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2)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复习和对比,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进一步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所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难点】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的制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6~98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1)在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该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所以选择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液体)与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相同的发生装置。(2)在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装入锥形瓶中,塞紧双孔橡皮塞;(3)把气体导管插入接近集气瓶的瓶底处;(4)由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4.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为原料,而不选用稀硫酸,因为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会包裹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使反应终止。【合作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或者用粉末状的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呢?为什么?答: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很强,会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也不能用粉末状的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因为它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太快,难以控制,且成本较高。【教师点拨】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1)确定反应原理。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原理正确;②原料来源广泛且经济划算;③反应速率适当,生成物纯净且易收集;④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安全环保等。(2)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①发生装置。Ⅰ.设计原则: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Ⅱ.基本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②收集装置。Ⅰ.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化学性质来选择。Ⅱ.基本装置类型: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2.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跟进训练】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C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煅烧石灰石C.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D.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B )A.长颈漏斗B.酒精灯C.集气瓶D.锥形瓶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D )A.制取CO2 B.收集CO2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应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8~9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效率。2.二氧化碳也可作为工业原料、食品原料,用于制纯碱、尿素和汽水。3.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于灭火。4.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会使水蒸气凝结,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教师点拨】在通常情况下,CO2可用于一般可燃物燃烧的灭火,但CO2能支持钠、镁等活泼金属燃烧,所以不能用CO2扑灭由活泼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跟进训练】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D )A.温室肥料B.人工降雨C.灭火D.急救病人2.下列关于CO2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A.用于灭火B.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工降雨D.生产碳酸饮料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4节 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3~9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二氧化碳是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2.CO2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见下表: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对人体的影响1%感到气闷、头晕、心悸4%~5%感到气闷、头痛、眩晕10%以上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室内应采取的措施是适时开窗通风。【教师点拨】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以及溶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应先做灯火试验。【跟进训练】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组成B.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2.如果教室的门窗紧闭时间过长,同学们会感到头晕、胸闷,主要原因是( A )A.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B.室内不透风,导致呼吸困难C.室内人多,温度高D.室内氧气含量高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4~9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CO2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态下,CO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CO2能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固体,通常把固体CO2叫做“干冰”。2.CO2的化学性质(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从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红色的石蕊试液又变成了紫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合作探究】为了使石灰浆[Ca(OH)2]抹的墙迅速干燥,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为什么刚开始墙壁反而会“冒汗”呢?答:炭火燃烧时生成大量二氧化碳,Ca(OH)2会与CO2反应生成CaCO3,但同时又生成大量的水,所以看起来墙壁在“冒汗”。【教师点拨】1.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CO2和N2等,因此检验气体是不是CO2,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能用燃烧的木条。2.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是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跟进训练】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2.下列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D )A.一氧化碳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进行加热,颜色变化过程为( B )A.紫色→无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无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第4节 二氧化碳 第1课时.doc 第3章 第4节 二氧化碳 第2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