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用模型和符号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模型和符号,学会画简单的模型和符号。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用模型和符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列举和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模型和符号,体验到模型和符号的作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模型和符号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科学思想。 【难点】 (1)模型和符号的区别。 (2)用模型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模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科学研究中,常常用 模型 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用细胞模式图展示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借助眼球模型,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 直接观察 到的或 复杂 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 一幅图 、 一张表 或 计算机图像 ,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示意。 3.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 形态 、 特征 和 本质 ,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 模型方法 。 4.由水的状态模型可知: (1)水在状态变化中 没有 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 没有 变成其他分子。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 物理 变化。 (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 距离 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固态物质分子间距离 小于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 小于 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 【教师点拨】 1.模型既可以表示很大的事物,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事物。 2.模型可以分为两类: (1)物理模型:能直观反映真实物体形状的图片或三维结构。 (2)抽象模型:能描述事物运动规律的数学方程式或描述性文字(如“黑箱”)。 【跟进训练】 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C ) A B C D 2.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都是一个模型 B.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C.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D.模型只有具体形象的,没有抽象的 知识点二 符号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 图形 、 文字 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符号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用 符号 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外形 不同和表达的 文字语言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 (1)已学过的单位符号,如 kg (千克)、 m (米)、 N (牛顿)、 Pa (帕斯卡)、 A (安培)等。 (2)已学过的科学符号,如 v (速度)、 ρ (密度)、 F (力)等。 (3)仪器符号,如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的符号等。 (4)交通符号,如限重符号、转向符号等。 【教师点拨】 1.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符号,有些是为了简明地表示事物,如交通符号;有些是为了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不同地方的厕所外形不同,标上“厕所”二字,人们就一目了然了;有些是为了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单位符号。符号既可用字母或文字来表示,也可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 2.图形和图片的区别:图形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而主观形成的概念图,由基本图形和简略线条构成,属于符号,如图甲是电路中开关的符号;图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描述事物的全貌,属于模型,如图乙是电路中开关的图片。 【跟进训练】 1.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 B ) A.水分子: B.电压表: C.漏斗: D. 2.天气卫星云图可以帮助人们分析近期的天气状况。天气卫星云图属于 ( B ) A.符号 B.模型 C.既是符号,也是模型 D.既不是符号,也不是模型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