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茎和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茎和叶》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4课。 这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茎和叶的作用。教科书从观察一株完整的凤仙花入手,聚焦到茎和叶的作用上。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解剖,对茎的内部构造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过程,通过课前给叶片上套塑料袋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片这两个实验,引发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与推测,得出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研究要尊重证据。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已经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存在对植物观察、描述不够具体的现象。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聚焦观察植物的茎、叶的变化,利用“把植物的茎泡在红墨水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面、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大的叶子”等课前准备活动,引发学生对茎、叶是否会变化的思考及持续观察的动机,激发学生对植物茎、叶的研究兴趣。通过学生对植物的茎和叶的对比观察、解剖,知道茎和叶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从而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增强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茎和叶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 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的茎和叶的作用。 难点:1.引导学生用横切和纵切的实验方法探究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通过观察探究,引发学生科学思维,推测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选取一段浸泡过红墨水的凤仙花的茎,一把小刀。 2.课前一周,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卡纸遮住。 3.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其中一片叶子上套上干燥的塑料袋。 4.课前导学:学生观察凤仙花形态特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种植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越来越多,你们想过茎为什么会长高,叶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吗?它们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探究植物的茎和叶。 1.学生汇报课前所观察到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学习新知 (一)探究茎的运输作用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把植物的茎浸泡在红墨水中。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茎有什么变化? 2.学生回答:茎的内部变红了。 3.提问:茎为什么会变红?这个红色是从哪里来的? 4.学生猜想。 5.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茎的内部呢? 6.可以有几种切茎的方法? 7.学生交流、徒手演示。 8.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切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横着切,这种方法叫“横切”。你能猜出来第二种方法怎么切吗?可以竖着切,这种切法叫什么?科学上这种切法不叫“竖切”,我们把它叫做“纵切”。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先横切,再纵切。 (2)在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着手。 (3)切完后,认真观察切面茎内红色的部分,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并画在实验记录表上。 (4)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桌面的整洁。 9.学生分组探究、观察并交流。 10.小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二)研究叶的蒸腾作用 1.大家想一想,茎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送到哪里去了?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片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你们在塑料袋内发现了什么?(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 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水珠是哪里来的? 3.小水珠是从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在科学中,我们称叶子这种散发水分的本领叫蒸腾,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对植物起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湿润周围的环境。 (三)研究叶的吸收阳光作用 1.7天前,老师安排同学们在凤仙花上选一片叶子用黑色卡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现在,猜一猜这片叶子和其他叶子相比,会有什么变化?把你们的猜想记下来。 2.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取下黑卡纸,进行观察)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4.小结: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三、研讨交流 1.不同植物的茎叶各不相同,你见过哪些?学生交流汇报。 2.(播放教学课件)观察这些不同形态的茎,说说它们的特征,并给茎分类。 3.(播放教学课件)观察不同形态的叶,说说这些植物的叶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它们分别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举例说明哪些植物适合生活在水中、沙漠等环境里。 四、拓展延伸 1.植物的茎和叶除了运输水分、吸收阳光、蒸腾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繁殖后代)。 2.课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小调查,看看哪些植物可以用茎或叶繁殖。 【板书设计】 茎和叶 支撑 茎的作用 运输水分 吸收阳光 叶的作用 蒸腾水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35585096520第一部分,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凤仙花叶子在茎上的分布样子。要求画面呈现出叶子之间的位置关系,用简单的线条记录也可以。 23558501457960第二部分,推测植物生活的环境并说明理由,教师指导学生用文字记录下来。图1植物是浮萍,生活在水中,推测的理由是它的根细小,在水中生活的植物不需要根吸收更多的水分。图2是橡胶树,生活在雨水丰富的热带环境,推测的理由是它的叶片很大,可以蒸腾更多的水分。图3是仙人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推测的理由是叶子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图4是胡杨树,生活在缺水的戈壁滩,推测的理由是它的根很长、根系很发达,可以深入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 《茎和叶》课前导学任务单 请同学们从以下方面认真观察凤仙花,并完成记录单。 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数一数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 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在茎上的分布情况。 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植株高度(cm) 叶片数量 从侧面看到的凤仙花 从上面看到的凤仙花 我的发现:叶是( )分布在茎上的。 茎是 ( )生长的。 学校 年级 班 记录员 日期 《茎和叶》观察记录单(一) 把植物的茎放入有红墨水的量杯中,过一段时间观察植物的茎发生的变化。 我的发现:植物的茎变成了( )色。 用小刀分别把茎横切和纵切,我看到: 茎的横切面 茎的纵切面 我的发现:植物的茎有( )的作用。 学校 年级 班 记录员 日期 《茎和叶》观察记录单(二) 3215640274955课前1天,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的变化。 我发现塑料袋上有( )。 我推想它来自( )。 说明叶子具有( )作用。 《茎和叶》观察记录单(三) 336042085090课前7天,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卡纸遮住,使其不见阳光。 我猜想,7天后,这片叶子和其他叶子(a一样 b不一样)。我猜想这片叶子会( )。 7天后,取下卡纸发现( ),说明叶子具有( )作用。 学校 年级 班 记录员 日期 《茎和叶》观察记录单(四) 推测下面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陈述你的理由。 植物 叶的形状 我的推测 我的依据 学校 年级 班 记录员 日期 《茎和叶》课后研究任务单 课后小调查 在植物相应的繁殖方式下打“√”。 植物名称 繁殖方式 茎繁殖 叶繁殖 学校 年级 班 记录员 日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