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具有规律性,物理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知道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激发探究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就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团队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展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去尝试、体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开放性发展。三、教学用具漏斗、乒乓球、纸杯、回形针、蜡烛、布条、大烧杯、水、打火机、软管。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激趣引入物理与生物、化学同属于自然科学,它研究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呢?演示实验:“魔术表演”:烧不着的布条。将布条蘸上神秘液体,在烛焰上燃烧。观看并描述看到的现象。通过意想不到的现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物理充满好奇。物理研究的内容物理研究的内容这只是物理学中的热现象,像这样有趣的现象还有很多,同学们想不想也来体验?探究游戏:谁能让乒乓球不掉下来?教师提问:乒乓球会掉下来吗?对成功的小组提出表扬。提问:用水冲呢?用软管将两个漏斗连接。你还能用这些器材做什么实验?上述实验与受力和运动有关,在物理学中叫做力现象。PPT展示其他现象——声、光、电等现象。总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小组活动:学生先思考、猜测再尝试。师生共同实验1:学生代表展示用嘴吸或吹漏斗使乒乓球不掉下来。学生继续思考、猜测。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漏斗,观察乒乓球是否掉下。欣赏“声、光、电现象”等图片。使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感受物理之有趣,激发探究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就感。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发散思维,感受物理之美和神奇,同时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有用的。学好物理的方法探究放大镜是不是只能将物体放大?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总结学好物理的方法。师生共同实验2:学生观察“老师的眼睛”,认出放大镜。用放大镜观看近处物体、远处物体,得出答案并总结学好物理的方法。学生讲物理学家的故事,讨论学到了什么。培养学生尝试用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体验探究的乐趣活动:盛满水的杯子最多能放多少回形针引导学生先放一个,再猜测最多能放多少个。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先放一个回形针,观察,再猜测最多能放多少个。比较实际个数与猜测个数。认识到猜想不一定可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课后作业(在下列实验中任选一个去做)1、覆杯实验:在瓶内灌满水,用一张纸盖住瓶口,压紧后将瓶子倒置,观察纸和水是否下落?2、筷子提米:在杯子中装满米,加少量水,压紧后插入竹筷,再慢慢将竹筷向上提,观察杯子是否会跟着竹筷一起被提起来?3、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子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轻轻搅动,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六、板书设计奇妙的物理现象——“魔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力、热、声、光、电等现象二、学好物理的方法重视观察和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