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专用】备考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测试卷1(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专用】备考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测试卷1(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中考模拟卷1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2017的相反数是(??

A.?﹣2017????????????????????????????????B.?2017????????????????????????????????C.?????????????????????????????????D.?﹣
2.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1??????????B.?(﹣)2=2??????????C.?=±11??????????D.?=-=3﹣2=1
4.如图,数轴上所表示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x≥2?????????????????????????????????B.?x>2?????????????????????????????????C.?x>﹣1?????????????????????????????????D.?﹣1<x≤2
5.如图为平面上五条直线L1

L2

L3

L4

L5相交的情形,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度,判断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L1和L3平行,L2和L3平行????????????????????????????????????B.?L1和L3平行,L2和L3不平行
C.?L1和L3不平行,L2和L3平行????????????????????????????????D.?L1和L3不平行,L2和L3不平行
6.均匀地向一个瓶子注水,最后把瓶子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  )
A.????????????????????????????B.????????????????????????????C.????????????????????????????D.?
7.如图,将等边三角形OA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1,0),将△OAB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则旋转后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  )
A.???????????????????????????????B.???????????????????????????????C.???????????????????????????????D.?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AB,CB⊥AB,AB=AD=2CD,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则三角形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
??)
A.?1:7????????????????????????????????????B.?1:6????????????????????????????????????C.?1:5????????????????????????????????????D.?1:4
9.如图所示,
中,

,点

中点,将
绕点
旋转,

中点,则线段
的最小值为(??
)
A.?
?????????????????????????????????????B.??????????????????????????????????????C.??????????????????????????????????????D.?
10.如图,点B在x轴上,∠ABO=90°,∠A=30°,OA=4,将△OA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20°得到△OA′B′,则点A′的坐标是(??

A.?(2,﹣2
)???????????????B.?(2,﹣2
)???????????????C.?(2
,2)???????????????D.?(2
,2)
二、填空题(共10题;共12分)
11.因式分解:3ax-3ay________.
12.函数?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将方程2x2=1-3x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__.
14.已知抛物线y=-x2+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则△ABC的面积=________.
15.某校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足球训练情况,随机抽查该年级若干名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把测试结果分为4个等级:A.B、C、D,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该年级共有700人,估计该年级足球测试成绩为D等的人数为________人.
16.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一次,朝上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等于________?.
17.如图,点A1、A2、A3、…,点B1、B2、B3、…,分别在射线OM、ON上,A1B1∥A2B2∥A3B3∥A4B4∥….如果A1B1=2,A1A2=2OA1

A2A3=3OA1

A3A4=4OA1

….那么A2B2=________,AnBn=________.(n为正整数)
?
18.如图,在
中.
,
,
,点D是BC的中点,点E是边AB上一动点,沿DE所在直线把
翻折到
的位置,
交AB于点F.若
为直角三角形,则AE的长为________.
19.如图,是抛物线y1=ax2+bx+c(a≠0)的图象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A(1,n),与x轴的一个交点B(4,0),直线y2=mx+d(m≠0)与抛物线交于A

B两点,下列结论:
①3a+b=0,②方程ax2+bx+c+1=n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b2=4a(c﹣n),④当1<x<4时,有y2>y1

⑤ax2+bx≤a+b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0.如图,直线y=
x分别与双曲线y=
(m>0,x>0),双曲线y=
(n>0,x>0)交于点A和点B,且
,将直线y=
x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与双曲线y=
交于点C,若S△ABC=4,则
的值为________,mn的值为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题;共10分)
21.计算:(﹣1)2020﹣
+4cos45°.
22.化简代数式
,并判断当x满足不等式组
时该代数式的符号.
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23.??
4月18日,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活动在市政广场举行,如图,广场上有一风筝A,小江抓着风筝线的一端站在D处,他从牵引端E测得风筝A的仰角为67°,同一时刻小芸在附近一座距地面30米高(BC=30米)的居民楼顶B处测得风筝A的仰角是45°,已知小江与居民楼的距离CD=40米,牵引端距地面高度DE=1.5米,根据以上条件计算风筝距地面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67°≈
,cos67°≈
,tan67°≈

≈1.414).
24.如下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CF⊥AD,M、N分别是AB、DC的中点.求证:MN与EF互相平分.
五、作图题(共1题;共5分)
25.动手画一画,请把如图补成以A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六、综合题(共3题;共38分)
26.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八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图①中的
的值为________;
(2)求本次抽样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3)若该校八年级学生有
人,估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大于
天的学生人数.
27.如图
????
????
(1)问题发现
如图1,
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
上.若
,则AB,CE,BD,D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2)拓展探究
如图2,
是等腰三角形,

,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
,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
如图3,在
中,∠B=30°,
AB=
AC
=4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
速度沿A-→B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M从点B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B→C方
向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运动至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M,在PM
右侧作∠PMG=
30°,该角的另-边交射线CA于点G,连接PG
.设运动时间为t(s),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的值.
2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边的中点,点P在射线AD上,过P作PF⊥AE于F,设PA=x.
(1)求证:△PFA∽△ABE;
(2)若以P,F,E为顶点的三角形也与△ABE相似,试求x的值;
(3)试求当x取何值时,以D为圆心,DP为半径的⊙D与线段AE只有一个公共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2017的相反数是﹣2017,
故选:A.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原式=

所以A选项错误;
B、原式=2,所以B选项正确;
C、原式=|﹣11|=11,所以C选项错误;
D、原式==

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B、C、D进行判断.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得: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故选:A.
【分析】根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5.【答案】
C
【解析】【解答】∵92°+92°≠180°,
∴L1和L3不平行,
∵88°=88°,
∴L2和L3平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从而得出答案。
6.【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因为水面高度开始增加的慢,后来增加的快,
所以容器下面粗,上面细.
故选B.
【分析】根据图象可得水面高度开始增加的慢,后来增加的快,从而可判断容器下面粗,上面细,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BH⊥OA于H.
∵A(1,0),△AOB,△ABB′都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BB′=1,∠OAB=∠ABB′=60°,
∴BB′∥OA,
∵BH⊥OA,
∴OH=AH=
,BH=
OH=

∴B′(

),
故答案为:C.
【分析】如图,作BH⊥OA于H.证明BB′∥OA,求出BH即可解决问题.
8.【答案】
C
【解析】【解答】连接BD,
∵F、E分别为AD、AB中点,

?EF∥BD,
∴△AEF∽△ABD,

?
∴△AEF的面积:四边形EFDB的面积=1:3,

?CB⊥DC,AB∥CD,

?
∴△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1:(3+2)=1:5,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BD,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
?EF∥BD,根据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截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出:△AEF∽△ABD,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
从而得出△AEF的面积:四边形EFDB的面积=1:3,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得出△CDB的面积与△ABD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之比,即△CDB的面积与△ABD的面积之比等于DC∶AB=1∶2,从而得出答案△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1:(3+2)=1:5。
9.【答案】
B
【解析】【解答】如图,连接CN.
在Rt△ABC中,∵AC=4,∠B=30°,
∴AB=2AC=2
,BC=
AC=3,
∵CM=MB=
BC=

∵A1N=NB1

∴CN=
A1B1=

∵MN≥CN?CM,
∴MN≥
,即MN≥

∴MN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如图,连接CN.想办法求出CN,CM,根据MN≥CN?CM即可解决问题.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在直角△OAB中,∠AOB=90°﹣∠A=90°﹣30°=60°,
∠AOA'=120°,
则∠BOA'=∠AOA'﹣∠AOB=120°﹣60°=60°,
作A'C⊥OB于点C.
在直角△OA'C中,OA'=OA=4,
则A'C=OA'?sin∠BOA'=4sin60°=4×
=2
,OC=OA'?cos∠BOA'=4cos60°=4×
=2,
则A'的坐标是(2,﹣2
).
故选B.
【分析】在直角△OAB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OB的度数,作A'C⊥OB于点C,在直角△OA'C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A'C和OC的长,则C'的坐标即可求得.
二、填空题
11.【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即可.
12.【答案】
x≤2且x≠0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x≤2且x≠0
故答案为:x≤2且x≠0
【分析】观察含自变量的式子,含有分式和二次根式,因此分母≠0且被开方数≥0,列出不等式组求出其解集。
13.【答案】
2x2+3x-1=0
【解析】【解答】解:方程2x2=1-3x化为一般形式是:2x2+3x-1=0.
故答案是:2x2+3x-1=0.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
14.【答案】2
【解析】【解答】∵抛物线y=?x?+2,
∴当y=0时,?x?+2=0,


∴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0),(?
,0);
∵x=0时,y=2,
∴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C(0,2);
∴△ABC的面积为:
×2
×2=2
.
故答案是:2
【分析】根据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特点求出A,B,C三点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算出答案。
15.【答案】56
【解析】【解答】∵总人数为14÷28%=50(人),
∴该年级足球测试成绩为D等的人数为
(人).
故答案为:56.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可知:A等级的人数是14人,其所占的百分比是28%,用A等级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本次调查的人数,然后用改年级的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足球测试成绩为D等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该年级足球测试成绩为D等的人数。
16.【答案】
【解析】【解答】解:∵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一次,朝上的点数大于4的有2种情况,
∴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一次,朝上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等于:=

故答案为:

【分析】由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一次,朝上的点数大于4的有2种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17.【答案】
6
;n(n+1)
【解析】【解答】解:∵OA1=1,
∴A1A2=2×1=2,
A2A3=3×1=3,
A3A4=4,

An﹣2An﹣1=n﹣1,
An﹣1An=n,
∵A1B1∥A2B2∥A3B3∥A4B4∥…,


∴A2B2=6=2×(2+1),
A3B3=12=3×(3+1),
A4B4=20=4(4+1),
…,
∴AnBn=n(n+1),
故答案为:6,n(n+1).
【分析】根据OA1=1,求出A1A2、A2A3、A3A4的值,推出AnAn﹣1的值,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代入求出A2B2=6=2×(2+1),A3B3=12=3×(3+1),A4B4=20=4(4+1),推出AnBn=n(n+1)即可.
18.【答案】
3或
【解析】【解答】解:∵∠C=90°,BC=2
,AC=2,
∴tanB=

∴∠B=30°,
∴AB=2AC=4,
∵点D是BC的中点,沿DE所在直线把△BDE翻折到△B′DE的位置,B′D交AB于点F
∴DB=DC=
,EB′=EB,∠DB′E=∠B=30°,
设AE=x,则BE=4﹣x,EB′=4﹣x,①当∠AFB′=90°时,
在Rt△BDF中,cosB=

∴BF=
cos30°=

∴EF=
﹣(4﹣x)=x﹣

在Rt△B′EF中,∵∠EB′F=30°,
∴EB′=2EF,
即4﹣x=2(x﹣
),解得x=3,此时AE为3;②当∠AB′F=90°时,即B′不落在C点处时,作EH⊥AB′于H,连接AD,如图,
∵DC=DB′,AD=AD,
∴Rt△ADB′≌Rt△ADC,
∴AB′=AC=2,
∵∠AB′E=∠AB′F+∠EB′F=90°+30°=120°,
∴∠EB′H=60°,
在Rt△EHB′中,B′H=
B′E=
(4﹣x),EH=
B′H=
(4﹣x),
在Rt△AEH中,
∵EH2+AH2=AE2


(4﹣x)2+[
(4﹣x)+2]2=x2

解得x=
,此时AE为
.
综上所述,AE的长为3或
.
故答案为3或
.
【分析】由∠C=90°,BC=2
,AC=2可得tanB=
,即∠B=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2AC=4;再由翻折的性质可得DB=DC=
,EB′=EB,∠DB′E=∠B=30°;设AE=x,则BE=4﹣x,EB′=4﹣x.当∠AFB′=90°时,解直角三角形可得EF=x﹣
;又由在Rt△B′EF中,∠EB′F=30°,可得EB′=2EF;再用x表示出来,然后解关于x的方程即可;②当∠AB′F=90°时,即B′不落在C点处时,在进行求解即可.
19.【答案】
③⑤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b=﹣2a

∴3a+b=3a﹣2a=a<0,所以①不符合题意;
∵抛物线的顶点为(1,n),∴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n﹣1有两个公共点,∴方程ax2+bx+c+1=n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②不符合题意;
∵直线y=n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n),∴方程ax2+bx+c=n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n)=0,即b2=4a(c﹣n),所以③符合题意;
∵抛物线与直线y2=mx+d(m≠0)与抛物线交于A(1,n),B(4,0),∴当1<x<4时,有y1>y2

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n),∴当x=1时,函数值最大,最大值为a+b+c

∴ax2+bx+c≤a+b+c

即ax2+bx≤a+b

所以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③⑤.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
,可对①进行判断;结合图象可知抛物线与直线
有两个公共点,可对②进行判断;由抛物线与直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1,n),可知相应的方程ax2+bx+c=n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对③进行判断;利用函数图象确定函数y2图象在y1上方时所对的x值范围,可对④进行判断;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可对⑤进行判断.
20.【答案】
;100
【解析】【解答】解:直线y=
x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y=
(x+6),即y=
x+4,
∴直线y=
x+4交y轴于E(0,4),作EF⊥OB于F

可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
x+4,

,解得
,即

∴EF

∵S△ABC=4,

?AB?EF=4,
∴AB



∴OA=
AB=

∴A(3,2),B(5,
),
∴m=6,n=


,mn=100.
故答案是:
,100.
【分析】先求出直线y=
x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y=
x+4,那么直线y=
x+4交y轴于E(0,4),作EF⊥OB于F

根据互相垂直的两直线斜率之积为﹣1得出直线EF的解析式为y=﹣
x+4,再求出F点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F

根据S△ABC=4,求出AB

那么根据
,求得OA

进而求出A、B两点坐标,求出m、n即可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
21.【答案】
解:原式=1﹣2
+1+4×
=1﹣2
+1+2
=2.
【解析】【分析】
根据特殊三角函数的值、0指数幂的意义、二次根式的性质及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进行运算后,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法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解:
=
=
=

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2.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2<x<﹣1.
∴当﹣2<x<﹣1时,x+1<0,x+2>0,

,即该代数式的符号为负号
【解析】【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分子分母能分解因式的要先分解因式,然后约分化简;再分别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从而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依此分别确定x+1<0,x+2>0,从而求解。
四、解答题
23.【答案】
解:如图,作AM⊥CD于M,作BF⊥AM于F,EH⊥AM于H.
∵∠ABF=45°,∠AFB=90°,
∴AF=BF,设AF=BF=x,则CM=BF=x,DM=HE=40-x,AH=x+30-1.5=x+28.5,
在Rt△AHE中,tan67°=



解得x≈19.9
m.
∴AM=19.9+30=49.9
m.
∴风筝距地面的高度49.9
m.
【解析】【分析】作AM⊥CD于M,作BF⊥AM于F,EH⊥AM于H.设AF=BF=x,则CM=BF=x,DM=HE=40-x,AH=x+30-1.5=x+28.5,
在Rt△AHE中,利用∠AEH的正切列方程求解即可.
24.【答案】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矩形AECF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且有相同的对称中心O,O是AC中点,∴F与E、M与N分别为对称点,∴MN与EF互相平分.
【解析】【分析】也可证明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五、作图题
25.【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关于点A对称的图形,可得出答案。
六、综合题
26.【答案】
(1)40;20
(2)∵在这组样本数据中,
出现了
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为: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


这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
.
观察条形统计图,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3)

名学生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大于
天的人数比例为

由样本数据,
估计该校200名八年级学生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大于
天的人数比例约为

于是,有
该校
名八年级学生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大于
天的人数约为
人.
【解析】【解答】解:(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10%=40,
m%=100%-25%-35%-10%-10%=20%,
则m=20,
故答案为:40,20.
【分析】(1)利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9天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百分比可得调查总人数;利用100%减去各部分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m的值;(2)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可得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为5;把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置处于中间的是两个数都是6,从而可得中位数为6;求出数据的总和再除以80即可得到平均数;(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可得该区3000名八年级学生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大于7天的人数比例约为20%,然后可得答案.
27.【答案】
(1)
(2)解:成立,





∴∠BAD+∠ADB=



∴∠CDE+∠ADB=

∴∠BAD=∠CDE,
∴△ABD∽△DCE,

(3)解:∵


∴∠B=∠C=30°,
∴∠BPM+∠PMB=180°-30°=150°,


∴∠CMG+∠PMB=180°-30°=150°,
∴∠BPM=∠CMG,
又∠B=∠C=30°,
∴△PBM∽△MCG,


由题意可知

,即

如图,过点A作AH⊥BC于H,



∴AH=2,


,AH⊥BC,





,即

当G点在线段AC上时,若
为等腰三角形时,则AP=AG,如图3,
此时AG=AC-CG=


,解得

当G点在CA延长线上时,若
为等腰三角形时,如下图,
此时∠PAG=180°-120°=60°,则
为等边三角形,AP=AG,
此时AG=CG-AC=


,解得

∴当
为等腰三角形时,
的值为1或2.
【解析】【解答】解:(1)


是等边三角形,
∴∠B=∠C=60°,
∴∠BAD+∠ADB=180°-60°=120°,

∴∠CDE+∠ADB=180°-60°=120°,
∴∠BAD=∠CDE,
∴△ABD∽△DCE,


【分析】(1)通过角的关系可证△ABD∽△DCE,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线段的关系;(2)同(1)中的思路相同,通过角的关系可证△ABD∽△DCE,即可得到结论;(3)可证△PBM∽△MCG,然后得到
,用
来表示线段的长,当G点在线段AC上时,若
为等腰三角形时,则AP=AG,代入计算即可;当G点在CA延长线上时,若
为等腰三角形时,则
为等边三角形,代入计算得到
.
28.【答案】
(1)证明:∵正方形ABCD,
∴AD∥BC.
∴∠ABE=90°.
∴∠PAF=∠AEB.
又∵PF⊥AE,
∴∠PFA=∠ABE=90°.
∴△PFA∽△ABE.
(2)解:情况1,当△EFP∽△ABE,且∠PEF=∠EAB时,
则有PE∥AB
∴四边形ABEP为矩形.
∴PA=EB=2,即x=2.
情况2,当△PFE∽△ABE,且∠PEF=∠AEB时,
∵∠PAF=∠AEB,
∴∠PEF=∠PAF.
∴PE=PA.
∵PF⊥AE,
∴点F为AE的中点.

=
=
=

∴EF=
AE=
.

=
,即
=

∴PE=5,即x=5.
∴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2或5.
(3)解:如图,
作DH⊥AE,则⊙D与线段AE的距离d即为DH的长,可得d=
当点P在AD边上时,⊙D的半径r=DP=4﹣x;
当点P在AD的延长线上时,⊙D的半径r=DP=x﹣4;
如图1时,⊙D与线段AE相切,此时d=r,即
=4-x,∴x=4-

如图2时,⊙D与线段AE相切,此时d=r,即
=x-4,∴x=4+

如图3时,DA=PD,则PA=x=2DA=8
如图4时,当PD=ED时,
∵DE=
=2

∴PA=PD+AD=4+2

∴当x=4-
或x=4+
或8<x≤4+2
时,⊙D与线段AE只有一个公共点.
【解析】【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得∠PFA=∠ABE,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PAF=∠AEB,由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PFA∽△ABE.
(2)由题意分两种情况:
情况1,当△EFP∽△ABE,且∠PEF=∠EAB时,
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PE∥AB
,进而可得四边形ABEP为矩形.,利用矩形的对边相等即可求出x的值;
情况2,当△PFE∽△ABE,且∠PEF=∠AEB时,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可得∠PEF=∠PAF.进而可得PE=PA,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点F为AE的中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进而求出E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x的值;(3)由题意分四种情况:
如图,作DH⊥AE于H,则⊙D与线段AE的距离d即为DH的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d=

当点P在AD边上时,⊙D的半径r=DP=4﹣x;当点P在AD的延长线上时,⊙D的半径r=DP=x﹣4;如图1,⊙D与线段AE相切,根据d=r即可求出x=4-
;如图2时,⊙D与线段AE相切,根据d=r即可求出x=4+
;如图3,当DA=PD时,此时⊙D与线段AE只有一个公共点A,
则PA=x=2DA=8;如图4,当PD=ED时,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
,进而可得PA的长.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9.
[A][B][C][D]10.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1.答:
12.答:
13.答:
14.答:
15.答:
16.答:
17.答:
18.答:
19.答:
20.答:
21.答:
22.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27.答:
28.答: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