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节 压 强第一课时 压力与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2)掌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并会运用压强公式。(4)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2)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和物理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压力及其作用效果【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7~11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4.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定义式:压强=。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公式可写为p=。5.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1帕=1牛/米2。【教师点拨】1.公式p=中,F与S对应于同一个研究对象,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2.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和F、S之间却有密切关系。3.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4.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时,务必注意单位统一。【跟进训练】1.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则压强越小C.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D.重力越大,则它产生的压强越大2.初一学生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行共享单车,经测量,每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该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5kg,试估测小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A )A.6.5×104PaB.1.3×105PaC.3×103PaD.0.3Pa3.两个人并肩走过沙滩,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较大B.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C.踩成深脚印的人对沙滩的压强较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等的铜、铁、铝三个长方体,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是( D )A.铜块最大B.铁块最大C.铝块最大D.一样大知识点二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9~12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增大压强的方法:(1)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2)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1)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2)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合作探究】除教材上的例子,请同学们再各举两个生活中减小和增大压强的例子。答:减小压强: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滑雪板的面积较大。增大压强:盲道上突起的圆点;冰鞋上装有冰刀。【跟进训练】1.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C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石磨磨盘做得很重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2.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C )A.刀刃磨得薄一些B.石斧打磨成尖形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D.针尖做得尖一些3.一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D )A.赶紧向岸边跑去B.站住不动C.立即改成单脚站立D.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二课时 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会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教学过程知识点 液体的压强【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0~12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液体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压强计是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当压强计金属盒上蒙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3.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教师点拨】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作用且液体具有流动性。2.在比较固体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时,先比较压力F的大小,再根据公式p=比较压强;在比较液体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时,通常先根据公式p=ρgh比较压强,再根据F=pS比较压力。3.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某点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及容器的大小、形状无关。4.深度是液面到液体内部某处的垂直距离;高度是液体底部到液体内部某处的垂直距离。【跟进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C.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能够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A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3.如图所示为一只浸没在水中的球,球上a、b、c、d四点中,受到水的压强最大的是( C )A.a点B.b点和c点C.d点D.一样大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第7节压强 第1课时.doc 第3章 第7节压强 第2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