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利弊。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4~11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生物的 呼吸作用 、各种物质的 燃烧 和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作用,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2.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 氧气 ,超过了自身 呼吸 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 气体 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3.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 生物的呼吸作用 和 物质的燃烧 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 光合作用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 氧循环 。 【合作探究】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会有缺氧的感觉吗? 答:不会,人所需氧气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氧气,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只是起调节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使空气清新。 【跟进训练】 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 D )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2.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 C )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 C.在屋内多种点花 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知识点二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 二氧化碳 ,与氧一样,碳在自然界也是可以 循环 的。 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人和动植物的 呼吸 作用、含碳燃料的 燃烧 、 微生物 的分解作用;消耗途径主要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3.在自然界中, 氧循环 和 碳循环 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 光合 作用和 呼吸 作用,保持了大气中 氧气 和 二氧化碳 含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教师点拨】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保持相对稳定,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其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维持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跟进训练】 1.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原理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 B ) A.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消耗氧气,制造有机物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2.如图,有关生物圈中的碳循环,错误的是 (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Ⅰ↑↓Ⅱ 生物体有机物中的碳 A.图中Ⅰ可表示光合作用 B.图中Ⅱ可表示呼吸作用 C.植物、动物、细菌、真菌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D.绿色植物白天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夜晚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3.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B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为用鲜花祭祀 D.出行尽量步行 知识点三 温室效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7~118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 保温 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增加 ,进而导致气温 上升 ,引起“ 温室效应 ”。 2.“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大量使用 化石燃料 ;森林面积因 乱砍滥伐 而急剧减少等。 3.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 水蒸气 、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 温室气体 。其中 二氧化碳 所占比例最大,约为55%。 【合作探究】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答:(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等;(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等。 【教师点拨】 1.温室玻璃的作用: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利与弊 (1)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产量等。 (2)弊:过度的“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变暖,引起一系列恶果,如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 【跟进训练】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B.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 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2.下列环境的重大变化,除哪项外都是“温室效应”增强导致的 ( B ) A.气候变暖 B.酸雨频繁发生 C.自然灾害增多 D.濒危生物物种灭绝加速 3.“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导致冰川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下列措施中与减缓“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D ) A.保护现有森林 B.大力植树造林 C.倡导“低碳”生活 D.大力发展工业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