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二课。本课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研究液体、气体和固体受热冷却后体积的变化,会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本课从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开始,逐步深入地安排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将温度计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从而初步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通过设计实验感受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第三部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3.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4.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 烧杯、温度计、空心管、胶塞、圆底烧瓶、水槽、气球、铜球、铁圈、酒精灯 五、教学过程 (一)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1.操作:分别将两支温度计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2.提问:观察这两支温度计的变化,想一想温度计是怎么工作的?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温度计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变化,思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二)研究液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1.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问题:水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假设: 实验步骤: 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 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把瓶子放入冷水水槽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 (三)研究气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问题: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假设: 实验步骤: 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口。 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再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果: (四)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1.介绍酒精灯的使用。 (1)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4)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问题: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假设: 实验步骤: 观察常温下铜球通过铁圈的情况。 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 铜球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实验结果: 3.小结: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意图解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固体、液体、气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温度计制作原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五)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提问:你能找出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进行解释说明吗? 六、板书设计 热胀冷缩(课题)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