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年秋期中考试八年级上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14分)1.一般具有两对翅,三对足的动物属于A.线形动物B.环节动物C.扁形动物D.节肢动物2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涡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B.沙蚕的身体和附肢分节C.蜥蜴和蝙蝠都足变温动物D.牙齿的分化提离了兔对食物的摄取和消化能力3.陆地环境比水域环境更复杂多变,下列哪一项不是陆生动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A.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B.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如四肢C.有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直接在空气中呼吸,如鳃D.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4.关节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关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既牢固又灵活B.灵活但不牢固C.牢固但不灵活D.既不牢固又不灵活5.引体向上运动常常作为体育考试项目,成功完成引体向上运动时,上臂肌肉所处状态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三头肌、肱三头肌都舒张C.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6.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C.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不属于信息交流7.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丁是变温动物B.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6分)8.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6分)(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不放食物,观察蚂蚁的行为。设置A、C小岛的目的是。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到的现象是。(2)以上缎探究的问题是:。(3)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其有特征的动物。(4)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9.A、B、C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请据图分析回答(5分):(1)用肺呼吸的是(填字母);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依赖的是(坡字母)(2)A的运动方式是;B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也能划水。(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图中(填字母)所属类群。10.如图是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5分)(1)运动的完成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那么运动系统主要由组成。(2)在关节示意图中,(填序号)是关节囊,它对关节起牢固作用。(3)关节腔内含有。有利于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4)同学们在体育运动时,难免会脱臼,脱臼是指[]从[]中脱落出来的现象。([]中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一、选择题(作八年级生物答题卡)题号1234567答案DDCACBC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6分)8.(1)①同一个蚂蚁洞③形成对照④蚂蚁直接沿着连接BC岛的桥爬向A岛(蚂蚁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是直接爬向A岛)(2)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吗?(3)社会行为(4)外骨骼(1)B、C;C游泳,跳跃A如图是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5分):?(1)骨、关节、肌肉(2)2滑液[??1]关节头[??4]关节窝123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生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