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1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二部分 考前必会知识填空默写 2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共存及除杂(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冲刺2021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二部分 考前必会知识填空默写 2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共存及除杂(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前必会知识填空默写
2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共存及除杂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
1.
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氢气、一氧化碳: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1)产生_____色火焰,烧杯内壁_______(填“有”或“无”)水珠,澄清石灰水________的是氢气。
(2)产生________色火焰,烧杯内壁________(填“有”或“无”)水珠,澄清石灰水______的是一氧化碳。
4.
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氨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
1.
H+(氢离子):
(1)方法一:滴加________________,溶液变________色;
(2)方法二:测pH,pH________7;
(3)方法三:加入____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
2.
OH-(氢氧根离子):
(1)方法一:滴加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溶液变____(或____)色;
(2)方法二:加入可溶性铜盐(或铁盐),有____________(或________)生成。
3.
Cl-(氯离子):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生成。
4.
SO(硫酸根离子):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生成。
5.
CO(碳酸根离子)和HCO(碳酸氢根离子):加入________,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
6.
NH(铵根离子/铵盐):加入少量碱性物质,如NaOH,微热或研磨后产生______。
7.
Cu2+(铜离子)和Fe3+(铁离子):
(1)方法一:观察颜色,含Cu2+的溶液呈_____色,含Fe3+的溶液呈_____色;
(2)方法二:加入可溶性碱溶液,含Cu2+的溶液产生_________,含Fe3+的溶液产生_______。
三、常见物质的鉴别
1.
天然纤维(棉纤维、蚕丝、羊毛)与合成纤维的鉴别: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1)棉纤维:点燃后有________气味,灰烬呈灰色且细而软。
(2)蚕丝、羊毛:点燃后有________气味,灰烬为黑褐色小球,易碎。
(3)合成纤维:点燃后有________气味,灰烬为黑色或褐色硬块,不易碎。
2.
硬水与软水的鉴别:加________,振荡,____________的是硬水、_______的是软水。
3.
真黄金、假黄金(铜锌合金)的鉴别:
(1)方法一: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有________产生的是假黄金;
(2)方法二:灼烧,有________色物质生成的是假黄金。
4.
化肥的鉴别:
(1)看外观,______________是白色晶体,
__________是灰白色粉状;
(2)加水,____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___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3)加________研磨,________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
纯金属及其合金的鉴别:相互刻画。划痕较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反之为________。
6.
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固体的鉴别:用水鉴别。溶于水液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溶于水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____________,溶于水液体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7.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鉴别:加热。能熔化的是________,不能熔化的是______。
四、物质的共存
1.
物质共存的条件:在同一溶液中,物质或物质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即不会生成___________。
【特别提醒】判断离子共存时,需注意溶液显电中性(不显电性),即在同一组物质的离子中,既含阳离子也含阴离子。
2.
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SO+______===______↓(不溶于酸)
Cl-+ ______
===
______↓
(不溶于酸)
OH-
CO
HCO+________
===
H2O

CO2↑
3.
物质共存题中的隐含条件
(1)
pH<7或酸性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且该溶液中没有能与其反应的物质(或离子)。
(2)pH>7或碱性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的________,且该溶液中没有能与其反应的物质(或离子)。
(3)“无色”条件型:溶液中没有______(蓝色)、______(浅绿色)、______(黄色)。
五、常见气体的除杂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CO(CO2)
依次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CO)
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HCl)
依次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H2O)
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O2)
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CO2)
依次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H2O)
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O2)
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HCl)
依次通过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常见固体的除杂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CaO(Ca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CaO)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aCO3(C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a(OH)2(Ca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结晶
Fe(Zn)
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u(Fe)
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Fe)
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u(CuO)
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CuO(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l(M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蒸发结晶
NaCl(泥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蒸发结晶
Na2CO3(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常见液体的除杂
思路:液体之间除杂的关键是找出杂质离子。找出杂质离子后根据除杂原则找出与杂质离子不共存且不引入新杂质的除杂试剂。
据此思路完成下表:
物质(杂质)
杂质离子
除杂试剂(写化学式)
NaOH溶液(Na2CO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溶液(Na2SO4)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溶液(NaOH)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Ca(OH)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溶液(HCl)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NaNO3溶液(CuSO4)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3.
(1)淡蓝 有 不变浑浊 (2)蓝 无 变浑浊
4.
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5.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二、
1.
(1)紫色石蕊溶液 红 (2)<(小于)
(3)活泼金属(或碳酸钠等合理即可)
2.
(1)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蓝 红
(2)蓝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沉淀
3.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
4.
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
5.
稀盐酸(或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
(1)蓝 黄 (2)蓝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沉淀
三、
1.
点燃(或灼烧)闻气味 (1)烧纸 (2)烧焦羽毛 (3)特殊
2.
肥皂水 泡沫少、浮渣多 泡沫多、浮渣少
3.
(1)气泡 (2)黑
4.
(1)氮肥、钾肥 磷肥 (2)氮肥、钾肥 磷肥
(3)熟石灰 铵态氮肥
5.
纯金属 合金
6.
氢氧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
7.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四、
1.
水、气体或沉淀
2.
Ba2+ BaSO4 Ag+ AgCl H+ NH Cu2+ Cu(OH)2
Fe3+ Fe(OH)3 Mg2+ H+ Ba2+ Ca2+ H+
3.
(1)H+ (2)OH- (3)Cu2+ Fe2+ Fe3+ 
五、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合理即可) 灼热的氧化铜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浓硫酸
灼热的铜网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合理即可)
浓硫酸(合理即可) 灼热的铜网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合理即可)
六、
高温煅烧 加足量水溶解
加足量水溶解 加足量水溶解
硫酸亚铁溶液(合理即可) 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稀硫酸(合理即可) 稀硫酸(合理即可)
在氧气流中灼烧 在氧气流中灼烧
加足量水溶解 加足量水溶解 加热
七、
CO Ca(OH)2[或Ba(OH)2] SO BaCl2 OH-
HCl(合理即可) Ca2+ Na2CO3 H+ CaCO3
Cu2+、SO Ba(OH)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