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八章第一节认识压强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章的教学应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发挥引导作用,精心创设物理情景,以便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掌握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第一节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由此激发他们热爱科学、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学生已经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能力基础: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采用以形象直观的视频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 (1)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引课,以视频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方法; (2)用对比法引入压强的概念,以表格形式呈现,让学生由易到难,自然过渡。 2、教学难点: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比较难掌握。 解决措施: (1)以视频方式介绍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调动学生认知热情; (2)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有趣的图片形式列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3)用实验探究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设计 (一)引课 播放新闻视频-路基箱救援。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什么叫压强 1、表格展示对比法用速度的定义引入压强的定义; 学生通过对比推出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2、图片展示帕斯卡形象及生平事迹。 了解帕斯卡的贡献及科学探究精神; 3、图片展示课本上生活中的压强及计算例题。 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及掌握压强的计算; 4、将印章与印迹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对压强知识点更加感兴趣,尝试解释印章的原理。 (三)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1、活动:观察图片判断增大还是减小压强; 将课本中的活动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分辩这些事例哪些是增大压强,哪些是减小压强; 2、观看视频: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实例;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学会用压强的概念去解释其原理; 3、用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观察图片实例,用压强的知识解释原理; 4、一个救人的小故事引发的解决应急事件的方案设计; 学生尝试设计救人的方案,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自然界的物理奥秘与一块砖的立体三视图引出的压强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身体特殊结构,砖块的立体三视图,把压强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的计算中; 6、实验探究:设计压强小实验。 让学生自主探究,将压强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总结 一、压强:(物理学上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压强公式: 3、压强单位: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 4、增大压强的方法:(1)F一定,减小S,增大p; ( 2)S一定,增大F,增大p; (3)同时减小S增大F,增大p (五)课后作业 自我评价与作业 P67: 1-7题 (六)反思 本节课主要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投影电视技术及视频图片等展现形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计,使教育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科学性,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物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给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为学习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为物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效率、积极性、主观性等方面的改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地整合,大大地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了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进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