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 47 张PPT+ 6 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 47 张PPT+ 6 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宪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
准则
效力
法律


坚持依宪治国
法律
行政法规
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
地方性法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宪法的结构、内容;
2、知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知道具有最高效力的表现;
4、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能力目标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初步培养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情感态度
?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教学重点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教学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由哪几部分构成?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7、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8、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怎样?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0-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自学导航
“顶天立地”的法律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公民权利的保证书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课堂精讲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播放宪法的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新修订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的构成
我国宪法的前世今生
我国第一宪法是什么时间制定并公布的?
现行宪法是第几部宪法?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由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并公布实施的。
现行宪法是第四部宪法,公布于1982年,是由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本质: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时间: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时间: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的5次修改
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1)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保证了宪法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能够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有利于增强公民责任感,自觉遵守宪法。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的内容
全局性问题
根本性问题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3、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让人敬畏震撼
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1)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宣誓,是将宪法作为引领行动的指南,对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更能体现宪法的至高权威和政治地位,更能彰显宪法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
(2)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执政党、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立国之本,其他的一切法律都是由宪法产生,其他法律或条款和宪法冲突都以宪法为准。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与分享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黄任,给子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之间的人身关系不和对产关系的法律”—民法典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生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家生活中的根本间题。”—宪法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法
________法
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中的每部法律都有其独特作用。请听以下几部法律之间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1)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入上图中适当位置。
教育法。我的任务是规范教育活动,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探究与分享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只是对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法典
继承法
a、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b、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从内容上看
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宪法具有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阅读法律条文,说一说为什么其他法律的规定都要根据宪法?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给我们什么启示?


宪法
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国家的根本大法
全国人大制定,对全体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家
各项行政工作
省、直辖市
人民代表大
会制定
宪法最高的
法律效力
从图片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2)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准确把握修改宪法必须遵循的原则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给我们什么启示?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通过的人数不同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公布的机关不同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
宪法的制定需要国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起草。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然后提交全国人大通过。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只有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其常委会无权修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有权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从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程序更为严格。
释疑解惑
宪法给法律小伙伴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伙伴们,我们共同生活在法律体系中,虽然我们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不尽相同,但每部法律都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针对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感谢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感谢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针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感谢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感谢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因为有了你们,宪法的规定有了具体落实,你们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咱们能继续共同生活在法律“铁三角”王国中,共同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爱你们的宪法
宪法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
宪法
普通法律
规定具有原则性特点
对宪法的具体落实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
其他法律
区别
内容
法律
效力
制定修改程序
联系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规定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依据宪法制定,不得违宪,否则无效,应立即修改或废除
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比较严格
(一般程序)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根据宪法的规定和精神,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面对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这说明了(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法律是由司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A


































































































(2020江苏省苏州市)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民法典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只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A
3.(2020湖北省宜昌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
A.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B.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组织国家机构并规范权力运行
A
4.在国家宪法日期间,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就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D
5、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请谈谈其中的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②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③依法行政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④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应该怎么做?




6、观看下图思考,宪法是法律体系这棵大树的主干,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