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考向2 伏安法测电阻研透真题·破题有方(2020·全国Ⅰ卷)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kΩ,电流表内阻为0.5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 (选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 (选填“Ⅰ”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 Ω(保留1位小数)。?(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保留1位小数)。?【解析】(1)若将电压表跨接在O、P之间,I=,解得U=·I,根据一次函数关系可知对应斜率为,且之间,U=I(Rx+RA),根据一次函数关系可知对应斜率为(Rx+RA),且(Rx+RA)>Rx,结合图象的斜率可知kI>kII,所以Ⅱ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O、P之间。(2)因为待测电阻为几十欧姆的电阻,通过图象斜率估算待测电阻为50Ω左右,而=20、=100,则,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压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O、Q之间,所以选择图线I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根据图象可知Rx+RA=≈50.5Ω。(3)考虑电流表内阻,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Rx=50.5Ω-0.5Ω=50.0Ω。答案:(1)O、P (2)I 50.5 (3)50.0【真题解码】(1)审题破题眼:(2)命题陷阱点:不能正确分析电流表内接与外界产生的误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内接测量的电压偏大导致结果偏大,外接测量的电流偏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必备知能·融会贯通【核心必备】伏安法测电阻的“七诀窍”1.仪表选择的三个原则:安全性(量程不能太小)、准确性(量程不能太大)、方便性(滑动变阻器要方便调节)。2.选择电流表内外接法的口诀:“好表要内接”(越接近理想电流表,其分压的影响越小)或“内大大”(大电阻适合电流表的内接法,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3.选择滑动变阻器接法的口诀:“以小控大用分压”(并联总电阻主要由小电阻决定,并联总电流主要由电阻小的支路决定,故并联电路对小电阻的变化更敏感,即小电阻“控制”着大电阻)。4.电表有时可以反常规使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可当电压表使用。5.定值电阻的常见用途:保护电路、分压或分流。6.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比电源电动势略大或相差不大。7.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和电压表量程与被测电阻的比值相差不大。1.(测电阻率)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6Ω,先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以及金属丝的直径d,接着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计算出它的电阻,再根据电阻公式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的金属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为4.5V,内阻很小;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为0.125Ω;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为0.025Ω;多维猜押·制霸考场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为3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为15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2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开关,导线若干。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1)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应该选用的电压表是 ,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器材符号)。?(2)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用字母表示)。?【解析】(1)电源电动势约为4.5V,被测金属丝电阻约为6Ω,干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0.75A,故电流表选A1,电压表选V1,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允许电流0.2A太小,影响测量的范围,所以滑动变阻器选R2。(2)待测金属丝电阻较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要求能测得多组数据,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答案:(1)A1 V1 R2 (2)见解析图(3)2.(测电阻)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r1。供选择的仪器有: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200Ω);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Ω);定值电阻R1(100Ω);定值电阻R2(200Ω);滑动变阻器R3(0~1000Ω);滑动变阻器R4(0~400Ω);电源E(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1)实验中要求电流表G1能达到满偏,则定值电阻应选 (选填“R1”或“R2”),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R3”或“R4”),按照电路图,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触头移至 端(选填“a”或“b”)。?(2)在图乙所示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3)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至一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的读数I1、I2;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丙所示。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请用题中所给符号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r1= 。?2.【解析】(1)因为电流表G2的量程是待测电流表G1的2倍,所以定值电阻和待测电流表内阻接近,定值电阻应选R2;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最小电阻R==600Ω,则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3;为保证电路安全,应将滑动触头移至a端,使电路中的起始电流最小。(2)据电路图连实物图如图所示。(3)根据电流关系可得I2=I1+,又=k,解得r1=(-1)R2。答案:(1)R2 R3 a (2)见解析图(3)(-1)R2专题十五 电学、光学实验考向2 伏安法测电阻 (2020·全国Ⅰ卷)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kΩ,电流表内阻为0.5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 (选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 (选填“Ⅰ”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 Ω(保留1位小数)。?(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保留1位小数)。?(1)审题破题眼:(2)命题陷阱点:不能正确分析电流表内接与外界产生的误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内接测量的电压偏大导致结果偏大,外接测量的电流偏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伏安法测电阻的“七诀窍”1.仪表选择的三个原则:安全性(量程不能太小)、准确性(量程不能太大)、方便性(滑动变阻器要方便调节)。2.选择电流表内外接法的口诀:“好表要内接”(越接近理想电流表,其分压的影响越小)或“内大大”(大电阻适合电流表的内接法,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3.选择滑动变阻器接法的口诀:“以小控大用分压”(并联总电阻主要由小电阻决定,并联总电流主要由电阻小的支路决定,故并联电路对小电阻的变化更敏感,即小电阻“控制”着大电阻)。4.电表有时可以反常规使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可当电压表使用。5.定值电阻的常见用途:保护电路、分压或分流。6.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比电源电动势略大或相差不大。7.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和电压表量程与被测电阻的比值相差不大。1.(测电阻率)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6Ω,先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以及金属丝的直径d,接着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计算出它的电阻,再根据电阻公式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的金属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为4.5V,内阻很小;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为0.125Ω;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为0.025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为3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为15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2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开关,导线若干。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1)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应该选用的电压表是 ,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器材符号)。?(2)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用字母表示)。?2.(测电阻)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r1。供选择的仪器有: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200Ω);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Ω);定值电阻R1(100Ω);定值电阻R2(200Ω);滑动变阻器R3(0~1000Ω);滑动变阻器R4(0~400Ω);电源E(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1)实验中要求电流表G1能达到满偏,则定值电阻应选 (选填“R1”或“R2”),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R3”或“R4”),按照电路图,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触头移至 端(选填“a”或“b”)。?(2)在图乙所示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3)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至一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的读数I1、I2;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丙所示。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请用题中所给符号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r1= 。?专题十五 电学、光学实验考向2///研透真题·破题有方/// 【解析】(1)若将电压表跨接在O、P之间,I=+,解得U=·I,根据一次函数关系可知对应斜率为,且Rx,结合图象的斜率可知kI>kII,所以Ⅱ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O、P之间。(2)因为待测电阻为几十欧姆的电阻,通过图象斜率估算待测电阻为50Ω左右,而==20、==100,则<,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压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O、Q之间,所以选择图线I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根据图象可知Rx+RA=≈50.5Ω。(3)考虑电流表内阻,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Rx=50.5Ω-0.5Ω=50.0Ω。答案:(1)O、P (2)I 50.5 (3)50.0///多维猜押·制霸考场///1.【解析】(1)电源电动势约为4.5V,被测金属丝电阻约为6Ω,干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0.75A,故电流表选A1,电压表选V1,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允许电流0.2A太小,影响测量的范围,所以滑动变阻器选R2。(2)待测金属丝电阻较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要求能测得多组数据,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3)由R=及R=ρ,又S=π()2=,得ρ===。答案:(1)A1 V1 R2 (2)见解析图(3)2.【解析】(1)因为电流表G2的量程是待测电流表G1的2倍,所以定值电阻和待测电流表内阻接近,定值电阻应选R2;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最小电阻R==Ω=600Ω,则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3;为保证电路安全,应将滑动触头移至a端,使电路中的起始电流最小。(2)据电路图连实物图如图所示。(3)根据电流关系可得I2=I1+,又=k,解得r1=(-1)R2。答案:(1)R2 R3 a (2)见解析图(3)(-1)R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版高考物理二轮考前复习专题学案:第一篇 专题十五 考向2 伏安法测电阻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考物理二轮考前复习专题课件:第一篇 专题十五 考向2 伏安法测电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