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根的吸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根尖各结构的特点及功能。(2)理解根尖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3)知道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缺乏的症状。【过程与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和细胞失水实验的微观呈现,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2)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缺乏的症状。【难点】植物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根的吸水和失水【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39~14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它是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2.从根尖的尖端起,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个部分。3.根尖各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根尖结构位置细胞结构特点主要功能根冠根尖的最顶端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对根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分生区根冠内侧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分生作用,补充根冠细胞和伸长区细胞伸长区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体积增大变长,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伸长,伸向土壤深处根毛区伸长区上部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较大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4.土壤颗粒之间含有无机盐和水分,称为土壤溶液。5.根毛细胞吸水: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毛细胞失水: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次施肥过多,容易导致根毛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烧苗”现象。6.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水→根毛细胞→各皮层细胞→根的木质部导管→植物体各结构。【合作探究】在农业生产中,移植作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植?答:带土移植的目的是不伤害根尖,使根尖在适应新环境以前,在一段时间内仍旧可以从被夹带的土壤中获取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教师点拨】1.巧记根尖的分区和特点:根尖结构分四部,根冠在前来保护,胞小核大分生区,伸长区域增长度,根毛区内有分化,吸收水分、无机盐。2.细胞失水主要是指液泡里细胞液中的水分向细胞外渗出,而不是细胞质向细胞外溢出。【跟进训练】1.在根尖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具有分裂能力,这些细胞位于( B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D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3.施肥不当常造成植株“烧苗”,是因为( A )A.土壤溶液的浓度高,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低B.土壤溶液的浓度高,根毛细胞质的浓度低C.土壤溶液的浓度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高D.土壤溶液的浓度低,根毛细胞质的浓度高知识点二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42~14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无机盐。2.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如氮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3.钾能使植物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缺乏时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缺乏时植株暗绿带红。氮能使枝叶长得繁茂;缺乏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4.枯枝、落叶或死亡的生物体腐烂后产生的各种营养物质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更肥沃。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常提倡“秸秆还田”,以提高农田的肥力。5.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教师点拨】1.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体的作用部位分别是叶、根、茎。2.不同的植物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所需无机盐的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施肥时,应根据植物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合理施肥。【跟进训练】1.若要使甘蔗丰收,则平时应该多施( A )A.钾肥B.氮肥C.磷肥D.钙肥2.果树长得矮小,叶色发黄,缺乏的是含哪种元素的无机盐( A )A.氮B.磷C.钾D.硫3.正常生长的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C )A.植物只需吸收水B.植物只需吸收无机盐C.土壤矿物质颗粒对植物生长并没有直接作用D.植物只需吸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一课时 植物的根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根系的定义、作用和种类。(2)能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3)知道影响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的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让学生学会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常见植物的根的观察和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难点】影响植物的根的分布的因素。教学过程知识点 植物的根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38~13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陆生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一株植物所有的根的总称叫做根系。2.许多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生长的范围比枝叶大,对植物起到固定作用。另外,组成根系的每条根都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3.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根的数目较少,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而须根系根的数目较多,无明显发达的主根,主要由不定根组成。4.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密切相关。5.缺水地区生长的植物的根往往比水源充足地区生长的植物根更为发达。在农业生产上,常利用控制水、肥等来调整作物的根系,以达到丰产的目的。【教师点拨】须根系中也有主根,只是主根不发达、不明显。(1)在自然条件下,植物根系所占的土地面积往往大于茎、叶的面积,其优点是能增大植物根系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面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直根系入土较深,须根系入土较浅;双子叶植物大多为直根系,单子叶植物大多为须根系;网状形叶脉的植物一般为直根系,平行叶脉的植物则往往为须根系。【跟进训练】1.根系的分布特点是( D )A.一般向下分布,又细又长B.主要在土壤浅层分布C.分布范围一般等于地上部分的树幅范围D.分布范围一般都大于地上部分的树幅范围2.小麦的根主要是由不定根组成的,这样的根系叫做( C )A.侧根B.直根系C.须根系D.不定根3.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野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生长在湿润地区的野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浅,该现象是( C )A.受根的向肥生长的特性影响B.受根的向地生长的特性影响C.受根的向水生长的特性影响D.受根的以上三种生长特性影响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章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1课时.doc 第4章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2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