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空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基本理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联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1~11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吸收/放出)吸收放出氧气(吸收/放出)放出吸收有机物(制造/分解)制造分解能量(吸收/释放)吸收释放是否需要叶绿体是否是否需要光是否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教师点拨】农作物的产量实际上是“光合作用合成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之间的差量。故一方面增强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减弱呼吸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适当加大昼夜温差”就是一个使农作物增产的好办法。【跟进训练】1.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错误的是( D )A.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C.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D.光合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储存能量2.新疆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长的葡萄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C )A.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强B.白天光合作用弱,夜晚呼吸作用弱C.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D.白天光合作用弱,夜晚呼吸作用强3.科技人员对大棚内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B.NP段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强C.P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Q点多D.N点时氧气浓度最高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6节 光合作用第一课时 光合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2)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以及产物。【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原料和产物。【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3.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它产生的葡萄糖经转化后形成淀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是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则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然后运输到叶片。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能吸收阳光。4.光合作用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发生了物质转化;另一方面,把光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的转化。5.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教师点拨】我们可以把光合作用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能源”是太阳光,“产物”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跟进训练】1.下面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式子是( B )A.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C.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水→二氧化碳+能量D.氧气+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是人和动物的营养来源B.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C.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是生物界的主要能量来源知识点二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1)把盆栽的银边天竺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其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避免原来存在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2)叶片部分用铝箔盖严,其余部分未盖铝箔,此处的变量是光。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覆盖铝箔处未变蓝色,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3)活动中使用了银边天竺葵,此处想要控制的变量是叶绿体。叶片的绿色部位变蓝,而白色部分没有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4)该实验通过检验出淀粉的存在,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2.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立即猛烈地燃烧起来,这说明光合作用的另一产物是氧气。【合作探究】在绿色植物中,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绿色植物中,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但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要含有叶绿体,细胞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茎。【教师点拨】1.用数学记忆法记“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实验步骤:“一昼夜,两面遮,三步走”。具体地说,“一昼夜”就是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两面遮”强调用铝箔纸遮盖叶片的一部分,要把上下两面都遮盖住;“三步走”是隔水加热→清水漂洗→碘液检验三个连续的操作。2.脱叶绿素时采用水浴加热是为了防止酒精着火,同时也可避免温度过高。3.实验方案的选择及判断实验方案的优劣,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判断:一个变量、对照、重复多次做实验。【跟进训练】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B )A.溶解叶绿素 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促进淀粉分解 D.检验是否产生氧气2.把新鲜的金鱼藻放在鱼缸里,主要目的是( D )A.供给鱼新鲜食料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C.清洁鱼缸内的水 D.增加鱼缸内的氧气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B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C.叶绿体和光能 D.二氧化碳和化学能知识点三 光合作用的原料【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9~11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设计改变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最后观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2.实验步骤:把一株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将两个透明的塑料袋分别套在选定的两片天竺葵的叶片上,一个塑料袋内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内装入等量清水。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摘下两片叶子,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后,观察叶片颜色。3.实验现象:装有清水的塑料袋内的叶片变蓝;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内的叶片不变蓝。4.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研究还证明,水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师点拨】1.一定要选用透明塑料袋,以保证光线透过,叶片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操作要小心。【跟进训练】1.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时,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D )A.CO2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B.CO2可使害虫窒息而死C.CO2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D.CO2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的实验中,以下各因素不需要保持一致的是( A )A.CO2的含量B.光照强度C.光照时间D.植物种类3.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doc 第3章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