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树立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科学精神: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
公共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走向。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建设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
难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理解怎样让中国经济更有活力。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合作探究】
议题: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影响?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国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当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发达国家长期占据高端,获取了大部分利润,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无比艰难。又如,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更加尖锐,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更加突出。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以经济全球化存在缺陷为借口而根本否定经济全球化,甚至把自己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归咎到经济全球化和别的国家头上去,显然是错误的。
查阅资料,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 (1)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3)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核心归纳】
1.深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影响
表现
有利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促进各国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使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不利
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典例1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据是(  )
①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②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④市场经济使一国无法控制本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但是也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故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③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②错误;国家可以控制本国经济发展的趋势,④错误。故选A。
2.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和渗透性越来越强,任何国家想要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而求得较快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1)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应沉着应对,不能回避。
(2)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
(3)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4)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关键。
典例2 近年来,受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原有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外需增长放缓。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不断强化,我国外贸适度稳定增长将会成为新常态。为有效适应新常态,我国应该(  )
A.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抢占国际市场
B.适度缩小外贸规模,深化国际合作
C.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寻求发展新优势
D.制定国际贸易基本规则,引领发展
答案 C
解析 不能单纯依靠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来抢占市场,排除A;新常态下,要扩大对外贸易而非缩小外贸规模,B错误;国际规则并非是由我国制定的,D错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不断强化,我国要继续深入参与其中,积极寻求发展新优势,C正确。
探究点二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议题:“一带一路”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核心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提出6年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普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了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的途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答案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核心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倡议,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体系、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认同共建国家谋求合作是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核心归纳】
中国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1)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改变了自己的面貌与命运,也通过改变自身助推全球化发展,深刻地影响和造福了世界。
(3)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例,作为推动各方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来自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合作将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1%~2.2%,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10.2%,还促进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至少提高0.1%。
典例3 2019年12月1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亚欧合作对话会上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大陆,亚欧大陆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60%,创造的GDP占到全球GDP的65%,亚欧大陆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受益者和坚定的支持者。亚欧首脑会议各国领导人承诺,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建立更牢固的全球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挑战。由此看出(  )
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时代潮流 ②亚欧合作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③亚欧各国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合作 ④建设结伴而不结盟关系是亚欧各国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从潘基文的讲话中看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时代潮流,①符合题意;亚欧合作坚持多边主义,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②符合题意。③中的“根本利益一致”说法错误;④中的“各国共识”不切合实际。
典例4 2019年11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发布了巴西利亚宣言,强调贸易摩擦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信心、贸易、投资和增长带来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重申开放市场,维护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和贸易环境,结构性改革,有效和公平竞争,促进投资与创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融资的重要性。这说明要使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应该(  )
①完善全球治理,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②加强世界各国的协商,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③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空间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宣言强调建设开放、公平的市场,这说明要使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应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不是宣言建议的内容;②中“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说法不切实际。
【知识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