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地球的自转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地球的自转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自转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能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2)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小组互助合作,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
(1)建立地球运动空间概念。
(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自转现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32~13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绕 地轴 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4小时 。
2.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自 西 向 东 ,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顺时针 方向旋转。
【合作探究】
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答:可证明地球在自转的现象有昼夜交替,不同纬度的地方有时差,平静的水池放水会产生漩涡等。
【教师点拨】
记忆地球自转的手势判断法:如下图右手手势,拇指指向为北极方向,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是在北极上空看,则转动右手,把拇指朝内指向自己,四指弯曲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在南极上空看,则转动右手,把拇指朝外,四指弯曲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即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跟进训练】
1.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 ( C )
A.太阳 B.北极星
C.地轴 D.赤道
2.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D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知识点二 昼夜交替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34~1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是一个 不发光 ,也 不透明 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 昼半球 ;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 夜半球 。
2.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 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就产生了 昼夜交替 现象。
3.如图所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 晨昏线(圈) 。 晨线 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昏线 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合作探究】
行星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差异很大,金星是243天,地球是24小时。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短,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有益的影响?
答: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地球上有一半的地方在阳光的照射下,且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导致地球表面不至于太冷或者太热,从而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温度条件,并有利于地球生物的休养生息。
【教师点拨】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如果没有昼夜现象也就没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时可以有昼夜现象。当然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因为地球还在公转(绕太阳转动),这时一昼夜就是一年,而不是一天。也正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周期比公转周期短很多,所以在24小时内因公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跟进训练】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而昼夜交替的方向是 ( A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而南
D.自南而北
2.下列与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无关的是 ( D )
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同一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在我国处于同一纬度的A、B两地,某时刻A刚好位于晨线上,B位于A的东侧,则B地此时处于 ( A )
A.昼半球 B.夜半球
C.昏线 D.晨线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