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明确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借助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运用材料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 4.认识第--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增养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5.知道党、国家、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作的不懈努力,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难点】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林志远负责设计和制作电动旗杆装置以用于大典的升旗仪式,但电动升旗是国内首次运用,在离开国大典仅剩一天的时间里,林志远仍无法保证电动装置万无一失。 观看视频:【课程引入】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情境导入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2)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抗美援朝战局早已稳定,和谈在主要问题上已经达成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迫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久可望结束。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底 (2)目的: ①为了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 ②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问题思考: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 “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②当时国际局势紧张,中国遭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要加强国防,必须重视重工业建设; ③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工业方面) ①钢铁: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新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建成投产; 出示图片:鞍钢场景 煤炭: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电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出示图片: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机械制造: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出示图片: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交通运输业) ①铁路: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第一个五年计划总览图: 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模块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基层选举:195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出示图片: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观看视频: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因为是在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因此也称“五四宪法”。 宪法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出示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人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