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届高考语文精选组合练:文言文阅读+语用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宣武初,为护军将军。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迁中书监。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答。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於内,以子付妃养之。岁余,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乃表劝广嫔御。因令后归李於愉,旧爱更甚。愉好文章,颇著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馆而礼之。所得谷帛,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於是宣武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始愉自以职求侍要,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及在州,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为杀害主上。遂为坛於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送。诏征赴京师,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锁絷之中,饮赏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以面见至尊!”於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后灵太后令愉之四子皆附属籍,追封愉临洮王。 (选自《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B.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C.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指贬谪、放逐,有左迁、右迁之说。 B.赋,我国古代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如《阿房宫赋》《二京赋》等。 C.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又特指皇帝对妃嫔媵嫱等的宠爱。 D.诏,是古代天子下达给百姓的一种文体,有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愉忠于爱情,对李氏始终如一。元愉爱妾李氏虽遭顺皇后的殴打虐待,但元愉对她衷心不改;自己因叛逆被抓押回京师,在驿站休息或住宿时总拉着李氏的手。 B.元愉爱好文学,对文人关爱有加。元愉经常招引一些才人在一起宴饮作乐,对儒学宾客也给予很高的礼遇,还常召集儒学宾客住到自己的客馆中。 C.元愉心胸豁达,处乱仍从容镇定。元愉担任徐州刺史期间,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自己谋乱称帝被抓后依旧坦然自若。 D.元愉追求奢华,对现实生活不满。元愉与弟弟元怀常常相互夸耀,竞相追求奢丽生活,后因求要职不得,权势较低,李氏受辱,最终走上反叛之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 (2)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 二、情景默写(5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后,指出了“无所待”的状态。能够表明这种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__①__,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地“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 ?????),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___②___。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__③__,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___④___。“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B.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C.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D.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7.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瑕瑜互见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至关重要 B. 鱼龙混杂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不可或缺 C. 鱼龙混杂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至关重要 D. 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不可或缺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B. 因为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C. 但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D. 因为这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确实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9.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夸张) B.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对偶) C.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比喻) D.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设问) 10.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11.下面是某高校为方便新生报到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5分) 【参考答案】 1. ???C? ?? 2. ???D ??? 3. ???A ??? 【解析】 1.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错误。“片段式”“瞬间性”都是对“生活记录”特点的描述,应是“生活记录”的定语,放在“生活记录”的前面;故排除BD两项。“表达”与“追求”搭配不当。“体现”与“追求”更配。排除A项。故选C项。 2.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表示客观的评价,比喻优点、缺点都有。鱼龙混杂:意思是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语境说的是表演有好的有不好的,与好人坏人无关。故选用“瑕瑜互见”。不容置疑:意思是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容小觑:指的是不能小看;不能轻视。语境说的是短小的片段追求的感觉不能小看,与怀疑无关。故选用“不容小觑”。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乐此不疲”的主语应当是人,的应当是事物,语境里说的是短小的片段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故选用“喜闻乐见”。至关重要:意思为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不可或缺:意思是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语境表达的是文化有“草”“野”之分,精致文化很重要,草根文化也不能缺少,故选用“不可或缺”。故选D项。 3.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通读材料后,不难发现,括号内和前句的关系首先是转折关系,其次根据句式一致性,前文“它说不上是……趣味”,故衔接句应为“但确实是……现象”。故选A项。 【点睛】 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彩的使用特征。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修辞手法的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此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理解选项中所给出的修辞手法,仔细判断修辞手法的特点。选项C,“清蝉得意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清蝉的鸣叫形象的人物化,体现了蝉鸣的得意,因此也衬托出作者的失意。故答案选C。 5.新生入校后先到学生处和校医院进行住宿登记和体检,再去校园一卡通办理处采集照片、转账圈存,需要转户口的同学可去户籍科办理,然后到各院系交报到单并办理党、团关系及其他相关手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图文转换能力,所给图表是流程图,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起点顺序,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高校为方便新生报到而提供的流程图,由图片可知,起点为“学生处:办理住宿”,然后是“校医院:新生体检”,接下来是“校园一卡通办理处:照片采集和转账圈存”,下一个环节是“户籍科”,注意“户籍科”这一项是有选择性的,“有需要转户口的办理迁移手续”,最后一个环节是“各院系:交报到单并办理党、团关系及其他相关手续”。考生按照流程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6.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无所待”“与民同乐”,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辩”的写法。 7.8.D 9.10.D 【小题3】【小题3】C 【小题4】【小题4】(1)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中,早晚坐卧都待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一样。 (2)宣武帝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抵抗君王的军队,屡屡失败,于是据守城池牢固防守。 【解析】 7.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这句话的含义是“元愉在徐州任职期间纳李氏为妾,李氏本姓杨,是东郡人。一次元愉 在夜里听到她唱歌,就喜欢上了她,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元愉罢除徐州的官职回京师任职,想提升李氏的地位使其显贵,托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做她的养父,然后到他家按礼节迎娶,李氏生了个孩子取名宝月”,解答本题,要注意前半部分对李氏的介绍,可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来断句,如“产子宝月”中,“ 宝月”是“子”的名字,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遂被宠嬖”意为“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意思已经表达完整,而“罢州”表示的是另一层意思,“宠嬖”与“罢州”中间应断开,故排除B、C两项。故选D。 9.10.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诏,是古代天子下达给百姓的一种文体”错误。“诏”指皇帝颁发的文书命令,不仅仅下达给百姓,如本文中下达的命令就是给尚书的。故选D。 【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元愉心胸豁达……元愉担任徐州刺史期间,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错误,“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不是他“心胸豁达”的表现。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故选C。 【小题4】【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留”,留恋;“诸”,各位;“宫掖”,宫中;“寝处”,坐卧,息止;“若”,像,好像;“焉”,句末语气词。第二句中,“诏”,下诏;“出”,出城;“拒”,抵抗;“师”,军队;“频”,屡屡;“遂”,于是;“婴”,据守。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京兆王元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受封,被任命为都督、徐州刺史。元愉让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任长史,州中的事务无论大小,都委托卢阳乌处理。宣武帝初年,担任护军将军。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中,早晚坐卧都待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调任中书监。为他娶顺皇后的妹妹为妃,却不被他以礼相待。元愉在徐州任职期间纳李氏为妾,李氏本姓杨,是东郡人。一次元愉 在夜里听到她唱歌,就喜欢上了她,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元愉罢除徐州的官职回京师任职,想提升李氏的地位使其显贵,托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做她的养父,然后到他家按礼节迎娶,李氏生了个孩子取名宝月。顺皇后召李氏入宫,殴打了她,强迫她在宫中当尼姑,把她的孩子交给王妃抚养。一年多后,皇后的父亲于劲因为皇后很久不生孩子,就上表劝皇帝广纳嫔妃。趁机让皇后把李氏还给元愉,两人的旧情更加深厚。 元愉爱好文辞,很擅长写诗赋。时不时地招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在一起宴饮作乐。又招集四方儒学宾客如严怀真等数十人,让他们在客馆中住下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所得到的谷物布匹,大部分都被他施舍掉了。又迷信佛教和道教,日常开支常常青黄不接。与弟弟广平王元怀,彼此之间互相夸耀,互相比着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贪婪放纵不守法度。于是宣武帝让人把元愉押往宫禁之中审问,并杖打了元愉五十下,放出京做冀州刺史。 开始元愉自己求取侍从要职,权势比两位弟弟低,内心惭愧和不满,这一切都表现在外表上。又因为所宠爱的妾多次遭受侮辱,内外的事情都让他觉得受到了排挤压制。元愉到冀州任职后,就图谋叛逆。于是元愉杀死长史羊灵引以及司马李遵,声称得了清河王的秘密书信,说高肇阴谋杀害皇上。于是在信都的南面筑起坛台,烧柴祭告上天,登基做皇帝。大赦天下,年号为建平元年,册立李氏为皇后。宣武帝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抵抗君王的军队,屡屡失败,于是据守城池牢固防守。元愉知道自己已是穷途末路,就带着李氏及四个儿子一共数十骑冲出城门,各路军队都在后面追赶,元愉等最后被抓住送了回来。诏书征召他赶赴京城,准备用家规来训诫他。元愉每当停在驿站休息或住宿的时候,一定拉着李氏的手,叙不尽的恩爱。即使在捆绑之中,饮酒玩赏仍坦然自若,没有一点后悔或害怕的样子。到了野王,元愉对人说:“虽然皇上慈爱深厚,不忍心杀我,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接着感慨流涕,气绝身亡,年仅二十一岁。后来灵太后让元愉的四个孩子都归附王籍,追封元愉为临洮王。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