 古有孔孟圣人,今有雷锋、牛玉儒。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有时代的印记,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说明( )
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要全面继承和发扬
② 中国古代传统美德与党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③ 历史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今天的国情,应否定、抛弃
④ 对传统道德,应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并不断加以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因为( )
A. 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
B. 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D. 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4. 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 激励公众积极参观这些文化设施
② 大力推动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③ 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④ 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指( )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历时近一年的“法国文化年”以“浪漫、创新而又以人为本”为主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陆续举办百余项活动,其中主要的活动有“《法国时尚100年》 大型设计展”、“雅尔紫禁城激光音乐会”、“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戴高乐生平展”、“法国当代艺术展”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举办国外文化展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 (4分)
(2)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是否可以放弃我国的传统文化 为什么 (4分)
(3)面对对外开放后大量涌人的国外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 (4分)
27. 中共中央宣传部每年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影响范围广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中共中央宣传部为什么要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6分)
(2)应如何使精神产品既能起到引导作用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6分)
28. 江泽民同志说:“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他还指出:“西方国家从来就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西方国家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来对他们的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人生观和政治信条。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是抓得很紧的。”
请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14分)
29.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许衡心中的“主”指的是什么 (4分)
(2)请分析“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给我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启示。(8分)
【试题答案】
1. A 2. B 3. B 4. B 5. D 6. C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B 13. D 14. D 15. A 16. A 17. D 18. C
19. C 20. A 21. D 22. D 23. C 24. D 25. A
26.(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保持我国先进文化的旺盛活力。
(2)不可以。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持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批判地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3)首先,应提高辨识各种文化的眼力和能力,吸收其精华;其次,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对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再次,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等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解析:本题以“法国文化年”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1)问,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举办国外文化展的意义也正在于此。第(2)问,应从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色两个方面去分析原因。第(3)问,正确辨别,区别对待。
27.(1)之所以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化产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第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没的思想和精神,弘扬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第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做到“三贴近”,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利益。
解析:此题的考查具有一定的时政性,解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8.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当今世界经济、政洽、文化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所以,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从来就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我们所要建设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足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3)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的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小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教材进行理论分析是解答此类问题的两个基本步骤。该题材料的主旨在于论证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9.(1)“主”指的是思想道德规范和标准。
(2)①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要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②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口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难在结合教材理论时,不能确定该用哪些理论进行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2)问通过关键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可知应回答“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