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全文语言优美,写出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阅读短小优美的文章充满着兴趣,并且在阅读中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但对于作者的感情及运用的手法,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人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整体美。2.让学生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和排比句等句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3.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4.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自主积累好词佳句。难点:理解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课前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春景图。(1)师引导:同学们看,春姑娘唱着歌来了,她走过柳树,柳树变绿了;她走过桃树,桃树开花了;她走过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流动起来。春姑娘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今天我们就跟着春姑娘走进三月的江南小镇,来欣赏三月江南清净明洁的春水吧!(2)板书课题。2.释题读题。(1)师指导: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被称为“桃花水”。“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2)生齐读课题。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认真思考: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3)示例:飘洒着无数点点桃花的水;水声忽大忽小,仿佛一曲美妙的乐章……[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春景图,加上富有画面感的导入,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春天江南小镇生机勃勃的美景,感受到三月江南春水的可爱可贵。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二、预习检测1.过渡: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让我们来汇报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看看谁最认真最努力。(1)课件出示“我会读”:绮丽 应和 谈心(2)指读,小老师领读。读准“绮、和”的音。(3)了解多音字“和”的其他读音。2.交流:(1)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交流)(3)生听课文音频,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4)生交流。(示例:写声、写色)3.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2):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第二部分(3-6):写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庄稼,装点春天。第三部分(7):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设计意图]四年级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出发读文章。三、整体感悟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具体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找出重点句子体会。2.课件出示句子:“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1)思考:这两个问句分别和后面的哪些自然段构成对应关系呢?(2)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回答。(分别与第3、4自然段,第5、6自然段对应。)3.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呢?(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2)描写了哪些景物?(3)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出发,找出有联系的段落,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布局谋篇。四、文本研读(一)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不理解的内容。(2)想一想: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3)思考:“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2.展示交流,品读感悟。(1)小组汇报。这两个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2)谁能举例说明,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引出暗喻的修辞方法,让学生做好批注。(3)导学:“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的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①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描写声音的词语。②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读,学生做批注。(4)过渡:多么美妙的声音啊!高低不同,长短不一,忽快忽慢,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是一支非常动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朗读声中去聆听这些悦耳的音符。(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来到了小溪边,满眼是清澈的春水,耳畔是动听的水声在回荡,我久久不愿离开。(二)迁移方法,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地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不理解的内容。(2)想一想: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3)思考:“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在春天的明镜里,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描写桃花水形态的词语。2.展示交流,品读感悟。(1)交流运用的修辞方法:排比。(2)读一读这个排比句。(3)交流回答:在春天的明镜里,我们都看到了什么?(燕子、垂柳、一群姑娘……)3.导学:闭上眼睛细细聆听,想象在这幅美景中还能看到什么。(1)课件出示填空题。是啊!三月桃花水,它看见__________;它看见____________;它看见________;它看见__________……(2)学生交流回答。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谁愿意把这种美的感受读给大家?(多种方式朗读)(三)总结。1.导读:感谢这涓涓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它带给我们春的讯息,春的喜悦,所以作者也忍不住赞叹道——(课件出示)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2.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1)交流: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之情,同时结尾也赞美了春天,赞美了生活。(2)导读:我想此时这珍贵无比的桃花水一定已经流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带上对它的沉醉走进美丽的春天!(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读出赞美之情)[设计意图]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思维。五、拓展学习1.导学:今天我们学习了《三月桃花水》,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多样的修辞方法,为我们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有一位大作家朱自清,同样用自己的笔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边读边批注,圈画出你觉得优美的语句,在边上写写感受。(课件出示朱自清的《春》的相关语段)2.课内总结,学生谈收获。[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的设计,践行“大语文观”的理念,让课外阅读走向课内阅读,为学生蓄积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六、布置作业运用学到的手法,描绘一下你记忆中的春天。[设计意图]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趁热打铁,训练写作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唯美而富有意境的文章。这篇散文,文字优美,结构严密,是一篇适合揣摩语言文字的好文章。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这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三点:1.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第3、4自然段,5、6自然段两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记号,从修辞角度揣摩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第3、4自然段描写三月桃花水声音的段落,在学生交流时,我引导学生抓动词讲拟人句,感受语言的生动,并相机拓展常用的拟人句。同法学习第5、6自然段,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做记号的好习惯。2.加强朗读训练。本文的语言如诗一般,非常优美,读起来清脆悦耳。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3.授之以渔。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找出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的语句,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语言美,并促使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4三月桃花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新知导入第一课时同学们看,春姑娘唱着歌来了,她走过柳树,柳树变绿了;她走过桃树,桃树开花了;她走过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流动起来。春姑娘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今天我们就跟着春姑娘走进三月的江南小镇,来欣赏三月江南清净明洁的春水吧!三月桃花水新知导入三月桃花水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被称为“桃花水”。春水新知导入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主要作品:诗集《生命的欢乐》,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等。新知讲解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尤其是带有生字的长句子,要多读几遍。2.边读边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读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思考: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一想新知讲解解决字词应和绮丽qǐhè我会认谈心tán新知讲解识字方法加一加纟+奇=绮讠+炎=谈多音字和hé(和平)hè(应和)hú(截和)huò(拌和)huó(和面)新知讲解词语解释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纤细:非常细。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新知讲解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初读感知展现了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新知讲解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三月桃花水声色新知讲解课文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第二部分(3-6):写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庄稼,装点春天。第三部分(7):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新知讲解想一想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具体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找出重点句子体会。新知讲解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第一句点名下文春水滋润大地的声音。疑问句第二句点明下文春水装点大地的景象。这两个问句分别和后面的哪些自然段构成对应关系呢?第一句3、4段第二句5、6段新知讲解带着对春天的好奇,想象着春水苏醒,万物生长,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心中的喜悦吧!朗读指导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新知讲解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月桃花水流动时的情景,展示了三月桃花水的美。表达了作者乍见春水时惊奇兴奋的心情。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呢?感叹句拟人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河流解冻当作人的苏醒来写。比喻将河流的漩涡比作小酒窝,形象地描绘河流的动人姿态。新知讲解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朝霞:形态桃花:浪花酒窝:漩涡美不胜收读出兴奋。新知讲解想一想自由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不理解的内容。新知讲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第3、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总分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竖琴声音空灵悠扬,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欣赏,喜爱与赞美。暗喻排比比喻拟人既写出了水的灵动,又描绘了春耕繁忙的景象。由三月桃花水的优美声音联想繁忙的农业生产的场面新知讲解如果请你在第4自然段省略号处补写一句话,你会想到什么声音?示例:那低垂的柳枝在水面划过时响起的声,是在给柳树姑娘梳洗秀发。水声拖拉机的鸣响浇灌麦苗的声音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有哪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新知讲解这桃花水的声音是不是很美妙动听呢?让我们齐读这一段,读出竖琴声音的空灵与悠扬,读出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吧!朗读指导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新知讲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第5、6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总分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明镜”。“明镜”明亮,反射力强,用来比喻洁净的水面十分贴切。暗喻排比比喻拟人描写春天里美好的事物:空中的燕子、岸边的垂柳、充满朝气的姑娘们,视线由物及人,意味无穷。新知讲解闭上眼睛细细聆听,想象在这幅美景中还能看到什么。示例:小蝌蚪在河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一群孩子在河边快活地玩耍;老牛在草地上开心地吃草!新知讲解听懂了桃花水跳动的音符,感受到了桃花水优美的风韵,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美妙的声音和图画展现给大家吧!朗读指导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新知讲解同学们,你喜欢桃花水吗?所以作者这样感叹: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四个五字句,节奏明快,先写远景,再直抒胸臆,呼应开头。你能说说你喜欢桃花水的理由吗?动听美丽清澈明净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给田野带来了希望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板书设计听看三月桃花水春天的竖琴 多变轻柔动听 春天的明镜干净清澈明亮喜爱和赞美主题概括课文描绘了、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乡村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之情。春回大地生机盎然万物复苏喜爱和赞美拓展延伸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课堂总结三月桃花水,清如明镜。声如音乐,是多么美好!就让它带着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去欣赏美景,享受美好春光吧!课堂练习一、再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回旋(xuánxuàn)应和(hèhé)绮丽(qíqǐ)谈心(tándàn)1.垂柳在招手。(把句子说具体)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写句子)课堂练习二、按要求写句子。披着长发的垂柳在深情地向人们招手。老师是照亮我学习道路的火炬。课堂练习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第四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还可以想象成()和()。比喻排比拟人小铃铛竖琴明镜丝绸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2.运用学到的手法,描绘一下你记忆中的春天。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课时练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回旋(xuánxuàn)应和(hèhé)绮丽(qíqǐ)谈心(tándàn)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嗡鸣响。()2.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3.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4.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三、根据意思选词语。沉醉低语应和1.低声说话。()2.相呼应。()3.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丝绸?(?)的朝霞(???)的低语一()铃铛一()酒窝一()红莲?如()如()地上草如()两岸柳如()五、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2.啊,河流醒来了!()3.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六、按要求写句子。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仿写句子)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仿写句子)3.垂柳在招手。(把句子说具体)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cuíchuí)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很快)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dǒutǒu)落一片片花瓣啊,地上草如茵(yīnyīng),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陶醉沉醉)。1.给第2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3.照样子,写词语。例:如雾如烟(ABAC)4.“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中的“它”指的是谁?5.它还会看见什么呢?仿照短文写一写。参考答案:一、xuánhèqǐtán二、1.附和2.盘旋3.艳丽4.明亮三、1.低语2.应和3.沉醉四、明洁绮丽纤细串个朵烟雾茵眉五、1.比喻2.拟人3.比喻六、1.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2.老师是照亮我学习道路的火炬。3.披着长发的垂柳,在深情地向人们招手。七、1.;;,……2.cuí很快dǒu沉醉3.百发百中实话实说4.“它”指的是三月桃花水。5.它看见一只黄莺停在树梢,婉转歌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课件.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课时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