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学设计
课题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
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难点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请列举法律的特点?
在我国,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请简要谈谈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导入新课
南京市民徐某在网上发布了数张一名男童遍体鳞伤,疑似遭虐待的照片,引发了一场“养母疑似殴打养子”的轩然大波。几天后,养母李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提示:司法机关。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
2.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出示组图:习主席关注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学校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思考:(1)看完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
什么是未成年人?
教师总结:在我国,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3.材料分析:现实永远比电影中更为残酷。在我国,29%的学生曾在30天内遭到过校园霸凌、55.5%的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案件多发生在厕所等隐秘场合、57.5%的案件涉及故意伤害、11.59%的案件导致受害死亡......
校园霸凌并不仅是殴打。暴力殴打、虐待以及肢体冲突,这是大部分人理解中的校园霸凌,但校园霸凌远不止此,还包括言语霸凌、社交霸凌等多种形式。
分析:(1)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原因有哪些?
(2)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未成年人的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4.材料展示:儿童权利保护发展进程
萌芽——初始——发展——推广
讨论:未成年人为什么要给予特点的保护?
提示:从青少年个人角度和国家角度来分析。
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列举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图片
思考:(1)现有法律是否足以防止未成年人免受侵害?
(2)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哪些?相关规定有哪些?
教师强调:专门法律,只有两部,要注意审题。
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哪些?
案例分析——
(1)小林的父母经常在家叫几个朋友一起来搓麻将,甚至有时候让小林也“搭一搭手”,慢慢地小林学会了搓麻将,成绩也直线下降。
分析:(1)小林的父母有什么错?
提示:小林的父母亲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而不应该误导子女。
(2)你如何帮助小林解决这个问题?
(2)法律链接——
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3)案例分析——某市的一所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从初三开始,取消了音乐、体育等“非中考科目”,全部安排上“主科”。
请谈谈你对该校这种做法的看法
相关链接:学校保护的作用: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4)案例分析——广州市的中小学生凭该参观证可免费参观3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政府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什么?
相关链接:社会保护的重要性及作用。
(5)司法保护,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为了小强的健康成长,他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保护?
3.在法律特殊保护下,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4.拓展延伸——为了减少对未成年人侵害,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教师提示:可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未成年人自身等角度来分析。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分析材料,得出未成年人的含义。
学生列举如: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网络不良影响等……
学生按照提示分析,如: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学生借助教材,回答如: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学生尝试回答:提示:小林可以通过老师与父母沟通……
学生分析几则案例,进一步加深对四道防线的理解。
讨论论并尝试回答,如: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也不同于学校环境,社会保护是特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对未成年人受侵犯的现象加深感受,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原因及未成年人的特点。
以组图的形式,展现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从的保护,使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
四道防线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本环节设置了案例分析和法律链接,使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四道防线的内容。
链接生活,使未成年人明确自己在受到保护之时,应该怎么做。
拓展延伸,使思考走入课后……
复习巩固
1.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这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让校车享有优先权,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是我们对下一代、对未来的生命尊重与安全承诺。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主要有(
)。
①宪法
②刑法
③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