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科学专题十九 科学探究 第一节 开放性试题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嘉兴)节能是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同一辆汽车每百公里的油耗与行驶速度的快慢是否有关呢?星期天,小明乘坐叔叔的汽车去上海,于是他决定借此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去时走高速公路,回来时走320国道,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数据后,小明觉得这与他事先的猜想相吻合。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嘉兴→上海 上海→嘉兴 平均速度(km/h) 90 60 里程(km) 108 116 耗油量(L) 8.5 1.2 精析:本题并没有明确给出答题的方向,只要是符合题目中数据之间关系的回答都是正确的。对这一类型的试题,同学们要善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一般只需要回答到A变量随B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即可,而不要轻易用“正比”或“反比”。 解答:同一辆车行驶相同的路程,速度越快(慢),油耗越少(多) 二、迁移实践题 2.(杭州)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 h。“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0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予离“蓝月亮”最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得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__________ (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自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光来自于与它们最近的恒星。“蓝月亮”大气的密度大,物体受到大气的浮力大,而且“蓝月亮”上引力小,这些特点都利于动物的飞翔。第三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此类试题只要回答合理即可给分。如二氧化碳浓度大,光照良好,有利于光合作用。第四小题只要理由充分即给分。 解答:(1)恒星 (2)蓝月亮上的大气密度较大蓝月亮中心的引力小 (3)蓝月亮引力较小,有利于植物将水分输送到比地球植物高得多的植物的顶端(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大,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光照良好利于光合作用) (4)更高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温室效应显著(或答:差不多 因为蓝月亮同样适宜生物生存;难以判定 蓝月亮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未知,难以与地球比较或不知道蓝月亮的运行轨道) 三、探究创新题 3.在初中科学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科学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示例 细绳、小车 将木块竖放在小车上,用细绳突然拉动小车向前 运动,木块向后倒下 木块具有惯性 设计一 设计二 设计三 精析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设计一 弹簧测力计、细线 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有读数 木块受到重力 设计二 弹簧测力计、木 板、毛巾、砝码 将木块分别放在木板、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水平拉动;将砝码放在木块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匀速拉动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三 导线、开关、灯泡、电源 将导线、开关、灯泡、电源、干木块造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木块是绝缘体 解答:见精析。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下面是小钟同学写的一篇日记,请你把它填完整: 4月25日 天气:晴 今天吃过晚饭,妈妈去削甘蔗给我吃。我发现甘蔗节上已长出了长长的芽,大概是因为现在天气比较热,甘蔗有了合适的__________ 后就开始发芽了。课本上讲,甘蔗属__________ (填“单”或“双”)子叶植物,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之一;听老师说,在古代时,临平的甘蔗曾作为贡品呈给皇帝吃呢! 吃甘蔗时,我把甘蔗汁滴到了玻璃台板上,形成一个小水滴,小水滴中间__________ (填“厚”或“薄”)四周(填“厚”或“薄”)。稍稍抬起玻璃台板,透过小水滴,发现下面垫着的报纸上的字是__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看到的是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这时,小水滴起了__________镜的作用。 2.为了知道人类的生殖是否与季节有关,小明在班中(共40人)调查了一下同学们的生日,并绘制了折线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该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实践题 3.(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__________ (填“纯净”或“混合”)物。 (2)进入海淀区西部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通道。为了保护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②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③在引水渠两岸植树 ④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3)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上述资料显示,北京属于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你家中的节水办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如下图所示是一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能够获得的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创新题 5.我市德清县的下渚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湿地。下渚湖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就连白鹭也留恋这里的环境,每年冬季到这里越冬。湖水中生长着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有鲢鱼、鳙鱼等鱼类。其中水蚤以硅藻为食,鳙鱼以水蚤为食。下渚湖连着周围的江河,湖底的土质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强,是天然的蓄水库。 (1)下渚湖湿地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 (2)在下渚湖湿地中,大气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食物链传递的。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下渚湖中,超过下渚湖湿地的净化水体的能力,就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鱼类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和有毒物质升高。 (4)通过本例和你知道的有关湿地的知识,谈谈你对保护下渚湖湿地意义的认识。 第二节 研究性试题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温州)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图1 图2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__________ (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1)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于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人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 (3)再往乙瓶中倒人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2所示)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此题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有关实验及其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这是研究性试题的基本特点 解答:(1)排水 (2)02 (3)CO2 (4)竹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高,而氧气的含量较空气低 二、迁移实践题 2.(浙江)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醮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人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h,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24h后,如果在____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第二步,甲没有洗手直接,手上的酵母菌多,经过培养酵母菌的菌落也较多。在本实验中,用酵母菌代替致病菌进行实验,可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又不影响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而要培养一段时间,主要是为培养出更多酵母菌,便于观察。 解答:(1)2 (2)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疾病 (3)使酵母菌数目增多和个体增大,便于实验观察,使实验更加准确 3.(温州)目前枯枝落叶成为城市的常见垃圾。小柯做了一个关于落叶分解的实验,他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3cm×3cm大小,分装在4个2.5 L无盖的可乐瓶中。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保持10℃~l5℃的温度,每隔10天往l~3号瓶中各加水l00mL。2个月后将瓶中样本倒出,挑出所有直径大于0.5cm的枯叶,洗净阴干后称重,结果见下表。 编号 样本内容 2个月后落叶称重(g) 落叶外观 1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鸽粪 21.5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2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3 1500g土壤+80g落叶 41.2 大部分枯黄色,有一定韧性 4 80g落叶 63.8 枯黄色,坚韧 (1)根据实验结果,__________号瓶分解落叶最快。 (2)你认为鸽粪、豆渣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予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单分析4号瓶落叶减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这是一道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的研究性试题。以3号瓶为对照组,1号瓶多了鸽粪可以提供给土壤微生物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加快落叶的分解;2号瓶多了豆渣成分与鸽粪相似,也可以提供土壤微生物营养物质,但效果不如鸽粪明显;4号瓶没有土壤微生物,不会分解,只会失水。 解答:(1)1 (2)提供土壤微生物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加快落叶的分解 (3)失去水分 三、探究创新题 4.要学好自然科学,需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动手实验。下列是几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 学了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后,小文问“家中的电视机、电灯、电风扇等用电器之间是什么方式连接?”“当然是并联”小玲回答说。哪些现象能说明它们是并联的? (举一例); (2)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磁场。小青同学看了“机遇号”探测器降落火星的电视新闻后,想到:“火星的周围也存在磁场吗?”假若你能降落到火星,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你的做法是: ; (3) 如图为丽水市区新建的紫金大桥。 “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又画了桥塔高低不同的两幅图丙和丁。小强通过比较发现:适当增加塔的高度,可 (填“增大”或“减小”)力臂,从而减小斜拉索的拉力。 精析: (1)本小题考查的是串联、并联的特点,并联电路有多个回路,各用电器可以单独控制、独立工作。 (2)利用磁场的性质,如能使小磁针偏转等来证明。 (3)当桥塔高度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斜拉索的力臂加长,拉力减小。 解答: (1)各用电器都能独立工作;断开电灯不影响电视机工作 (2)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 (3)增大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l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m1=100g 时间(min) O 2 4 6 8 1O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度(℃) O 1 2 3 4 5 6 6 6 表二:m2=200g 时间(min) O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度(℃) O 1 2 3 4 5 6 7 8 9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温度是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实践题 2.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始温度(℃) 终末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_两组(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3.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表二 表三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1 6.O 10 7 3.0 20 4 3.0 10 2 9.O 15 8 4.5 30 5 4.5 15 3 12 20 9 6.0 40 6 6.0 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观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创新题 4.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0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或“b”)口通入。 (3)小徐同学质疑:C0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0通入Cu0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0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0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阅读信息题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浙江)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对疫区病禽进行扑杀、深埋处理,对禽舍等进行消毒。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或高锰酸钾、次氯酸钠等溶液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 (1)下列措施中对禽舍等的消毒无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喷洒清水 B.喷洒石灰水 C.喷洒次氯酸钠溶液 (2)对疫区病禽进行扑杀、深埋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3)高锰酸钾(KMnO4)溶液可用来消毒,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精析: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或高锰酸钾、次氯酸钠等溶液中生存能力较差,因此可以用这些物质来消毒。清水对病毒没什么影响,在禽舍喷洒清水对消毒无效。病禽是传染源,对病禽进行扑杀、深埋处理,属于控制传染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为零,可计算出锰的化合价为+7价。 解答:(1)A(2)A(3)+7 2.(嘉兴)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而伽俐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下面是三位同学在研究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后做作的交流: ⑴.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那么小刚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⑵.导致小强和下丽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存在 的干扰。 精析:根据题中给出的有关信息,“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而伽俐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可以确定下落速度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小强和小丽的差异在于纸的形状不同,导致它们所受的阻力不同。 解答:(1)下落速度相同 (2)所受阻力不同 二、迁移实践题 3.(衢州)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日记片段,请你阅读后从中找出一个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填入表格中。 今天,我和同学去郊游…… 中午,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在路边买了几瓶汽水,不一会儿,瓶子外面结满了水珠…… 来到小河边,看到几只小船在水面上荡漾,对岸的柳树倒影在水中,小河中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一阵风吹来,我们感到非常凉爽…… 短语或句子 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船在水面上荡漾 浮力的知识 精析:这是一道较为开放的信息题,同学们可以在题目中找到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如倒影、风吹来感到凉爽等等。(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解答:瓶子外面结满了 水珠液化 三、探究创新题 4.滥用、错用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比SAPS等病毒的危害更大、更广。下表所列的是三种消毒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途。 消毒剂 适用范围 过氧乙酸 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漂白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0.5%的溶液适用于场所喷洒消毒 高锰酸钾 0.1%的溶液可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则用于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双氧水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在光与热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3%的双氧水适用于创伤换药 (1)上述消毒剂中,一般适用于食品消毒的是 (2)对双氧水的日常保存,应注意的事项是 ; (3)使用消毒剂并不是越浓越好,例如30%的双氧水就具有腐蚀性。若要将500克30%的双氧水配制成用于创伤换药的消毒液,需加水多少克? 精析:此题要充分应用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分析,食晶消毒适用高锰酸钾;双氧水在光与热的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所以要避光避热保存(盛放在深色的容器中)。 解答:(1)高锰酸钾 (2)避光避热(盛放在深色的 (3)从表中知:用于创伤换药的H2O2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3%,设加水的质量为X。 500g×30%=(500g+X)3% 得X=4500g 答:需加水4500g。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阅读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黏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黏性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黏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一个问题:有什幺因素使蜂蜜的黏性有时大有时小呢?物质的黏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蝰蜜由于黏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物质的黏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黏性越小。 想到自己的假设,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黏性_____________。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__________图象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__________转换成可以测量的_______________。 (4)请你解释黏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实践题 2.如下图,把一根铁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铜丝相连接,再与一只小量程电流表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铁丝的一个接点D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另一个接点G用火焰加热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像这样的电路叫热电偶电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接点D和G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中给出通过实验测得的某铂铑合金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的关系的一组数据: 温度差△T(℃) 15 30 60 360 720 电流I(A) O 0.O2 0.O3 0.20 0.42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热电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G、D间温度差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供电时把什么能转化为电能? (3)利用热电偶电路中电流与温度差间的关系可制成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上述实验可以预测,与通常的水银温度计相比,热电偶温度计有什么优点? 三、探究创新题 3.汽车在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前大灯的灯光,核爆炸时产生的强闪光,电焊时产生的强光,都可称为眩光。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都会伤害人的眼睛。 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这种反射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休息,还会影响街道上车辆行驶及行人的安全。除了上述可见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外,一些不可见光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伤害。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眼角膜和皮肤,过度的照射甚至能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多种皮肤伤害;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常常对人体造成高温伤害。 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污染。本文则向我们指出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 (2)不可见光的种类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请你对本文所介绍的污染现象提出至少一种可行的防护措施。 中考科学专题十九 科学探究答案 第一节 开放性试题 1.温度 单 厚 薄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 2.无关 扩大调查对象(人数) 3.(1)混合 (2)①②④ (3)开放性答案只要合理即正确, 例如:用洗菜后的水浇花、洗衣后的水拖地板等。 4.此题较为开放,答案合理即正确。 例如:运动200米,骑车者用了15分钟,跑步者用了25分钟。 运动10分钟,骑车者运动100多米,跑步者不到100米。 骑车者的运动速度大于跑步者的运动速度。等 5.(1)生态系统 (2)硅藻→水蚤→鳙鱼 (3)溶解氧 (4)下渚湖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能控制洪水和缓解旱情;湿地的水体能调节气候;是野生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含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回答合理即可。 第二节 研究性试题 1.(1)不同 (2)相同质量的水(同种物质),放出热量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3)水(同种物质)降低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质)放出热量与质量和降低温度的值呈正相关 2.1、3 升高的温度 3.(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4与7(或5与8、6与9) (3)根据表一与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根据表二与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1)石灰水变浑浊 (2)a (3)有必要,需要说明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 第三节 阅读信息试题 1.(1)减小 (2)B (3)黏性 时间 (4)黏性 快 2.(1)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随G、D间温度差的增大而增大。 (2)热电偶电路供电时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3)与通常的水银温度计相比,热电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更广。 3.(1)废气 废水 废渣 噪声污染 光污染 (2)红外线 紫外线 (3)使用防护罩(如使用具有防辐射功能的伞;电焊时使用防护面罩等)避免光的直接照射;改善玻璃成分,减弱玻璃幕墙的反光能力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