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梳理】光源:通常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属于光源,因为月球自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大气层属非均匀介质,当光从大气层外斜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曲,但近地面的较小范围内空气可近似地看作均匀介质,光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现象都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人们常用假想的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方法)来研究和学习光现象。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基础巩固】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春游时留下美好的记忆的照片——摄影、湖岸景色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所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电影——凸透镜成像C.摄影——光的反射D.倒影——平面镜成像2.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edB.acdC.abD.cd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现象B.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早、晚看到的太阳比中午的大D.雨后常在天空看到彩虹6.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C.萤火虫、恒星、点燃的蜡烛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7.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曾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沿传播的。【课后练习】1.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阳光下人影更清晰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3.如图所示是日环食现象,下列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海市蜃楼幻影C.立竿见影D.毕业合影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是一个光源B.阳光从房顶瓦缝射入,形成一束狭窄的光线C.射击瞄准时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光在同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5.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光源是指能的物体,光源分为和。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分类:①太阳、②点燃的火把、③霓虹灯、④电视荧屏、⑤萤火虫、⑥水母。一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7.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相似,所以在树林中地面的光斑是的,那是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填“有”或“无”)关。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秒,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米。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梳理】光源:通常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属于光源,因为月球自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大气层属非均匀介质,当光从大气层外斜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曲,但近地面的较小范围内空气可近似地看作均匀介质,光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现象都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人们常用假想的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方法)来研究和学习光现象。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基础巩固】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春游时留下美好的记忆的照片——摄影、湖岸景色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所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电影——凸透镜成像C.摄影——光的反射D.倒影——平面镜成像【答案】C【详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选项正确;B.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选项正确;C.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C选项错误;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选项正确。故选C.2.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答案】B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答案】C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edB.acdC.abD.cd【答案】A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现象B.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早、晚看到的太阳比中午的大D.雨后常在天空看到彩虹【答案】A6.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C.萤火虫、恒星、点燃的蜡烛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答案】C7.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曾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沿传播的。【答案】直线【课后练习】1.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阳光下人影更清晰【答案】B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答案】B3.如图所示是日环食现象,下列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海市蜃楼幻影C.立竿见影D.毕业合影【答案】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是一个光源B.阳光从房顶瓦缝射入,形成一束狭窄的光线C.射击瞄准时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光在同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答案】C5.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6.光源是指能的物体,光源分为和。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分类:①太阳、②点燃的火把、③霓虹灯、④电视荧屏、⑤萤火虫、⑥水母。一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答案】自身能发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眼睛①⑤⑥自然光源②③④人造光源7.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相似,所以在树林中地面的光斑是的,那是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填“有”或“无”)关。【答案】光源的形状圆太阳无关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秒,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米。【答案】3.9×10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光的直线传播-学生.docx 第二章 光的直线传播-教师.docx