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乐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具:鼓、钢尺、口琴、竖笛、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三首乐曲:《栀子花开》、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电锯割树声音。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听到的三首乐曲,有哪些方面是不同的?导语二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学生讨论乐音波形有规律)我们听到的小号声嘹亮挺拔;小提琴声柔和纤细,大提琴声稳重舒展,双簧管声甜美圆润,萧声则低沉飘逸......它们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的浑厚,有的清脆。那么,声音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些特征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乐音的特性。(教师板书:乐音的特性)通过音乐欣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响度[做一做]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小苹果》,教师调节声音大小,让学生讨论有什么感受?教师用大小不同声音说话,要求学生区分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两次声音一次大,一次小。[点拨]师:声音大即强,声音小即弱。[小结归纳](板书)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比较老师两次击掌的声音,哪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学生回答师:声音响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演示]演示敲鼓[思考]用什么方法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呢?教师让学生上台动手感受效果学生思考回答:用较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洒一些碎纸屑在鼓面上,用较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增大,纸屑跳得高,响度增大。[小结归纳](板书)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试一试]人站在距发声体远近不同的地方响度如何?[议一议]近的地方振幅大,声音大;远的地方振幅小,声音小。[小结归纳](板书)3.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思维大比拼要想使你的声音听起来响一些,即增大响度。你可采取哪些方法?描写响度的词语:引吭高歌勿高声喧哗、震耳欲聋等等练一练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2.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电视机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传播速度3.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二)音调[做一做]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绵阳叫声、牛叫声、《青藏高原》,让学生讨论有什么感受?学生分析总结:绵阳叫声声音尖,牛叫声声音低沉。[小结归纳](板书)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特点:音调高-------尖、细、脆音调低------沉闷、浑厚、低沉师:音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试一试]将一把钢尺用手压在桌面上,使其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度去拨钢尺一端,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讨论有什么感受?[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实验,并讨论实验现象及结论[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可能与梳齿的振动快慢有关。[点拨]师:钢尺伸得长,钢尺振动慢,钢尺伸得短,钢尺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读一读]指导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内容,点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频率表示的物理量;2.频率的定义是;3.频率的单位是,简称为,符号为;4.蜜蜂翅膀每分钟振动18000次,则其频率是;5.蝴蝶振翅的频率为5Hz,其物理意义为。结论: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生活小常识:用烧水壶往水瓶里灌开水时声音音调的变化练一练:1.我们经常说“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__________。2.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密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则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相比( )A.音调低B.音调高C.响度大D.响度小3.蛙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的响度大,的音调高(二)音色[做一做]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萨克斯、古筝、钢琴、口琴演奏的《梁祝》,让学生判断其乐器是否相同?教师再让学生分别吹口琴、竖笛,让学生判断其乐器是否相同?[小结归纳](板书)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又叫音品影响音色的因素是:材料、结构.让学生举出一些事例来说明利用音色可以辨别声音。[练一练]《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对王熙凤的描写:“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只见得一听此声音,仆人们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原们人们都知道这是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要进来了。“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也能判断谁在说话,依据是()A.说话的响度不同B.说话的音调不同C.说话的音色不同D.说话的语气不同生活物理社会古代的编钟(音调不同)试一试如图所示,用相同的瓶子依次装有不等的水时,敲击瓶子上部,指出它们音调高低的关系。音调从左向右逐渐变低三、小结总结:音调、响度、音色统称为声音的三要素。定义决定因素听感表现音调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音色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决定的。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__有关。4.用话筒说话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的叫声响度大.6.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7.“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各人声音的( )A.音量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8.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三者都不同教师要通俗解释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听到)的声音大小。教师介绍“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学生自学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进行分析。学生讨论发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多地了解音调的知识。和老师一起回忆,对整节内容进行回顾、吸收通过习题练习,分析讲和解,加深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乐音的特性1.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振幅2.音调:声音的高低定义:频率影响因素:3.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材料与结构PAGE/NUMPAGE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