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滑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滑轮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自主学习】 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 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用吗? 【实验探究1】 明确定义:绳子末端的拉力:______ 物体的重力:______ 动滑轮的重力:______ 物体提升的高度:________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________ 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 绳子的拉力F拉/N 物体的重力G/N 物体提升的高度h/m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m 拉力和物体重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 ,可得出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滑轮 绳子的拉力F拉/N 物体的重力G/N 物体提升的高度h/m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m 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若考虑动滑轮重力,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 ,可得出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滑轮的论分析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用杠杆原理进一步论证。 定滑轮 动滑轮 1) 定滑轮可以看出是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_______杠杆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相当于_________杠杆 友情提示: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我的收获:①定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若不考虑摩擦,F=G;S=h。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 ②动滑轮可以__________,但是要_________,且不能___________。若不考虑摩擦,F=(G物+G动),S=2h,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实验探究2】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是否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讨论并完成: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 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方案在右框画出并动手组装) 序号 动滑轮绳子段数 绳子的拉力F拉/N 物体的重力G/N 物体提升的高度h/m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m ① ② 我的收获:滑轮组特点:既可以_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___ 省力公式:使用滑轮组时,若承担动滑轮的段数是n 则:(1)若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拉=___________ (2)若考虑动滑轮重力时,F拉=_____________,且S=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自我检测】 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___,在需省力时,要使用________ 2、如图,甲乙物体重力是200N,若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当用力分别 匀速提升重物时,F甲=_________N;F乙=__________N;若滑轮重 20N(不计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重物时,F甲=________N, F乙=__________N。若物体被提升高度为1m,则甲中绳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为_______m,乙中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 姓名_________ 【自我检测】 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___,在需省力时,要使用________ 2、如图,甲乙物体重力是200N,若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当用力分别 匀速提升重物时,F甲=_________N;F乙=__________N;若滑轮重 20N(不计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重物时,F甲=________N, F乙=__________N。若物体被提升高度为1m,则甲中绳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为_______m,乙中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