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常见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记忆元素符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信息。 【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与运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元素符号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53~5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 大写 来表示,如用“O”表示氧元素;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 小写 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如用“Ca”表示钙元素,用“Cu”表示铜元素。 2.元素符号的写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大写 ,如H、O、N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大写 ,第二个字母要 小写 ,如Na、Mg、Cu等。 3.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 元素 ,如H可表示 氢元素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表示一种 物质 ,如Cu可表示铜这种物质。 (2)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 原子 ,如H还可表示一个氢原子。 (3)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则表示某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3H表示 3个氢原子 。 【合作探究】 有人说,“2N”既表示两个氮原子,也表示两种氮元素,你同意吗? 答:不同意。元素符号本身既有宏观含义——表示某种元素,又有微观含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但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则只有微观含义,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不再具有宏观含义。故“2N”只能表示“两个氮原子”。 【教师点拨】 书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遵循“一大二小”原则。否则会引起物质表示上的混乱,如钴的元素符号是“Co”,若写成“CO”则表示一氧化碳。 【跟进训练】 1.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B )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 )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3.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 ( D ) A.镉元素 B.金属镉 C.一个镉原子 D.一个镉分子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54~56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和 性质 ,科学家把人们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 原子序数 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 元素周期表 。 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表中共有7个横行,表示有 7 个周期。每个周期由 金属 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 稀有气体 元素结尾。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加。 3.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 16 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都占有一格位置,每一格包括元素的 原子序数 、 元素符号 、 元素名称 、 相对原子质量 (将在本章第7节学习)等内容(如下图所示)。 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如元素单质的 物理状态 ;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 【合作探究】 结合元素周期表,对“同位素”这个名词你有进一步的理解吗? 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由于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故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位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格。 【跟进训练】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C )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元素的种类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2.2019年是元素周期律发现150周年。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氯属于金属元素 B.氯的原子序数是17 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