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思考一: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田字格,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对汉字直到规范、引导的作用。“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思考二:“言有物而行有格也。”这句话中“格”的意思。“格”指品格。这句意思是说话要有内容,行为要体现出本人的品格。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3.2青春有格学习目标新知讲解1.行己有耻的内涵最美校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训内容:行己有耻君子不器校训诠释:“行已有耻”语出《论语》。做人要有良知,有廉耻之心,此乃道德之底线。人而无耻,则悖礼犯义,无所不为。一国之精英,尤须知耻,“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君子不器”语出《论语》。器冰冷,人有情,教人要永葆温润之心;器用单一,教人避免被现代社会异化,而应致力于全面发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人志存高远,叩问大道,兼善天下,民胞物与。行己有耻的内涵: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孔子曰: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行己有耻的要求生活剧场一:洋洋的日记3月16日,今天我们班进行了英语单词默写,大家都在认真默写,老师在讲台批改作业。不一会儿,我遇到几个词怎么也想不起来,而同桌写得很轻松。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班里同学老是笑话我笨,我感到很羞耻。为了得到表扬,为了避免妈妈唠叨,我抄了同桌的答案。默写本发下来了,我得了满分。但同学们都在背后议论纷纷,说我肯定是作弊得到的高分,我心里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可耻。洋洋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行动之中,监督调节生活剧场二:后来洋洋找到老师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夸奖洋洋是个诚实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洋洋的英语成绩不断提高。思考:做错了事的洋洋为什么还得到了表扬?③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改,知耻而后勇。〇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④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1.止于至善的内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发现发扬人性中光明的一面最,极《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内涵:“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止于至善的要求中国好人:桂小敏,江西工程学院教师。十五年来,他认真践行党的扶贫政策,大力传承“江工有爱、爱在江工”校园文化,用善举诠释师德真谛,以拳拳爱心点燃贫困学子希望,助力他们成长成才。桂小敏不仅关爱身边贫困学子,还把爱心洒向西藏、贵州等地,捐赠文具、乐器和书籍等用品,价值15万余元。2019年5月,桂小敏倡导爱心人士向贵州省金沙县禹膜镇大龙村捐资捐物,在村里设立“爱心农家儿童书屋”,其中,桂小敏个人捐赠《传承》120套,价值6000余元。另外,他和学校退休教师陈平璋带领新余社会各界人士捐款10万余元,为西部地区边远山村孩子送上爱心。桂小敏的善举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获得了“江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新余市优秀教师”、“新余市十大杰出青年”、“新余好人”、“新余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桂小敏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新知讲解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热点聚焦:2020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要求“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领导干部须带头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审视和校准偏差,强化自律意识,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优良作风为全党全社会作出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践行青春我在努力成果交流绽放青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一、行己有耻二、止于至善含义要求含义要求1.有知耻知心2.树立底线意识3.磨练意志、拒绝诱惑,增强自控力1.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2.寻找榜样,学习榜样3.自省和慎独: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1.“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要求我们做到()①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②知廉耻,懂荣辱③有所为,有所不为④歧视、侮辱他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3.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八个闪亮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同样的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于敏:肩负重任,隐姓埋名;申纪兰:青青太行,劲松屹立;孙家栋:航天报国,不忘初心;李延年:革命战士,人民卫士;张富清:英雄无言,深藏功名;袁隆平:稻田的守望者;黄旭华:三十年铸就国之重器;屠呦呦:济世报国,心怀天下。行程万里,初心依旧;追梦远方,使命不改。他们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他们也是新中国的记录者。他们为国奉献、传递正能量、凝聚共识与情感,坚守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谱写中国梦的篇章集聚正能量。青春期的我们为什么要有“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止于至善”,我们应怎么做?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做法:①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④以修身为本,去经历,去体验,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2青春有格课件.pptx 无规矩不成方圆.mp4 榜样的力量.mp4 止于至善.mp4 行己有耻.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