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备考物理二轮专题特训: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届高考备考物理二轮专题特训: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解析版

资源简介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原卷】
1.(2020·新课标全国3卷)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3
J
B.4
J
C.5
J
D.6
J
2.(2020·新课标全国1卷)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3.(2020·新课标全国2卷)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4.(2019·江苏卷)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A.
B.
C.
D.
5.(2018·新课标全国II卷)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
6.(2018·新课标全国I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球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现用完全相同的小球B以水平速度v0与A相碰后粘在一起压缩弹簧。不计空气阻力,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从球A被碰后开始到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大小为I,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E=mv,I=mv0
B.E=mv,I=2mv0
C.E=mv,I=mv0
D.E=mv,I=2mv0
8.(2020·福建泉州高三质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喜庆心情的流露.有一个质量为3m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东,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向东,则另一块的速度为(  )
A.3v0-v       
B.2v0-3v
C.3v0-2v
D.2v0+v
9.(多选)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三块材料不同的长方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和3μ,三块板长度均为L,并排铺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第一块板的最左端a点滑上第一块板,恰好滑到第三块板的最右端d点停下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三块板均保持静止.若让物体从d点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三块板仍能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恰好运动到a点并停下来
B.物体不能运动到a点
C.物体两次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D.物体两次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10.(2020·福建福州模拟)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速度大小为v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为v2,则喷出气体的质量m为(  )
A.m=M
B.m=M
C.m=M
D.m=M
11.(2020·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与另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后B物块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已知物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与沙坑的距离为0.5
m,g取10
m/s2,物块可视为质点.则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  )
A.0.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12.(2020·山东泰安期中考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如果长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如果长木板不固定,则物块冲上木板后在木板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
A.L
B.
C.
D.
13.(2020·江西上饶六校一联)(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乙所示),物体A以2v0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则(  )
A.A物体的质量为3m
B.A物体的质量为2m
C.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02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02
14.(2020·河北邯郸一中第五次月考)在沈海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104
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2.0×104
kg向北行驶的货车,碰后两辆车连在一起,并向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两车碰撞前长途客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货车碰撞前的行驶速度大小为(  )
A.大于10
m/s
B.小于22.5
m/s
C.一定大于22.5
m/s
D.一定大于30
m/s
15.(多选)(2019·山东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速度均相同的子弹分别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矩形滑块A、B中,射入A中的深度是射入B中深度的两倍.两种射入过程相比较(  )
A.射入滑块A的子弹速度变化大
B.整个射入过程中两滑块受的冲量一样大
C.射入滑块A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B中时的两倍
D.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
16.(2020·四川广元市第二次适应性统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
(1)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17.(2020·河南郑州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EAB上有质量为M=0.2
kg的小球P和质量为m=0.1
kg的小球Q,P、Q之间压缩一轻弹簧(轻弹簧与两小球不拴接),桌面边缘E处放置一质量也为m=0.1
kg的橡皮泥球S,在B处固定一与水平桌面相切的光滑竖直半圆形轨道。释放被压缩的轻弹簧,P、Q两小球被轻弹簧弹出,小球P与弹簧分离后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小球Q与弹簧分离后与桌面边缘的橡皮泥球S碰撞后合为一体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已知水平桌面高为h=0.2
m,D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x=0.2
m,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小球P经过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B;
(2)小球Q与橡皮泥球S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Q;
(3)被压缩的轻弹簧的弹性势能Ep。
解得Ep=0.3
J。
18.(2020·山东潍坊高三一模)如图所示,长度x=5
m的粗糙水平面PQ的左端固定一竖直挡板,右端Q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一定速率v逆时针转动,其上表面QM间距离为L=4
m,MN无限长,M端与传送带平滑连接。物块A和B可视为质点,A的质量m=1.5
kg,B的质量M=5.5
kg。开始A静止在P处,B静止在Q处,现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8
m/s,A运动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设A、B与传送带和水平面PQ、MN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5,A与挡板的碰撞也无机械能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A、B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若传送带的速率为v=4
m/s,试判断A、B能否再次相遇,若能相遇,求出相遇的位置;若不能相遇,求它们最终相距多远。
19.(2020·天津卷)长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着质量为的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一个水平瞬时冲量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当A回到最低点时,质量为的小球B与之迎面正碰,碰后A、B粘在一起,仍做圆周运动,并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的大小;
(2)碰撞前瞬间B的动能至少多大?
20.(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t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量。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
(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2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一质量为m=2000
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
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0~t1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t1=0.8
s;t1~t2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t2=1.3
s;从t2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t2时刻开始,汽车第1
s内的位移为24
m,第4
s内的位移为1
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
(2)求t2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t1~t2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2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mA=l.0
kg,m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
m,如图所示。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B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k=10.0
J。释放后,A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A、B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B速度的大小;
(2)物块A、B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和B都停止后,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解析卷】
1.(2020·新课标全国3卷)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3
J
B.4
J
C.5
J
D.6
J
【答案】A
【解析】
由v-t图可知,碰前甲、乙的速度分别为,;碰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甲、乙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得
解得则损失的机械能为解得故选A。
2.(2020·新课标全国1卷)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答案】D
【解析】
A.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错误;
B.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错误;
C.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错误;
D.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3.(2020·新课标全国2卷)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答案】BC
【解析】
设运动员和物块的质量分别为、规定运动员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运动员开始时静止,第一次将物块推出后,运动员和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得
物块与弹性挡板撞击后,运动方向与运动员同向,当运动员再次推出物块
解得
第3次推出后解得依次类推,第8次推出后,运动员的速度
根据题意可知解得第7次运动员的速度一定小于,则
解得综上所述,运动员的质量满足AD错误,BC正确。故选BC。
4.(2019·江苏卷)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滑板的速度为,小孩和滑板动量守恒得:,解得:,故B正确。
5.(2018·新课标全国II卷)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
【答案】C
【解析】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
m,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可知:,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
6.(2018·新课标全国I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B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在启动阶段,列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at,由动能公式Ek=mv2,可知列车动能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C错误;由v2=2ax,可知列车动能与位移x成正比,选项B正确;由动量公式p=mv,可知列车动能Ek=mv2=,即与列车的动量二次方成正比,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球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现用完全相同的小球B以水平速度v0与A相碰后粘在一起压缩弹簧。不计空气阻力,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从球A被碰后开始到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大小为I,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E=mv,I=mv0
B.E=mv,I=2mv0
C.E=mv,I=mv0
D.E=mv,I=2mv0
【答案】D 
【解析】A、B碰撞过程,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则v=v0,碰撞后,A、B一起压缩弹簧,当A、B的速度减至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最大弹性势能E=·2mv2=mv,从球A被碰后开始到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I=2mv-(-2mv)=4mv=2mv0。选项D正确。
8.(2020·福建泉州高三质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喜庆心情的流露.有一个质量为3m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东,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向东,则另一块的速度为(  )
A.3v0-v       
B.2v0-3v
C.3v0-2v
D.2v0+v
【答案】:C
【解析】:取水平向东为正方向,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3mv0=2mv+mvx,可得vx=3v0-2v,C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三块材料不同的长方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和3μ,三块板长度均为L,并排铺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第一块板的最左端a点滑上第一块板,恰好滑到第三块板的最右端d点停下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三块板均保持静止.若让物体从d点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三块板仍能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恰好运动到a点并停下来
B.物体不能运动到a点
C.物体两次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D.物体两次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AC
【解析】:物体由a点到d点过程,由动能定理有-(μmg+2μmg+3μmg)L=0-mv02,同理物体由d点到a点,有-(μmg+2μmg+3μmg)L=mva2-mv02,解得va=0,选项A正确,B错误;物体由a点到c点和物体由d点到c点,合外力做的功相等,由动能定理知,物体两次经过c点速度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同理,物体由a点到b点和物体由d点到b点,合外力做的功不相等,物体两次经过b点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D错误.
10.(2020·福建福州模拟)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速度大小为v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为v2,则喷出气体的质量m为(  )
A.m=M
B.m=M
C.m=M
D.m=M
【答案】:C
【解析】:规定航天器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m)v2-mv1,解得m=M,故C正确.
11.(2020·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与另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后B物块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已知物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与沙坑的距离为0.5
m,g取10
m/s2,物块可视为质点.则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  )
A.0.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答案】:C
【解析】:碰后物块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有-μ·2mgx=0-·2mv22,得v2=1
m/s.A与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mv0=mv1+2mv2,mv02=mv12+·2mv22,解得v0=1.5
m/s,则C项正确.
12.(2020·山东泰安期中考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如果长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如果长木板不固定,则物块冲上木板后在木板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
A.L
B.
C.
D.
【答案】C 
【解析】设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物块的初速度v0;如果长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对小滑块的滑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fL=0-Mv,如果长木板不固定,物块冲上木板后,物块向右减速的同时,木板要加速,最终两者一起做匀速运动,该过程系统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得:Mv0=(M+M)v1,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有:fL′=Mv-(2M)v,联立解得:L′=,故C正确,A、B、D错误。
13.(2020·江西上饶六校一联)(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乙所示),物体A以2v0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则(  )
A.A物体的质量为3m
B.A物体的质量为2m
C.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02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02
【答案】:AC
【解析】:弹簧固定,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A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A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最大的弹性势能等于A的初动能,设A的质量为mA,即有Epm=mAv02
当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时,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B将向右运动,A、B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选取A的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2v0=(m+mA)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m=mA(2v0)2-(mA+m)v2
解得:mA=3m,Epm=mv02
故A、C正确,B、D错误.
14.(2020·河北邯郸一中第五次月考)在沈海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104
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2.0×104
kg向北行驶的货车,碰后两辆车连在一起,并向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两车碰撞前长途客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货车碰撞前的行驶速度大小为(  )
A.大于10
m/s
B.小于22.5
m/s
C.一定大于22.5
m/s
D.一定大于30
m/s
【答案】C 
【解析】碰撞前长途客车的速度v1=108
km/h=30
m/s,根据碰后两辆车连在一起且向北滑行的情况,可知由两车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方向向北,所以碰前客车的动量p1=m1v1(向南)应该小于货车的动量p2=m2v2(向北),即m1v122.5
m/s。
15.(多选)(2019·山东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速度均相同的子弹分别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矩形滑块A、B中,射入A中的深度是射入B中深度的两倍.两种射入过程相比较(  )
A.射入滑块A的子弹速度变化大
B.整个射入过程中两滑块受的冲量一样大
C.射入滑块A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B中时的两倍
D.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
【答案】:BD
【解析】:在子弹打入滑块的过程中,子弹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mv0=(M+m)v,两种情况下子弹和滑块的末速度相同,即两种情况下子弹的速度变化量相同,A项错误;两滑块质量相同,且最后的速度相同,由动量定理可知,两滑块受到的冲量相同,B项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两种射入过程中阻力对子弹做功相同,C项错误;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相同,D项正确.
16.(2020·四川广元市第二次适应性统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
(1)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答案】:(1)mv02 (2)mv02
【解析】:(1)从A压缩弹簧到A与B具有相同速度v1时,对A、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①
此时B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v2,损失的机械能为ΔE.对B、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②
mv12=ΔE+(2m)v22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ΔE=mv02④
(2)由②式可知v2mv0=3mv3⑤
mv02-ΔE=(3m)v32+Ep⑥
联立④⑤⑥式得Ep=mv02
17.(2020·河南郑州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EAB上有质量为M=0.2
kg的小球P和质量为m=0.1
kg的小球Q,P、Q之间压缩一轻弹簧(轻弹簧与两小球不拴接),桌面边缘E处放置一质量也为m=0.1
kg的橡皮泥球S,在B处固定一与水平桌面相切的光滑竖直半圆形轨道。释放被压缩的轻弹簧,P、Q两小球被轻弹簧弹出,小球P与弹簧分离后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小球Q与弹簧分离后与桌面边缘的橡皮泥球S碰撞后合为一体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已知水平桌面高为h=0.2
m,D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x=0.2
m,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小球P经过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B;
(2)小球Q与橡皮泥球S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Q;
(3)被压缩的轻弹簧的弹性势能Ep。
解得Ep=0.3
J。
【答案】(1)12
N (2)2
m/s (3)0.3
J
【解析】(1)小球P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则有Mg=M
解得vC=
对于小球P,从B→C,
由动能定理有-2MgR=Mv-Mv
解得vB=
在B点有FNB-Mg=M
解得FNB=6Mg=12
N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F′NB=FNB=12
N。
(2)设Q与S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v,所用时间为t,
根据公式h=gt2得
t=0.2
s
根据公式x=vt,得v=1
m/s
碰撞前后Q和S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mvQ=2mv
解得vQ=2
m/s。
(3)P、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MvP=mvQ
解得vP=1
m/s
P、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Ep=Mv+mv
解得Ep=0.3
J。
18.(2020·山东潍坊高三一模)如图所示,长度x=5
m的粗糙水平面PQ的左端固定一竖直挡板,右端Q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一定速率v逆时针转动,其上表面QM间距离为L=4
m,MN无限长,M端与传送带平滑连接。物块A和B可视为质点,A的质量m=1.5
kg,B的质量M=5.5
kg。开始A静止在P处,B静止在Q处,现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8
m/s,A运动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设A、B与传送带和水平面PQ、MN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5,A与挡板的碰撞也无机械能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A、B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若传送带的速率为v=4
m/s,试判断A、B能否再次相遇,若能相遇,求出相遇的位置;若不能相遇,求它们最终相距多远。
【答案】(1)4
m/s 3
m/s (2)不能相遇 
m
【解析】(1)设A与B碰撞前的速度为vA,由P到Q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μmgx=mv-mv

A与B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有mvA=mv′A+Mv′B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mv′+Mv′

联立①②③式得v′A=-4
m/s,v′B=3
m/s
碰后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4
m/s、3
m/s。
(2)设A碰撞后运动的路程为sA,由动能定理得
-μmgsA=0-mv′

解得sA=
m
所以A与挡板碰撞后再运动s′A=sA-x=
m

设B碰撞后向右运动的距离为sB,
则-μMgsB=0-Mv′

解得sB=3
m
故物块B碰后不能滑上MN,当速度减为0后,B将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反向加速运动,B再次到达Q处时的速度大小为3
m/s
在水平面PQ上,B再运动s′B=sB=3
m停止,s′B+s′A<5
m,所以A、B不能再次相遇
A、B最终的距离sAB=x-s′A-s′B=
m。
19.(2020·天津卷)长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着质量为的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一个水平瞬时冲量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当A回到最低点时,质量为的小球B与之迎面正碰,碰后A、B粘在一起,仍做圆周运动,并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的大小;
(2)碰撞前瞬间B的动能至少多大?
【答案】(1);(2)
(1)A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此时轻绳的拉力刚好为零,设A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①
A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轨迹最低点处重力势能为零,设A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有②
由动量定理,有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④
(2)设两球粘在一起时速度大小为,A、B粘在一起后恰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需满足

要达到上述条件,碰后两球速度方向必须与碰前B的速度方向相同,以此方向为正方向,设B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又⑦
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得碰撞前瞬间B的动能至少为

20.(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t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量。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
(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答案】(1)3m
(2)
(3)
【解析】(1)根据图(b),v1为物块A在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为其碰撞后瞬间速度的大小。设物块B的质量为,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联立①②式得

(2)在图(b)所描述的运动中,设物块A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下滑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1,返回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2,P点的高度为h,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


从图(b)所给的v–t图线可知


由几何关系

物块A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联立④⑤⑥⑦⑧⑨式可得

(3)设倾斜轨道倾角为θ,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改变前为μ,有
设物块B在水平轨道上能够滑行的距离为,由动能定理有
设改变后的动摩擦因数为,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①③④⑤⑥⑦⑧⑩式可得
2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一质量为m=2000
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
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0~t1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t1=0.8
s;t1~t2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t2=1.3
s;从t2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t2时刻开始,汽车第1
s内的位移为24
m,第4
s内的位移为1
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
(2)求t2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t1~t2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1)见解析
(2),v2=28
m/s⑦
(3)87.5
m
【解析】(1)v-t图像如图所示。
(2)设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v1,则t1时刻的速度也为v1,t2时刻的速度为v2,在t2时刻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取Δt=1
s,设汽车在t2+(n-1)Δt~t2+nΔt内的位移为sn,n=1,2,3,…。
若汽车在t2+3Δt~t2+4Δt时间内未停止,设它在t2+3Δt时刻的速度为v3,在t2+4Δt时刻的速度为v4,由运动学公式有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这说明在t2+4Δt时刻前,汽车已经停止。因此,①式不成立。
由于在t2+3Δt~t2+4Δt内汽车停止,由运动学公式


联立②⑤⑥,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v2=28
m/s⑦
或者,v2=29.76
m/s⑧
但⑧式情形下,v3<0,不合题意,舍去
(3)设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时,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f1,由牛顿定律有
f1=ma⑨
在t1~t2时间内,阻力对汽车冲量的大小为

由动量定理有
?
由动量定理,在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
联立⑦⑨⑩??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v1=30
m/s?
?
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s约为
?
联立⑦??,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s=87.5
m?
2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mA=l.0
kg,m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
m,如图所示。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B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k=10.0
J。释放后,A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A、B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B速度的大小;
(2)物块A、B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和B都停止后,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vA=4.0
m/s,vB=1.0
m/s
(2)B
0.50
m
(3)0.91
m
【解析】(1)设弹簧释放瞬间A和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
0=mAvA–mBvB①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A=4.0
m/s,vB=1.0
m/s③
(2)A、B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假设A和B发生碰撞前,已经有一个物块停止,此物块应为弹簧释放后速度较小的B。设从弹簧释放到B停止所需时间为t,B向左运动的路程为sB。,则有



在时间t内,A可能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将向左运动,碰撞并不改变A的速度大小,所以无论此碰撞是否发生,A在时间t内的路程sA都可表示为
sA=vAt–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A=1.75
m,sB=0.25
m⑧
这表明在时间t内A已与墙壁发生碰撞,但没有与B发生碰撞,此时A位于出发点右边0.25
m处。B位于出发点左边0.25
m处,两物块之间的距离s为
s=0.25
m+0.25
m=0.50
m⑨
(3)t时刻后A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B碰撞,碰撞时速度的大小为vA′,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
故A与B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
?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
这表明碰撞后A将向右运动,B继续向左运动。设碰撞后A向右运动距离为sA′时停止,B向左运动距离为sB′时停止,由运动学公式
?
由④??式及题给数据得
?
sA′小于碰撞处到墙壁的距离。由上式可得两物块停止后的距离
?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