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48张PPT+4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48张PPT+4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权利≠权力
法律赋予公民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的资格。行使主体是公民。
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1、
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学习目标
公民权利
基本权利
宪法
宪法和法律
区别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重点笔记
小梅:为什么这么重要的选举我不能参加呢?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条件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重要性(意义)(背)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7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以致用
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理由
外国人
七年级
学生
少数民族
农民工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X
X
X


(2)政治自由
A:内容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9
政治自由
含义
言论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出版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自由
组织或者参加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
集会自由
聚集在一定场所
游行自由
列队行进表达
示威自由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
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言论
为了共同的目的组成社会团体
公共场所结伴行走表达意愿
通过集体抗议表达不满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
各地群众举行建国70周年庆典活动
出版一本新书
B:重要性(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9
易错提醒:
言论自由,不等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游行示威,也不能破坏也必须合法合规
新闻点评:散步新冠肺炎疫情谣言
浙江多人被拘留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监督权
图片反映了公民那一项权利?
给国家机关提意见
检举揭发
参加听证会
公民拥有监督权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监督对象
10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监督权
批评和建议权
申诉控告权
检举权
包括
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020年2月19日,一女子称在派出所工作的丈夫拿回家很多蔬菜水果,引发热议。有中国网友质疑,是否存在捐赠物资使用不透明的问题并举报。@鄂州发布通报称,将组织全面、深入的调查,如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无论涉及任何单位、任何个人,坚决严肃处理。
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
我国公民
批评、
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不得捏造
歪曲事实诬告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意义
针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意义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3)监督权
(1)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2)信访举报制度;
(3)新闻媒体监督制度;
(4)政务公开制度;
(5)听证会制度;
具体途径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内容
意义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思考:以下情形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
安检
酒驾被拘
传染病隔离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包括哪些?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名誉权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重点笔记
1、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二、人身自由
同学一
保安在履行职责,应该搜。
同学二
保安没有执法权,不能搜。
小强到超市购物,保安怀疑小强偷东西,要求小强接受搜身。小强┄┄
你同意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17

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8
两名女生在一家超市购物。在离开时,防盗铃骤响,商场工作人员对她们进行搜身检查。工作人员用手提电子探测器对她们进行全身检查后,探测器测出其髋部带有磁信号,工作人员当即要求她们脱裤检查。女生以侵犯人身权、名誉权为由,状告该超市。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法院确认超市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个女生的人格尊严权,判令被告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该事例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该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的内容?
人格尊严权
案例分析
含义: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
名誉权——公民要求社会和个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给与尊重
荣誉权——公民对社会有所贡献获得的荣誉禁止被非法剥夺
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盗用姓名
隐私权——公民个人生活他人不得非法打听和传播公民隐私
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0
侵权行为
21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以致用
以下图片体现公民享有哪项人格尊严权?
荣誉权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以致用
以下图片侵犯公民享有哪项人格尊严权?
肖像权
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②故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以致用
以下说法是真的吗?为什么?
是。盗用他人姓名
某艺校打着鹿晗母校的牌子虚假宣传招生,该校侵犯了鹿晗的姓名权
张明是八(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但他填写“八(7)班陆某”。他侵犯了陆某的姓名权。
是。冒用他人姓名
侵犯姓名权:①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②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包括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更改自己的姓名
易错提醒:
同名同姓,不属于侵权
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
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3.
某同学为了集邮,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
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
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姓名权
荣誉权
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学以致用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打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你认为派出所的行为合法吗?
非法搜查
案例中的“公安派出所”可以随意进入别人的房间吗?为什么?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③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分析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邮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等
检查条件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5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利
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6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P37)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财产权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重要性
内容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易错提醒:
法律保护一切合法财产,不能说法律保护一切财产,
偷、赌、抢、骗、贪污等违法犯罪收入法律不保护。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1、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2、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3、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
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占有权)
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情形属于行使哪项财产权?
财产权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分权
(收益权)
租金、利息、股息、卖东西的钱
(使用权)
拿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
(处分权)
捐献、转让、花钱、卖掉、送掉、扔掉
易错提醒:
财产权,以个合法财产为基础(即前提是围绕某种财行使权利。所以:工资、获得爱心款、红包等不属于财产收益权范畴
如图事例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劳动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劳动的意义
案例分析
提醒: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提醒:
获得职业培训、休息权也是劳动权利的范畴
材料体现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案例分析
截至2020年2月6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十余条财税支持措施。明确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中央财政补助60%;对疑似患者,由就医地制定财政补助政策,中央财政视情给予适当补助。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教育的作用?
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②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③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图片反映了公民那一项权利?
重点笔记
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科学研究的自由
文学艺术创造的自由
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文化权利
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人才,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护妇女
关爱儿童
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基本权利?
看图片·说说公民还享有什么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定人群的权利
公民享有的其他基本权利有哪些?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1、财产权
2、劳动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社会保障权
4、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5、文化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权
1、人身自由权(最基本、最重要)
2、人格尊严权(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秘密和自由权
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殊群体保障
1.下图所示内容说明在我国(
)
A.公民享有广泛政治自由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公民发表言论可随心所欲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2.我国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
)
①财产权 ②劳动权 ③物质帮助权 ④受教育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巩固提高
3.漫画中父亲的言行侵犯了儿子的(
)
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B
4.就新冠肺炎疫情一事,某中学学生自发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总捐助款16868元。这些捐款学生,行使了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D
5.材料:盐因去浊而洁白,城因尚廉而美好廉洁自贡,美好盐都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专用电话:028-12340,即将通过手机座机对我市群众随机访问,敬请积极支持配合,客观公正参与评价。
(1)你觉得这一活动有利于公民行使什么权利?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这些权利?
(3)公民通过上述渠道行使权利应注意什么?
监督权(或批评权、建议权)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用书信、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行使权利时要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必须出示证据;投诉举报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不能聚众闹事。
6、朱某在酒店就餐时,无意中发现6名顾客正在豪饮其所经销的啤酒,便用手机拍下一段视频,并制作成广告片放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而6名顾客的食相却非常不雅。
朱某的“随手拍”行为侵害了6名顾客的什么权利?你想对朱某说些什么?
答:①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