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 (3)知道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认识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且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将学生的认识从宏观的物质引向微观结构中的粒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粒子模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微观世界的存在,树立物质是可以再分的等科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 【难点】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2)原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的数量级的大小。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9~4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 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 同种 原子,也可以是 不同种 原子。 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 可分 的,而原子是 不可分 的。在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 化学性质 。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物质通常是由 分子 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 原子 构成的,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合作探究】 电解水的反应中,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答:电解水的反应中,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整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变化。如下图所示: 【教师点拨】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即可以理解成:某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则它的化学性质就由对应的微粒来保持。 2.(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含义是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的化学性质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分子改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改变。(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需要大量分子聚集起来体现,单个的分子不能体现。(3)脱离“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前提,分子依然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只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如果脱离“化学变化”这个前提,原子还可分成质子、中子、电子等更小的粒子(将在下一节学习)。 【跟进训练】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D ) A.氧分子 B.氢分子 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水分子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既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1)水是由水 分子 构成的。 (2)铝是由铝 原子 构成的。 (3)氧气是由氧 分子 构成的。 (4)氧分子是由氧 原子 构成的。 知识点二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1~4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小 。原子半径一般在 10-10 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米。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是 不同 的。 【教师点拨】 1.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不同种类的分子与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原子 【跟进训练】 1.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 ( A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没有质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原子的体积非常小,原子半径一般所在的数量级是 ( C ) A.10-8 m B.10-9 m C.10-10 m D.10-11 m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