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第1课时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4、我国的国家性质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难点)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7、我国人权的特点8、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学习目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中国人民就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运用你的经验宪法在序言中指出:”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思考:(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外国网友惊叹中国新冠检测速度,惊呼: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思考:1.从最不安全国到最安全国家之一,主要是谁的领导?中国共产党。2.党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人民相信政府,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取得较大胜利。。先锋队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思考:1.谁领导人民制定的宪法法律?2.这些法律的执法、守法以及司法过程中又由谁领导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领导立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带头守法:宪法宣誓充分彰显了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政治品格和领袖风范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司法惩治等都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1)含义不同: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人民公民(1)含义不同: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公民人民人民≠公民练一练:下列哪些人员不属于我国公民?1.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2.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3.退休在家的司机老王4.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刑的张某×敌人公民人民2.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武装力量国家性质公民基本权利宪法的第二条是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结合第一条和第二条思考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位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性质(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国家性质这些重要的生产资料都属于谁呢?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示】途径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等。阅读第5页探究与分享探究与分享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两张图带你感受宪法对公民的“爱”(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公民基本权利(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国军人只是这个样子?这也是中国军人!小结: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第三十三条疫情中我们看到那些被感染的患者,国家都在大力救治,甚至出台了相关的医疗政策,说明什么?人权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观看视频思考:2020年我们遭遇了一场疫情,到目前疫情还在继续,在这场疫情中,让我们看到国家各项政策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真正做到了保障公民的人权。除了钟南山所说的“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外,还有哪些人权?4.我国人权的特点主体广泛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广泛性体现3、中国的人权具有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教育监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保护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思考:《民法典》这一修改说明了什么?(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呢?(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图片说明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呢?(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图片说明监察机关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4)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P8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5)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p8)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p9)执法②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p9)司法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p810)宣传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p10)监察③监察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p9)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发展权利。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民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二、人身权利。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重视被追诉人、被羁押者和罪犯的人身权利的保障,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利。三、民主权利。通过立法正式确立了国家宪法日,积极推进公民民主权利实现。四、公正审判权。各级司法机关强化司法公正、公开,积极推进多项司法改革举措,进一步促进公正审判权有效实现,司法领域人权保障迈上新台阶。五、少数民族权利。各少数民族的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六、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利。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七、残疾人权利。继续推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八、环境权利。以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九、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节选自《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拓展空间中国的减贫行动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截至2015年底,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到2020年(今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连片式扶贫精准式扶贫结合图片思考:扶贫工程体现了什么?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人权的有力措施。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课堂小结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宪法是怎样贯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原则的?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2.我国人权主体和人权的内容是什么?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020年5月,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摆在首位,从人权角度看,这是因为()①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③我国开始将农民纳入人权保障范围④减贫行动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随堂演练B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B3.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省考察调研,关注的都是脱贫攻坚这件大事。在秦巴山区,他通过“解剖麻雀”为决战决胜提供重要指引;在金米村,他为柞水木耳点赞的视频受到网民热烈好评。这说明()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贫困地区的公民享有特殊的权利③中国人权具有真实性④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要解决贫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BC4.2020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重承话,必须如期实现,这表明()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强广泛B.我国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好的国家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且标是扶贫济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同步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pptx 人民英雄纪念碑.wmv 坚持党的领导.wmv 外国网友惊叹中国新冠检测速度,惊呼: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mp4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wmv 钟南山:生命权就是最大的人权?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