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专题五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伟大精神一、选择题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 )A.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抵制一切外来文化B.消除文化多样性,实现不同文化的统一C.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D.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2.从酿酒、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李子柒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她不仅在中国走红,在国外也强势“圈粉”。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引发了人们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B.宣介了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理念C.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D.打开了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3.在2020年9月12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现场进行展示、展演和产品展销,让观众感受非遗文化大餐的同时,大饱眼福。非遗项目添彩文旅博览会有利于( ) ①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保护本土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保障④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场战争的胜利( )①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②提高了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③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 )A.彰显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B.能够凝聚价值追求,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C.能够弘扬民族精神,表明公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能够构筑中国价值,是政治文明得到提升的表现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助于( )①延续文化血脉②构筑中国价值③彰显中国担当④高扬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7.《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对此,有人认为,埋头读书,学习知识,就能培养爱国情怀。有人认为,放下课本,参加活动,才能培养爱国情怀。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8.材料一 位于湖南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前,600多羽和平鸽飞向天空;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来自河北各界的干部群众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哀思;在浙江宁波,大家走进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缅怀先烈,致敬抗战精神……9月3日,全国各地举行多种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人们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材料二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全国各地开展纪念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活动,这传递了哪些信息?(至少三个方面)(2)作为新时代少年,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至少两个方面)9.材料一 “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礼赞了抗疫史诗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们。材料二 知“豫”之恩——1281位河南医务人员援鄂;“沪”你周全——1649位上海医务人员援鄂;“浙”风挡雨——2018位浙江医务人员援鄂;“渝”战愈勇——1636位重庆医务人员援鄂;兵“桂”神速——962位广西医务人员援鄂;“秦”劳勇敢——1202位陕西医务人员援鄂;鼓足“赣”劲——1271位江西医务人员援鄂……战“疫”过程是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过程,也是彰显中国“抗疫精神”的过程,“抗疫精神”深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这种精神的背后,就是深厚的中华文化。疫情大考,考出了中华民族优秀价值观,亮出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色。中华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峥嵘岁月的磨砺、伟大实践的锻造,必将继续凝聚亿万人民为新时代中国发展不懈奋斗。 为响应国家号召,你校准备举办“把疫情当教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请你谈谈对“‘抗疫精神’深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的认识。(两个方面即可)(2)重温经典,探寻战“疫”大考中展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色。仿照示例列举你感悟到的中华文化力量。(两个即可)示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3)中国最早预警、最早迎战、最早交出了优异的“中国答卷”,请你为中国点赞。(两点即可)专题五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伟大精神1.C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正确。A错误,对外来文化不能盲目抵制,要交流互鉴,兼收并蓄。B错误,文化多样性并不能消除,文化也不能统一。D与题意无关。答案选C。2.B本题考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李子柒在中国走红,在国外强势“圈粉”,原因在于她的视频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打开了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A、C、D说法正确。B是对李子柒视频的误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答案选B。3.B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题目中的非遗项目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项目添彩文旅博览会有利于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①④正确。②观点错误,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③与题意无关。答案选B。4.D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①②③④全部入选,答案选D。5.A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有利于彰显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A正确。B错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中“极大”说法绝对,排除。D中“政治文明”与材料无关,应该改为“精神文明”,排除D。6.B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构筑中国价值;有利于加强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①②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7.①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青少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只有赢得青少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获得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对青少年爱国情感的培育是为了把青少年培养成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青少年埋头读书,从书中汲取爱国营养,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是爱国的表现。③爱国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少年暂时放下课本,积极参加爱国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感。④青少年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既可以从书籍中汲取爱国营养,培养爱国情感,也可以从爱国实践教育活动中培养爱国情感。因此,青少年既要读爱国书籍,还要积极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8.(1)彰显中国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彰显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坚定决心;我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正义的国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万众一心、风雨无阻,迈向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等等。(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增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反对战争;树立全球意识,关心世界、关心全人类;等等。9.(1)“抗疫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抗疫精神”源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抗疫精神”体现了当国家出现困难时与国家共渡难关的公民意识;“抗疫精神”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力量;“抗疫精神”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抗疫精神”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抗疫精神”体现了壮士断腕、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或: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或: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风雨同舟、和衷共济,铸就起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或: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动员、积极组织,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或:全国人民坚定信心,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或:一个个普通人的力量汇聚成磅礴伟力,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我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高度重视抗疫国际合作。(或:中国积极分享防控疫情的经验,为应对疫情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或:中国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在抗击疫情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