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摩擦力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 摩擦力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6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能通过实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2)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理解摩擦力的利弊,并懂得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具体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力的利弊的学习,树立辩证思想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摩擦力的存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3~11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运动 时,在两个物体的 接触面 上会产生一种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的力,这种力叫做 摩擦力 。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相反 。
3.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时(如筷子提米实验,筷子与米之间)也可能存在 摩擦力 。
4.摩擦力普遍存在。例如,人走路时,后脚离开地面前要 蹬地 ,此时地面对后脚会产生一个 向前 的 摩擦力 ,这样人才会前进。而前脚踩到地面时,地面会对它产生一个 向后 的 摩擦力 。
5.固体与 固体 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液体 、 气体 与固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力。
【合作探究】
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答:如果没有摩擦,则一些平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都将变得非常困难:人不能行走;自行车和汽车不能行驶,而一旦运动后则难以停止;拿东西也变得十分困难;不能用筷子夹东西吃等。
【教师点拨】
1.确定物体是否受摩擦力,关键要看物体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或是否发生相对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方法:(1)假设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绝对光滑。(2)判断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会运动。(3)若会运动则受到静摩擦力作用,而且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若不会运动则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3.不能把摩擦力的方向理解为必定与运动方向相反,因为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但无论哪种情况,必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在气体和液体中也存在摩擦力。相同条件下,液体的摩擦力比气体的摩擦力要大。
【跟进训练】
1.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C )
A.人无法走路
B.火柴头难以划燃
C.老师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自行车刹车失灵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的是 ( D )
A.足球被脚踢出后在地面上滚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B.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慢慢停下来
C.水中发射的子弹运动一定距离后,杀伤力会减弱
D.抛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
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如果路面光滑,汽车将行驶得更快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互相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摩擦力
D.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
知识点二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4~115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用 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3.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 滑动 时,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 物体表面上的压力 有关,还跟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有关。
4.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摩擦力越 大 。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大 。
【教师点拨】
在做实验时应注意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并结合应用控制变量法。
【跟进训练】
1.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 C )
A.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B.压力的大小
C.接触面积的大小
D.摩擦的类型
2.小明在测出物理课本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后,又将实验报告册放在物理课本上,他这样做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 ( A )
A.压力大小的关系
B.接触面材料的关系
C.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D.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让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使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B.在桌面上铺上毛巾使接触面粗糙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小
C.在木块上放砝码,目的是改变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D.探究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三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5~11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3)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减小压力 。(3)变滑动为滚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剂等。
【教师点拨】
1.区分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这个摩擦对所要进行的事是有帮助的就是有益摩擦,反之就是有害摩擦。
2.在分析摩擦力的变化时,应通过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摩擦力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跟进训练】
1.下列有关摩擦利弊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人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B.火车的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C.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
D.机器转轴处的摩擦是有益的
2.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 )
A.拔河比赛时用力握住绳子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C.气垫船行驶时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分开
D.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
3.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C )
A.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B.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D.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4.下列的一些做法或想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做单杠运动时,事先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可以增大摩擦
B.为了提高汽车的速度,有些同学认为公路修建得越光滑越好
C.车轮表面做成一定图案的凹凸花纹,是为了更美观
D.有同学认为,经常在自行车刹车橡皮上涂润滑油,可提高刹车性能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